首页>专题>2012>十八大>全国文艺家协会

中国美协少数民族题材系列专题展透视

时间:2012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段泽林
0

  描绘西部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中国美协少数民族题材系列专题展透视

  2009年11月13日,“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以藏族为表现主题的专题美术作品展就此诞生; 2011年11月12日,由老一辈美术家精品和当代美术家新作组成的300余幅反映天山南北风土人情与人文风貌的美术作品汇集中国美术馆,此展名为“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 ;今年10月,以展现内蒙古60年来发展变化为主题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也即将亮相中国美术馆。

  近年来,中国美协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以高原、天山、草原——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为主线,精心筹划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美术专题展,以美术的形式反映了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60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发展变化,勾描出中国多民族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也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认识中国西部发展提供一个窗口。而由展览引发的“到西藏去、到新疆去”的写生热潮,更让当代中国美术家孜孜不倦地重新认识与开发他们心中的“艺术宝藏”和“灵感之源”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表示,每个民族各具风采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状态,构成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各少数民族所展现的贴近自然、流露天性的文化引力,感召着一代代艺术创作者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地往返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亲身感受并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表征的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的一朵奇葩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孙宗慰、董希文、吴作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美术家,就开创了西行写生的先河,就此大大拓宽了中国美术表现的视界。从董希文的《春到西藏》到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 ,从吴作人的早期高原写生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历史脉络中我们感受到几代美术家对西藏主题的热爱。更重要的是,董希文3次入藏写生,在画作色彩碰撞隐约发出的叮当声中开启了中国油画民族化之路;吴作人表现西藏的作品一扫比利时留学时深沉厚重的调子转而追求纯净透亮的色彩效果,开始了其新时期风格的转型;詹建俊在一次次入藏写生中滋生了自觉构建油画艺术中国学派的想法。这些无疑对20世纪新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新疆这片新奇的土地,同样给予美术家以丰厚的滋养。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曾两次进入新疆的韩乐然,用画作展示了维吾尔族的生活细节与热情、欢快的民族性格。具有新疆情结的黄胄,更是以人物新、意境新、手法新的创作风格而享誉画坛。多次入疆的刘秉江觉得,新疆是一块迷人的土地,新疆的民族形象刚好符合其在造型和色彩上追求厚重、体量和粗犷表达的诉求。中央美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回新疆工作的龚建新认为,新疆是画人物画最好的地方,那里的人物形象强烈的结构感、形象的多特征和多个性,能够让他更好地深入进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称“新疆是艺术创作的富矿” ,近十次入疆写生的他,也被画界给予了“勤劳的矿工”称号。

  然而,如果没有“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和“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的展出,我们很难将几代美术家表现藏族和新疆多民族题材的探索串联起来,以此构建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史发展线索。中央美院教授罗世平认为,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组织这样的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专题性展览,其意义在于它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现象与线索,从某种程度上说,展览本身就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缩影,中国美术创作的一个缩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宋晓霞在谈及西藏题材美术创作时也表示,藏族题材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传统,这一实践的艺术传统既产生于中国美术的内在历史演变,也产生于它与西方的遭遇;它既密切联系着中国的历史运动,也是创造着当代文化的能动力量。正因为此,在当代美术界面临诸如美术展览多而精品少等问题之时,重新梳理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或许会为当代美术难题的破解提供良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在观看完“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后曾表示,西藏人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亚于汉文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进行了解。因此他希望今天的美术家,在表达西藏题材的时候能够像前辈们一样深入生活,所谓的深入不是观光和猎奇,而是要深入到藏族文化的本质之中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在评论“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的意义与启示时也认为,当代美术家对于新疆题材的深入性方面,在语言当代性转换方面,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索。有多个民族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深入表现他们丰富的民族信仰与精神世界,才是使作品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的关键所在。

  正是在这两个展览的带动下,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美术家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写生、深入生活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美术界一场关于写生与当代创作的讨论掀起了高潮。

  西部写生蔚然成风

  “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和“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的成功举办,在美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美术家在观看完展览后,开始反思为什么展览中个案部分呈现的老一辈美术家,在表现少数民族题材时会如此的生动与鲜活,并具有拨动人心弦的魔力?他们得到的答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写生” ——这个改变中国近现代美术面貌的创作方法。其实,这种反响不仅产生于美术界内部,中央领导在对两个展览给予高度肯定之时,也号召当代美术家,走进西部,深入各族群众,创作出更多反映少数民族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的优秀作品。

  据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介绍, 2010年、 2011年,中国美协先后四次组织美术家赴新疆写生,冯远、刘大为、吴长江及他本人,与孙浩、邵亚川、谢东明、李晓林、陈辉、于小冬等百余名美术家参与其中。画家们深入到生活在天山南北的普通百姓人家进行写生,把其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融入创作之中。与此同时,为了向美术界明确表达对写生的提倡,在举办“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展览之前,中国美协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推出了“阳光新疆——写生作品展” 。该展不仅从学术上阐释了中国美协对写生之于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意义,而且从形式上开创了一个先河——在筹备大型专题特色展览之前举办一个规模相当的写生创作展。

  此外,在吴长江的倡议与努力下,自“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之后,越来越多的美术家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国美协2011年组织全国有实力和影响的画家赴四川省藏族聚居区写生采风,徐匡、孙志钧、殷会利、罗田喜等著名美术家沿着原十八军修筑的四川进藏路线实地考察观摩,走访了近百名不同岗位、不同生活区域的干部群众,凝聚着他们真情实感、反映西藏新面貌的最新创作也在“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得以集中展示。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各地美协等也曾在近两年多次组织画家赴青藏高原写生、搜集素材,李小可、于小冬等中青年美术家创作的一批表现新时期藏族人民精神面貌的新作也在美术界引起关注与共鸣。

  曾经多次到藏族聚居区写生的吴长江表示,“青藏高原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认为是人,是生长在这块高地上的藏族人民。他们拥有最好的体质和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其实,去少数民族地区写生、创作,是一种苦行,但这苦行却长久地召唤着美术工作者。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认为,多样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难得、宝贵的元素,让人感动的是,中国的版图上有那么多的民族,就算你只走了一小段,那些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能让你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凡是最好的艺术不单单是表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或者是采集一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在表现人的比如说生命的本质,或者是在情感里找寻最真的、最直接的、真正在生命里面的那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所描绘的,就是在自然文化地貌生存的那些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人和物,在艺术里面的真善美不会变。 ”杨飞云很好地阐释了写生与当代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关系。

  另据中国美协展览部主任杜军介绍,为了筹备“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协于今年上半年组织了近百名美术家奔赴内蒙古,深入到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体验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实地进行写生创作,由此而产生的一批新作不久后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少数民族自身创作现状受关注

  对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有深入研究的宋晓霞说过,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是一个多样、多视角互相影响、互相构成的领域。文化的互动,不光是不同民族间的,即便是同一民族,由于文脉不同,在交流中可能也会有新鲜的、互相启发的地方。因此,中国美术的互动关系中,特别是在民族题材上,最重要的是平等,理解对方,互相交融,共同发展。

  其实在“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与“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汉族美术家对西部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作出的可贵探索和重要贡献,而且能够了解长期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创作的面貌。以尼玛泽仁、计美赤烈、德珍为代表的藏族画家和以哈孜·艾买提、克里木·纳斯尔丁、买买提·艾依提为代表的新疆本地少数民族画家,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和表现手法,向世界讲述着生活生长在那里的人们,有关宗教、信仰、精神与文明演进的故事。这点在2009年于意大利罗马、米兰两地的国家级博物馆——威尼斯宫和克拉里奇宫举办的“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展”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此展中的大部分作品也在“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据吴长江介绍,在那次展览上,很多意大利观众都对藏族画家的表现方式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画面体现出的非凡想象力,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吴长江说。

  在少数民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本地美术家除了吸收本民族绘画传统外,国家长期坚持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政策也是很多少数民族美术家成才的保证。出生在四川巴塘的尼玛泽仁,尽管从小就喜欢画画,却一直没有接受系统美术训练的机会。14岁之前他从没有走出过雪域高原,正是由于国家实行的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政策,年轻的尼玛泽仁才得以进入四川美院民族班学习,而素描、解剖、透视、色彩等绘画基本功训练为他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在“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与“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展后余波的影响下,新时期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中国美协经过仔细调研、论证,在中国文联和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展开积极合作,共同着手实施“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培训和展览两个子项,并于2011年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招生。培训项目计划每年招生一届若干个专业班,并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精品展” ,一方面在国内各大主要城市进行巡回展出;另一方面在国外一些重要城市进行考察和作品巡回展出,同时出版文献画册。

  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希望通过实施“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 ,进一步推进西部少数民族美术的发展,催生当代熔铸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促进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

  【相关链接】

 
把“潜力股”培养成“实力派”
——访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
 

  2008年,中国美协重启停办近30年的全国青年美展,并于当年及2011年先后举办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使其成为三年一届的固定展览项目; 2009年,中国美协成立60周年大会,首批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入选者正式派遣,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题美术研修计划宣告启动。此外, “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 、“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 、“体制外艺术家生存状态”和“80后美术家队伍”专项调研等一系列举措,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对青年美术人才培养的良苦用心和积极探索。

  “抓作品、出人才,一直是中国美协的中心工作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鼓励美术家站在时代潮头、学术前沿,顺应发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艺术品位和技术水准,力争创作一批反映革命历史、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开阔视野的中青年美术家。 ”吴长江坚持着自己对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思考。同时,他认为,青年美术人才培养急不得,揠苗助长要不得,人才培养靠机制,从“潜力股”到“实力派”这才可持续。

  鉴于此,中国美协着力在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和机制上下功夫。权威美术刊物《美术》杂志为优秀的青年美术家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积极鼓励自由职业美术家投稿。在全国美展、北京双年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前期的策划组织工作中,赴美术院校、创作机构组织宣讲会和创作动员会,为中青年美术家的参与提供更多机会。此外,中国美协相关大型展览评委、北京双年展策委、中国美协专业艺委会委员中的中青年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吴长江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有实力的中青年美术家、理论家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全国青年美展是中国美协的一个重要品牌展览,前两届曾成功地推出了当时的青年美术家张钦若、罗中立等。2008年,我们重启该项目,为青年美术家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展示舞台。 ”吴长江介绍说, 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美术工作者踊跃投稿近万件,他们为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吹来一股清风。同时,以全国青年美展为平台,中国美协设立了“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 ,以全国各类大展获奖青年作者为主要参与者,由著名画家、理论家主讲,重点研修美术创作规律和经典个案,提高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对创作主题的深入把握,以此带动青年美展乃至整个美术界总体学术水平的提升。

  “2009年,中国美协正式启动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每年推选8至10名优秀中青年美术家、理论家赴海外研修,拓展视野、深化创作、加强研究。目前,报名人数持续攀升,选派机制不断完善,正朝着送出一小批、带动一大批的目标不断迈进。 ”吴长江说。据记者了解,先期选派的一些中青年美术家已将海外研修成果运用到诸如造型基础教学和设计教育的实践中去,有效地将海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这个创新项目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等艺术机构也开始设立类似项目鼓励中青年美术家“走出去” ,则为中国美术长远发展提供蓄能。

  与“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 、“青年骨干专题研修班”等聚焦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训发展计划”等与高校、机构合作的人才培训计划更多的是在“基础人才”培养方面发力,为美术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做好基础工作。此外,中国美协在历年重大展览活动的前期写生筹备过程中,也尽量让更多的中青年美术家参与其中,鼓励他们深入生活,重视和深入研究创作问题。

  “中国美协近几年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活动带动人才培养、以专项活动推进青年不断成熟、鼓励美术家深入研究创作规律、提倡在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精品推出机制。 ”按照吴长江的说法,精品力作和中国美术持续繁荣都需要人才作为保证,但人才的成长、成熟不是短时一蹴而就的,不求立竿见影,只希望在良好机制和学术氛围中不断发现“潜力股” ,使其按照艺术规律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美术的未来积蓄力量。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