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好的音乐惠及民众
——中国音协努力开创音乐惠民长效机制
2012年4月21日晚,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湘西吉首市举行了“春暖湘西”音乐会,音乐会现场,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为当地贫困琴童徐凯玉送上了一把特制的高档二胡和自己录制的CD,徐凯玉的老师单绪恩攥着邓建栋赠送给孩子的二胡,激动得手上都攥出了鲜血。现场观众无不深深感动。
说起邓建栋和湘西小女孩徐凯玉的故事,还要回到2011年首届全国二胡少儿优秀选手(业余)展演的现场。当少年B组决赛结束后,来自湖南的12岁小姑娘徐凯玉看着空荡荡的舞台,眼里噙满泪水。原来在比赛中,她的演奏出现了失误。评委邓建栋慈爱地摸着孩子的头安慰道:“没关系的!谁没有出过错呢,我们也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徐凯玉来自山区,全家人仅靠父亲开电动三轮出租车过活。展演结束后,徐凯玉又回到了她的家乡,继续她劳作、学习、练琴的平静生活。但是邓建栋却一直没能忘记这个刻苦的小姑娘,因此借来湘西的辅导演出活动,为徐凯玉送上了特制的高档二胡和自己录制的CD。
其实,这只是中国音协文化惠民活动中的一个生动事例。近年来,中国音协立足于音乐事业和音协工作发展的实际,在惠民之举上想好点子、下大力气,通过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让广大群众共享音乐发展成果。
立足音乐特点 打造惠民品牌
在“文化惠民”这个命题上,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和极高普及度的音乐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中国音协打造的知名音乐品牌则给“音乐惠民”这个功能增添了鲜活的内容。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具有较高权威性和较强导向性的国家级专业奖,如今,它的各项赛事从奖项设立到相关配套活动的举办都体现出了惠民的创新理念,如在2011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分别在深圳、昆明、北京、南京、无锡、广州等城市举行,被誉为“专业的赛事、大众的节日” 。合唱、民乐以及声乐、小提琴等各分项比赛的赛场上不同流派争奇、不同风格斗艳,与比赛项配套的名家名曲演唱演奏会贴近民众,大师课、培训班面向基层,各城市广场的惠民演出激情涌荡,流行音乐比赛赛区横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逾20万人报名参赛,在这一舞台上共圆音乐梦想。在南国广州,广大市民踊跃“迎金钟” 、“闹金钟” 、 “贺金钟” , 20-50元的低价比赛观摩票,使中国音乐金钟奖真正实现了近民、亲民、惠民。
此外,中国音协在合唱事业上的投入更是彰显出在惠民举措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群众性歌咏活动的蓬勃发展。中国音协从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一齐发力,通过搭建推广平台、打造合唱艺术品牌等途径大力发掘合唱艺术的资源和潜力,着力提升群众性合唱艺术的水平。近年来,中国音协先后在福州设立合唱培训基地、举办海峡两岸合唱节,在中国音乐金钟奖中专门设置合唱比赛,奖掖和引导健康向上的群众性合唱文化活动,均取得喜人成果。今年,中国音协又与中央电视台联袂举办了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不但推出了一大批内容健康、旋律优美、寓教于乐的儿童歌曲,更让孩子们拥有了“在歌声中成长,和快乐一起来”的美好经历。
培养词曲作者 推动音乐创作
组织音乐家深入改革开放最前沿和生产建设第一线进行采风创作,是中国音协每年坚持组织的重点活动。近几年,中国音协先后组织近百位音乐家赴湖北、江苏、厦门等十余省市进行采风创作活动。通过组织词曲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和走访、亲历、座谈等方式,围绕出精品、出人才、促繁荣,创作和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巨变的音乐精品。此外,中国音协还参与主办了“全国少儿新童谣原创歌曲走向征集”评选、推广等十余次主题征歌活动,进一步推动音乐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在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展播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所推出的30首优秀歌曲,就是中国音协参与主办的文艺战线向建党90周年的重点献礼工程之一。这些活动都有力地推动了音乐创作。
在培养创作者方面,中国音协的努力也体现出鲜明的惠民特征。2009年,在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圆满结束后,针对当前歌曲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音协积极筹办“成才之路”培训班并将其作为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一个延续和补充,两相结合,把歌曲创作纳入到一个系统过程当中,使之实现科学发展。可以说“成才之路”的举办,以公益性、权威性为主要特征,在授课、课堂研讨等各个环节行进中不回避问题、不落俗套,鼓励原创、倡导创新,为培养音乐人才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做法。今年8月初,第四期“成才之路”培训班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402名学员,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聆听了15位词曲名家、歌唱家、声乐教授的精彩授课,参加了颇为隆重的开班典礼、结业式颁奖,以及歌手汇报交流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紧张有序,丰富多彩,反响强烈。学员们怀揣梦想而来,满载着希望而归。学员们欣喜地说: 5天胜过5年!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收获了科学思维,收获了音乐灵感,收获了艺术技法,也收获了纯真友谊。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转型期中国社会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的群体,近几年中国音协工作的重点之一正是以艺术的视角来关注农民工、借助艺术的社会功能为这一群体服务。2011年,中国音协组织宋祖英、阎维文、张也等知名歌唱家与历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者齐聚东莞,为上万名农民工兄弟奉献了主题为“情系农民工”的义演,引起良好社会反响。与此同时,中国音协建立起相应配套机制来保障这一惠民举措:在东莞塘厦正式设立“中国农民工歌曲创作基地” ,举办农民工歌曲创作大赛和专门研修班,在“送”文化的同时还要“种”文化、 “育”文化、“赛”文化,集中发挥东莞外来务工文化相对成熟的优势,进一步扶植农民工歌曲的创作和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 服务人民大众
八月天,海风自窗外徐徐吹来,教室里,一堂生动的长笛演奏辅导课正在进行,讲台上是全国知名的管乐演奏大师,听课的是各地爱好管乐的中小学生。老师乐此不疲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这是在青岛举行的首届“中国管乐杯”全国中小学生管乐独奏展演暨夏令营活动中的一幕。今年8月4日至10日,这对于全国青少年管乐学习者、爱好者来说是一场音乐盛宴。本次夏令营邀请解放军军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全国各地的著名管乐专家,安排国内外管乐欣赏、演奏家音乐会、各专业讲座等活动30多场,让营员与演奏家零距离、面对面交流互动,亲身感受他们的魅力与风采,以使营员更加了解、热爱管乐艺术。
随着音乐考级活动的蓬勃发展,热爱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中国音协主办的音乐考级每年的参与者就已突破30万人。作为一种社会音乐教育的评价方式,它的壮大发展使音乐艺术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国音协由此连续举办了全国少儿器乐(业余)优秀选手展演,对音乐的普及推广和青少年音乐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展演中,名家评委与选手当面交流是个固定环节。对参与到这个舞台的孩子们来说,名家不再遥远,大师亦是面貌可亲。这样的平台给了所有爱好音乐的孩子平等、公正的机遇,让有潜质的孩子都有了被发现、被挖掘的机会。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还为音乐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探索音乐惠民长效机制上,中国音协本着创新思路开展工作。2012年4月21日,对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500多名喜爱音乐的孩子而言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们凌晨起床,赶几个小时的路程,来到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只为能够参加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举办的湘西“送文化、走基层”专家一对一辅导活动,能亲聆音乐名家进行现场指导。前来参加辅导的孩子亲眼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奏并接受了他们的讲解和辅导后,才真正理解了一些曲目的感情和内涵。除了学生本身外,许多当地学生的老师和家长也赶到了辅导现场向专家“取经” 。有教师这样说道,“吉首已经六七年没有这种辅导活动了,更别说是请到这样的专家!为了教好学生,我平时只能自己到长沙跟那里的专业老师请教、交流。这次老师们的辅导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很大,我自己也体会到换个角度教学生的重要性。在“春暖湘西”音乐会上,艺术家们与湘西的琴童同台演奏二胡和古筝,让当地的观众享受了一场民族音乐的盛宴。
艺术作用于社会在于其社会功能的释放,近几年,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便是“下移”和“亲民”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音乐艺术对普通大众的关注上。中国音协把“基层”作为实际空间,把“种文化”作为主要的发力方式,正是力图在文化惠民的涵盖面上有更大拓展。可以说,“种文化”首站湘西胜利成行既是阶段性的成果,又是中国音协努力探索音乐惠民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其常态化的一个新开端。
中国音协近几年来在文化惠民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表明,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建设有影响力、有凝聚力的文艺家之家,才能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定位,才能紧密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服务人民,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关链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要高度的自觉,提倡创新、坚持创新。对我们文艺工作者而言,就必须把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付诸于文艺产品的创造和生产当中,才能真正反映时代风貌,才能拿出好的精品力作来。 ”在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看来,文艺作品能否准确反映时代,在于它是不是汇集了时代元素、是不是承载了新的时代精神。今天,时代日新月异,生活更是缤纷多彩,要准确描绘这样一个图景,就要主动去采集新的语汇,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创新首先是一种信念。所以,文艺工作者骨子里要多一些“主动变法”的精神,把创新、出新摆上重要位置,才能更好地展示时代风貌、张扬时代精神。徐沛东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与时代“准确对接”体会尤深。
除不间断自身创新、创作外,对音协工作定位的创新是徐沛东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层面上为文化建设布局谋篇,我们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文艺家协会要立足新形势,在找准定位、转变观念上下工夫,通过‘有为’争取‘有位’ 。 ”定位找准了,观念自然要随之创新,工作的领域就进一步拓宽,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就会有突破、有提升,这是一个有机相连的递进过程。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更是重中之重。据徐沛东介绍,近几年,中国音协把“牵线搭桥”作为主抓手,由此又衍生出新的服务领域。连续几届的海峡两岸合唱节,以歌为媒、情系两岸,成为知名文化品牌。受惠于此,两岸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像在金钟奖流行音乐比赛中分设港台赛区等,都是在探索新的协会工作方式,这种努力已经得到广大音乐工作者的认可。
过去几年来,中国音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于广为业内推崇的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协一直“培植”它对音乐产品起引领作用的“基因”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音乐创作思潮。从召开全国音乐类评奖座谈会开门纳谏到根据音乐事业发展的实际逐步增设分项,再到组织动员获奖选手分赴基层演出力促文化惠民,都是创新之举,效果也是明显的。徐沛东认为,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示和奖掖,还在于它的导向作用。它既是“晴雨表”又是“指南针” 。“金钟奖直面众象纷纭,不回避热点焦点,风格流派的交流融汇、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等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态度。不惟如此,金钟奖作为音乐界的龙头工程,受众面大、涉及领域广,拉动文化产业的积极效应也是明显的。像受此影响的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等乐器的生产制作日益繁荣,都可为佐证。所以金钟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它创造的社会效益一样,都是显著的。把金钟奖办好,具有示范效应。与之相匹配的,还有各个音乐门类的全国性展演、各类惠民主题的节赛、采风等,这一系列活动面向不同的定位和人群,最后呈现出的是今天整个音乐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
除此之外,中国音协还以创新的理念努力提升协会干部素质、与地方音乐更好地衔接。徐沛东感到,在当前全社会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形成高度共识的良好氛围下,创新协会工作亦迎来新的契机。中国音乐家协会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这个机遇,让音乐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为音乐事业创出一片更广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