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十八大>部委动态

教育部:让教育向快乐和公平出发

时间:2012年11月06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晓丹
0

  杨小力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他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以前我们整个学校一年也就20多个同学上一本,因为国家这个好政策,今年学校有60多个同学考取了一本。”杨小力笑着告诉记者:“整整一个暑假,学校里都喜气洋洋的。”

  近日,随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政策出台,常年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市场做蔬菜生意的河南师傅刘正强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再为孩子升学东奔西跑了。现在的感觉就是安居乐业!”

  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教育部做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部署,润物无声地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

  变革 

  这一切,该从何说起?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在百姓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上世纪90年代初,20出头的刘正强随着大批务工青年离开家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手艺,唯一的想法就是“卖力气,挣钱,回家盖房”。如今,再提起这段往事,刘师傅笑说自己“傻”:“没知识怎么找工作?现在来务工的小伙子都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技术好得很,工资高,抢着要。”

  教育,正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什么,在清晨的上课铃声中,在傍晚的每扇门后。

  而这润物无声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2010年3月,长达2.7万字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这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科学推进,国务院首次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会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委员组成,对应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分10个组开展工作,负责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推进高校录取模式改革,在坚持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