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中国绘画亦是如此,传承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命题。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强调“笔墨当随时代”,但是如何立于时代而创作,并继承传统、师法造化、提高修养,于此基础之上再有所创新,这则是艺术家陈昭的思考。
陈昭,美术学博士,自号“五河人”,1983年生,安徽蚌埠五河县人,受教于当代花鸟画大家张立辰先生。
陈昭钟情于写意花鸟画的笔墨锤炼与探索,以传统水墨为创作的基底,把传统笔墨技法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最终把自我对笔墨的思辨贯穿于作品之中。笔墨并非仅是绘画技法,其中蕴含了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和哲学理想。艺术家专注于传统文化与笔墨精神的研究,依托中国传统哲学思维进行创作,追求大写意花鸟画直抒胸臆、借物言志的酣畅淋漓。
“推陈出新”与“借古开今”是陈昭对传统绘画继承与发展所推崇的态度。继承作为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有传承的革新,接受前人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创作出新面貌。“开今”是艺术创作终须上透的关口,师法古人、笔耕不辍、勤加思考,方有望解脱绳束,逐步从理性的自觉,进入自如驾驭的层面,向文化的综合表现进阶。
陈昭在笔墨的修炼上能直入沉着而洗练、素朴而灿烂之境域,除了对传统的继承之外,还得益于他常年在外写生采风之中的磨砺,在其居处的小园中也不忘养花莳草,一为陶养性情,也为更切近地观察花卉的生长“万物静观皆自得”,心与物会,融情于境,再下笔时自然能够体会那层心随笔运、忘我而忘物的画禅境界。写生中对物象生机的体察与对文化传统的省悟,是陈昭写意花鸟创作的精髓所在,修炼不仅于技法,亦是心性的锤炼。
古往今来的花鸟画大家,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思辨过程使其艺术生命力历久而常新。作为一位年轻的求索者,陈昭深深坚持这项理念,当把传统笔墨的语义融入当下时代的创作上,思古而立新、兼容且并蓄,以匠心绘时代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