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168分钟的时间里,李白、高适、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张旭、郭子仪、哥舒翰......从语文书中走了出来,从璀璨盛唐向我们走来。
《长安三万里》作为追光动画推出的“新文化”系列作品的开篇之作,上映28天票房突破16亿元。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长安三万里》观众满意度得分85.1分,截至目前居2023年暑期档调查七部影片第一位。
8月3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中国文艺网承办,追光动画、阿里影业协办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陆亮、仲呈祥、郝向宏、徐粤春、尹鸿、宋智勤、张思涛、胡智锋、李道新、康伟、黄勇、武亚军、王诤、张弛、刘小奇、田园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业界专家学者,以及于洲、谢君伟、邹靖、宋依依、代临艳等出品方及主创代表围绕该影片展开研讨。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陆亮
“《长安三万里》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领域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将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表示,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具体实践,给中国电影复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优秀范式。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长安三万里》创造了一种诗歌动画电影的艺术样态,大量的情绪、情感、意境通过诗歌来表达,将诗歌融入了叙事语言。同时,该片创造了一个传承创新的范例,找到了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全新角度。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郝向宏表示,《长安三万里》是中华灿烂文明培根铸魂的样板,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将继续做好电影市场现象级影片的网络宣传,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大流量产生强效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长安三万里》是一部表现中国式人文精神的动画电影。他表示,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是对美好人格的追求和向往,影片很好地表现了以家国情怀、文人品格、诗意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这是一部饱含人生哲理的作品,两位主角的人生跌宕起伏令人感慨,影片充满历史文化知识和美学趣味,以唐诗写唐朝,以东方美学意境写东方思想情感,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表示,《长安三万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引发全年龄观众对中华经典诗词的回忆与对中国美学意境的向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表示,《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很中国”的动画作品,有满满的“中国感”。创作者沿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色进行创作,展现出强大的文化自信。
“长安三万里,追光中国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表示,近年来,有很多聚焦中国诗词、中国诗人的影视作品,《长安三万里》是一部集大成的“中国诗电影”。他认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出现,创造了值得期待的新的系列电影和续集战略的局面。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长安三万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部标志性的中国动画电影,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想象、审美想象,以诗人诗歌为媒介来切入历史,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创造性,带着观众梦回唐朝,又在现实中找到文化的审美、情感的落点。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黄勇认为,电影选择高适这个角度来讲故事非常巧妙,故事说的是高适的成长经历,把李白很巧妙很松散地穿插在里面。一文一武、一阴一阳、一松一紧。蕴含了东方文化和东方哲学,跟西方叙事完全不同。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武亚军总结这部电影有四个特点,一是回归到现实主义基调,二是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三是有壮阔的诗意表达,四是负责任的精准化追求。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诤表示,希望以《长安三万里》为契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在合理的想象范围空间内,推出更多符合现代人观点的新编故事。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表示,《长安三万里》的市场表现对于电影行业,对整个电影从业人员都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们对电影行业充满信心。
“在十年之际能够完成这样一部作品,是我们交出的一份答卷。”追光动画总裁、电影《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表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作者,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有创作者应该承担的使命感,做一些更有影响力、更有使命感的作品,向当下年轻人和观众再现闪光人物和经典作品。
与会专家表示,《长安三万里》凭借精良的动画工业技术,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为脉络,带领观众领略盛世大唐和传统文化之美。创作者以东方美学意境书写东方思想情感,很好地表现了以家国情怀、文人品格、诗意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