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望闻问切”成就艺术梦想

时间:2018年03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李文博
0

“望闻问切”成就艺术梦想

——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二○一七携手铸梦”专家辅导会

  近日,靳尚谊、冯双白、王晓鹰、崔凯、罗更前、罗杨、盛小云、苑利、陈小波等十余位名家齐聚北京,他们以“一张桌”的超小班形式分别向17位中青年艺术家面授心得,并手把手地针对创作项目“望闻问切”,未到现场的学员还和导师开起了视频会议。这是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行的“2017携手铸梦”中期成果验收暨专家辅导会上的一幕。

  “2017携手铸梦”资助扶持戏剧、音乐、曲艺、舞蹈、杂技等舞台艺术领域和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视觉艺术领域的共25个文艺创作项目。去年9月通过选拔入选的项目申报人在签约后就接受了艺术名家的第一次集中辅导,学员从而与导师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半年来学员和自己的导师通过不同方式沟通项目的进展,此次中期成果验收也是第二次集中辅导,今年6月底还将进行结项验收。辅导过程中,学员纷纷表示,艺术名家用积淀多年的经验精准“点穴”,让自己明确了努力方向,一些原先想不通的艺术问题也终于豁然开朗。

  为美术组进行辅导的有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协名誉主席、83岁高龄的著名油画家靳尚谊。靳尚谊听完第一位来自新疆的画家陈亮介绍自己的油画后,并不马上作点评,而是等4名学员都介绍完毕,才打开了话匣子。靳尚谊的辅导不单针对具体作品,他希望所讲的内容对学员今后的发展有帮助,他的讲授接近两个小时。

  靳尚谊从新中国成立后他所接受的美术教育讲起,一直谈到改革开放以后的风格和基础问题。他认为,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风格没有高低,风格是从绘画最基本的语言生发出来的,艺术高峰中包含了基本语言的高峰。对于艺术史上的各个高峰,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继承,而不要总是变革。如果不去了解和继承绘画的基本内蕴,理论也容易情绪化。他还以陈亮的大型题材创作为例,谈到画照片和素描之间的差别,以此提示学员基础语言的重要性。学员夏玉清说:“靳尚谊先生的艺术思想、教学理念是系统的,他对历史的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让我把以前想不通的问题和盲点都解决了。”

  戏剧组的辅导中,舞台剧《河西宝卷》编剧滕飞倾诉了自己的困惑。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河西地区的民间吟唱艺术,剧本将三则宝卷故事和两种演唱形式穿插其中。为了把这种艺术形态与叙事结合,滕飞时常纠结哪些形式是不能丢的,哪些是可以创新的。有非遗专家曾建议河西宝卷其他的演唱形式也很好,不妨一同放进去,在取舍上他遇到了困难。中国剧协副主席、导演王晓鹰告诉他,面对非遗创作,要进入到艺术形态内部的文化价值,要把非遗长时间和人群、族群、民族相依,文化和生命延续之间的关系挖掘出来,然后做成用艺术形态和情感内涵结合的现代化的戏剧表达,让它和今天的文化、情感有一个冲撞。王晓鹰让滕飞把创作视点从非遗的表面拉开,探寻普遍意义。当下不少戏剧误解了传承二字的含义,把非遗的外部形态照搬上舞台,或在观念上纠结传承形式,没有把非遗文化更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去,也丢失了艺术的原创魅力。

  和滕飞同组的导演邓菡彬几天前刚在国家话剧院看过王晓鹰导演的《兰陵王》,他对其中一些片断记忆犹新。王晓鹰结合这部戏告诉他们,“你所注意到的好看的地方,其实没有一段跟我们采风拿到的戏剧素材一模一样,只有一些面具、场面是相同的,我更多要表达的是从头到尾看完当地戏剧的气质。我在创作时接触很多的傩戏、地戏,但是最终要展现的是质感拙朴又有现代感的美感。”

  北京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也给滕飞打气“要放开”,他借用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的话说:“先锋只是重新发现古典,而创造性转化重要的是创造性,要摆脱面面俱到,哪怕发现一点当代的意义就成功了,那些看似很遥远的东西里蕴藏着现代的生命力。”经过辅导,滕飞懂得了展现最质朴的、最源远流长的善,生命延续的情感的文化涵义,才是这部剧创作的焦点。

  “陈小波老师告诉我,照片一定要有个人的烙印,争取100年后还能留下来,让人记住沂蒙还有这个作品。要在题材深度上下功夫,从访问、收集资料到拍摄,都要放在大时代背景下探讨一些问题。我也感悟到要有诗意的画面,要有隐喻性,不要过于直白。”摄影记者吕廷川入选“2017铸梦计划”的项目是《沂蒙人家》,在脱贫攻坚战决胜阶段,吕廷川想展示沂蒙山人民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落后贫穷走进新生活。吕廷川自陈面对生动的故事,有时却陷入主题先行,进入一些摆拍的范式。中国摄协副主席陈小波、中国摄协顾问罗更前期待的则是形式和角度有新的变化的纪实摄影。陈小波是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她指出吕廷川的哪些照片还欠缺深度,而有些随意的画面,反而能够吸引她去阅读。

  吕廷川表示,他计划拍摄20个沂蒙家庭,现在已经拍了十多个,由于摄影创作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跟踪和深入的过程,在这中间接受导师的集中辅导,对他把握创作方向、完成项目很有帮助。吕廷川通过实地走访,看到了脱贫背后的感人故事,例如一个大家庭中只有一个青年劳动力,这个青年人通过政府帮扶做了多份工作,用各种方式来摆脱贫困,吕廷川说这就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延续,他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展现好。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