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视野>公共文化·公益

120年前,他为“中华民族”命名,为“中国新民”塑魂

时间:2023年11月2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高森
0

  他为“中华民族”命名,

  为“新民”“国民”塑魂。

  无论从政、从文,

  革命维新,朝夕不辍,死而后已。

  11月23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浓墨重彩推出一位巨匠展览,前言如是介绍。这位巨匠的一篇散文,激起一代代国人强烈的家国自豪感,至今仍给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的当代国人以热血激励!

  这位巨匠

  曾是清华大学的国学导师

  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

  曾成功缔造了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族传奇

  他就是

  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

  让我们一起走进

  他轰轰烈烈的一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所作的散文,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寄托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展览现场

  梁启超是一位同时在政治和学术舞台上,为中国的现代转型作出重要贡献的巨匠。“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展出,通过四大板块114组件作品的系统呈现,详细回顾了梁启超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展览以“中国新民”为题,一方面因其为梁启超的自号,另一方面也能彰显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民族和现代国家建设历程中的奠基之功。

展览海报

  梁启超的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898年之前以维新变法为主,参与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事件,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1898至1920年,梁启超热心政事,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先是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再是任职国民政府,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等;后来游历欧洲,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推手。1920至1929年回归学术,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参与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为中国的多民族融合与现代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1905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梁启超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在1922年发表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梁启超又对“中华民族”的特征作出了高度概括:中华民族为一极复杂而极巩固之民族;此复杂巩固之民族,乃出极大之代价所构成;此民族在将来,绝不至衰落,而且有更扩大之可能性。他对“中华民族”概念的阐扬,为顾颉刚、费孝通等后来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梁启超与清华的渊源

1926年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合影,前排右起第七人为梁启超

  梁启超与清华的渊源远比他成为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要早。1914年,梁启超来清华以《君子》为题给清华青年学子讲演,引述《易经》中的乾坤二卦来解析“君子”:“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此激励青年“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这篇演说词在1914年11月10日的《清华周刊》中刊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成为清华校训。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雕像(从左至右依次是:梁启超、赵元任、王国维、陈寅恪)

  1922年2月起,梁启超被聘为清华学校特别讲师。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成立,梁启超和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成为国学门“四大导师”。梁启超实为清华学校研究院的倡导者,其间他还历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

  展览呈现四大板块114组件作品

  本次展览围绕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成果,以其不同时期的书法、拓本收藏等114组件作品作为线索,以其主编《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时刊登的图像、自作诗文手稿、书籍文稿、个人影像等为主,分为“民族:文字收功,神州革命”“新民:古今内外,去塞求通”“国学:独立之国,学问独立”“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四个板块。

展览现场

  第一单元“民族:文字收功,神州革命”板块,侧重展示梁启超在东西方文化宏观格局中,梳理中国现代民族概念和文化概念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四十五岁前后与旧势力的决裂与转型。在本单元书法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梁启超从传统文人到现代革新者的多重身份,“独立不惧”“清明在躬”正是他自身的写照。

展览现场

  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梁启超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梁启超曾孙梁鉴表示:“梁启超不仅在很多方面作出贡献,同时也是一位近现代报人,他一生中创办了很多报纸,把接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通过他的笔告诉当时的年轻人。当前社会仍在不断变化中,希望我们能够学习他与时俱进的精神。”

展览现场

  第二单元“新民:古今内外,去塞求通”板块,通过梁启超对欧洲局势的分析,以及《时务报》《清议报》等对当时世界文化图文并茂的刊载,重点展示梁启超在打通古今中外的努力和梁氏家族追求开放、进步的精神。新民之“新”有两重含义:“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梁启超所谓的新民并不是“心醉西风”之流,也非“墨守故纸”之流,而是“国民独具之特质”,是“一国之立于世界”的基础。梁启超对世界文明的吸取是批判性选择的。《欧洲战役史论》是梁启超写给当时正在读清华预科的儿子梁思成的,希望中国青年放宽胸怀,了解世界局势和国家的需要。

展览现场

  第三单元“国学:独立之国,学问独立”板块,重点展示梁启超回归教育后在“讲学社”“共学社”方面的图文史料,包括生前所用笔、墨、条屏等文房器具,牌匾、老照片等,以及他在“文化公学”“国学门”和以清华为代表的现代学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果,还原了其治学场景和作为学者的日常生活。

  本次展览策展人高登科着重介绍了这个板块。“1925年梁启超在《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中提出的‘一国之政治独立及社会生活独立,俱以学问为之基础’,我们也经常会谈到国学,但是梁启超先生所讨论的国学和我们当下所讨论的国学在概念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他提出的国学认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或民族,一定是要有独立的文化的特质。”

展览现场

  第四单元“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板块,以梁启超的个人书画、碑帖艺术收藏为核心,虽然他在书学理论上建树不多,但是在书坛上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而且在推广书法美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在书法创作中融汇古今,回应“碑学”“帖学”之争,为“书艺复兴”所做出的贡献。梁启超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能够“收摄身心”,具有“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梁启超曾言:“发挥个性最真切的,莫如写字。”

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作为此次展览主办方代表,分享了筹办此次展览的背后故事。他认为,“梁启超不仅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历史人物,而且还是一位信奉趣味主义且十分有趣的人物,这一点在他的手稿里亦有体现。第四个单元展示他个人对书画的浓厚兴趣,我们希望让展览变得更生动、更好看,也让梁任公的形象更丰满、更立体,期待观众在观展时也能感受到这种浓郁的趣味。”

1919年,梁启超在法国巴黎。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中国之新民、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自由斋主人。清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史学和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史学方面建树颇丰,尤其是在“新史学”“清代学术史”等领域。

  部分展品展示

《新民丛报》时期的梁启超及家人合影

梁启超56岁像

梁启超楷书七言联 平湖博物馆藏

梁启超获颁一等嘉禾勋章并被授予中卿衔少卿所立的牌匾,江门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藏

梁启超主编《清议报》 江门市博物馆藏

1913年,《庸言》杂志第一卷第十号。香港翰墨轩藏

1929年,章太炎为梁启超所写的挽联手稿。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藏

1910年,梁启超与梁思忠(右)、梁思庄(左)合影,摄于日本,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梁启超旧藏《皇甫诞碑》拓本。江门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藏

梁启超书法立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文字参考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