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产业>行业要闻

“靑红皂白”孙百安个展艺术公开课在慈溪举办

时间:2021年06月01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孙讯

100个孩子,100张笑脸,100个天使走过

“靑红皂白”孙百安个展暨“少年魂·沐国风”艺术公开课在慈溪举办

艺术公开课现场

  5月26日,序属初夏,六一既望,下午靑瓷园迎来南门小学新市民子女,100个孩子,100张笑脸,100个天使走过。这是“靑红皂白”孙百安画展的四场主题活动之一——“白”篇。活动由新市民服务中心联合慈溪画院、农村商业银行联袂打造,在最好的季节,恰遇最好的年纪,少年的心,艺术的梦。

  孩子们散落在园区,犹如星星一样的花朵,细小、娇嫩而灼目。迤逦壮美的建筑,倒映山色的天靑湖畔,树影婆娑的桃园……山和湖等着他们有天施施然进来,成为另一种风景。孩子们在越窑馆、上林馆、国际馆穿梭,驻足,慈溪兩千年的骄傲铺陈眼前,聆听,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从泥到陶,从陶到瓷,从远古到而今,这些异乡的孩子感受的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更多是土地与人的关系,当文化不再虚幻,以具体而微的形式呈现,他们稚嫩的心领受到坚持的含义,以及这种品质所累积的无穷力量。

艺术家孙百安授课

学生聆听讲座

  小剧场,场外是孙百安老师正在进行的大展。“青红皂白·孙百安画展”共展出作品152件,其中,绘画作品100件。该活动由慈溪画院、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慈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慈溪市匡堰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书画之美、瓷器之美、匠心之美,通过三种美的融合与碰撞,以此献礼建党百年。随着新市民服务中心沈娜阿姨的开场白,“少年魂·沐国风”艺术公开课在此开课。沈阿姨介绍了慈溪地名的由来,希望小朋友们承袭这种慈孝文化,理解父母在外打拼的不易。越窑在唐宋是贸易最大的窑口,从那时慈溪就是移民汇聚之地,孩子们以后上大学,终会离开,但你们心里会揣着这份美的念想,或许有一天回到这里,那将是彼此的幸运。

新市民服务中心和市农商行、青瓷园、浒山街道一起向孩子们赠送了中国画启蒙套装

  画家孙百安老师登台,以“少年中国说”开场,引入墨韵飘香的气氛。孙老师是国画系博士,身兼慈溪画院副院长和慈溪美协主席,这次“靑红皂白”主题画展更是收获一致好评,却拙直讷言,是个不善外露的人。很意外,在孩子们中间他却神采飞扬,从中国画历史到自己的创作,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丝毫不见羞怯,他把自己对水墨的爱传递给每一双渴求的眼睛。也许他性情中就是个大孩子,他们有共同的纯眞与赤诚。不知道谁说过,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是画家。他们对艺术有着天然的敏感,等着有人唤醒。很难用聚精汇神这样字眼描述他们,我想应该是因为热爱而产生的沉浸,似乎看到喜欢的玩具,似乎他们本就遇见过这些水气氤氲的线条,他们晓得它所有的美。当孙老师讲到乡贤陈之佛大师,小朋友们特别激动,就好像邻家爷爷会画一手好画,叽叽喳喳,乐作一团。

  新市民服务中心和市农商行、青瓷园、浒山街道一起向孩子们赠送了中国画启蒙套装。孙老师带来画册送给同学们。活动本没有这个安排,但他依旧执拗地为小朋友签名,毛笔舔墨,一笔一画写上自己的名字。孩子们捧在手里,轻轻揭开端详“孙百安”三个字,那份受宠与珍视,让人为之心里一软。

学生们参观展览

全员合影

  他们那么诚实,他们接过你给的好,像夏日的云朵一样满足。

  大家都习惯说意义,但我想经历本身可能更重要,你经过一处风景,你遇见一个好人。

  这个夏日午后,足可点燃一个少年心中潜伏的火苗。或许未来这些孩子没有一个会成为画家或陶工,但在进入忧伤的成人世界之后,这将会是夜阑人静时可以拥抱自己的理由之一。

  这个城,这个园,这些瓷,这些画,这群人,这个湿润的午后将成为他们可珍视以及反刍的私人记忆。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