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艺术城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家,绘力斡春回,贺北京冬奥丨双年展线上看(五)

时间:2022年01月31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以“生命之光”为主题的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华数字艺术城线下线上同步展出。从中我们得到了答案:力斡春回的是世界各国的白衣天使、冰雪健儿、人民群众和艺术家们,是在冰雪严寒中愈发灿烂而温暖的生命之光。

  117个国家和地区的573位艺术家,共同以“生命之光”主题诠释奥运精神和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能量和光辉,致力于精心塑造人类纯洁高尚的灵魂,追求“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理想,让人类生命的价值备受关注,让人类生命的光彩更加辉煌。中国文艺网持续为大家推出包括中国作品、外国作品、历届北京双年展体育题材藏品精选特展、乔治•莫兰迪版画特展、欧洲十二国当代艺术特展、托尼•克拉格当代艺术特展、国际女艺术家当代艺术特展在内的参展作品系列特辑,今日为大家推出中国作品第五期,来吧,一起来看力斡春回的人们~

  《浪涛过后有春风》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刘素文

  2021 / 国画 / 145厘米 × 200厘米

  香港本是一个宁静的小渔村,由于和内地始终紧密相连的命运得以发展为大都会。国安法的实施使香港社会得以重回正轨,令人不禁展望未来香港的光明前景。用现代三维设计构思尝试创作带有传统的中国画。

  《生命之光-和谐共融》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谭俊杰

  2021 / 国画 / 190厘米 × 140厘米

  作品以东西方文化的建筑特点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建筑元素的重构,互相融合,代表全球文化的和谐共融,建筑的外形以山的意象为主题,主色调为黑白色,代表2022年冬季奥运的冰山,山代表坚强不屈的精神,山外被光圈包围,代表生命的希望。

  《滑冰者》  [中国台湾地区] 曾庆强

  2021 / 布面油画 / 200厘米 × 200厘米

  以男女双人滑冰为主题,描绘动态的瞬间,刚中带柔的片刻中彼此的信任、热忱、扶持。

3D线上展厅

00:00 / 00:00
加载出错
  【视频】“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作品)3D线上展厅

  “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作品)3D线上展厅
看高清大图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3D线上展厅
  360°全景展厅
生命之光——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360°全景展厅
看高清大图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360°全景展厅

  作品展示

  《跨越》  [中国] 章华

  2021 / 雕塑 / 100厘米 × 34厘米 × 60厘米

  表现冬奥会滑雪运动员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奋勇向前追逐滑行,与高耸树立,象征着雪山高原的墙体边缘交叠相连的“凝固”瞬间,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生命之光》  [中国] 丁志伟

  2021 /综合材料 / 300厘米 × 280厘米

  作品以“时空交错衔接,空间解构重组”手法,展现新冠疫情暴发、全民抗疫、战疫决胜三个阶段。

《致敬白衣战士》  [中国] 董亚娟

  2020 /水彩 / 120厘米 × 150厘米

  以形式化、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呈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的典型场景。

  《同奋斗 共追逐》  [中国] 高红蕾  

2021 / 综合材料 / 243厘米 × 199厘米

作品旨在通过自行车赛事表现奋斗与追逐这一体育运动永恒的主题。

  《战疫!战疫!》  [中国] 黄立毅  

2021 / 漆画 / 162厘米 × 162厘米

作品采用传统壁画多时空叙事手法,将奔赴一线、抢救治疗、物资生产等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的代表性场面组织在同一画面中。借鉴立体主义的构成法则,注重几何形的呼应和变奏,表现全民抗疫的有序团结。

  《战疫》  [中国] 李坪霏

  2021 /水彩 / 115厘米 × 78厘米

  以写实手法描绘支援武汉的抗疫英雄形象,着重刻画医护人员工作时全神贯注的表情神态。护目镜上凝结的水滴描绘入微,不仅表现抗疫形势的紧张严峻,同时充分体现水彩的材质美感。

  《踏雪霜天》  [中国] 李宇亮

  2021 / 综合材料 / 145厘米 × 127厘米

  运用写实的手法,借鉴中国画的笔墨韵致,表现出草原人在莽莽草原中踏雪而行的坚毅品格和不屈精神。

  《冬奥遇上首钢》  [中国] 娄敏

  2020 /综合材料 / 240厘米 × 200厘米

  作品选取2022北京冬奥组委所在地首钢园代表性场景,展现园区建筑的工业美感,奥运赋予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厂房新的生命。

  《峰与杯—致敬奥运精神》  [中国] 罗文勇

  2021 / 水彩 / 140厘米 × 130厘米

  画面正中的运动器械状如三角形的山峰,背景中的奖杯则象征过往的荣誉,表现不断拼搏攀登、一往无前的奥运精神。

  《守望相助,命运与共》  [中国] 卢妙玲

  2021 / 漆画 / 180厘米 × 180厘米

  作品以抗疫物资、志愿者、医护人员和飞机为主要视觉元素,表现筹备运送“中国援助”抗疫物资的繁忙景象,展现疫情当前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愿望。

  《亘》  [中国] 马俊

  2021 / 综合材料 / 168厘米 × 198厘米

  作品以夸张诙谐的人物造型表现冬奥比赛项目花样滑冰双人滑。

  《苍茫大地  瑞雪冬奥》  [中国] 沐晓熔

  2021 / 综合材料 / 185厘米 × 185厘米

  作品运用矿物色粉颗粒、胶、棉线等材料制造独特的画面肌理,意象描绘被白雪覆盖的古都北京的苍茫大地,体现作为双奥运城市的北京大国首都的魅力与气魄。

《青春之歌》  [中国] 彭苑  

2019 / 综合材料 / 185厘米 × 300厘米

青春是最具生命力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可能。有汗水、欢乐、爱情、友情,也有泪水、伤心、失落······演奏着人生交响曲最嘹亮的乐章。

  《欢乐•相聚•团结——北京2022》  [中国] 石增泉

  2021 / 综合材料 / 143厘米 × 126厘米

  作品对冬季项目运动人物动态进行结构化处理,以热烈跃动的色彩,表达冬奥会欢乐、竞技、积极、团结的气氛。

  《中国与世界共舞》  [中国] 王蕊

  2021 / 综合材料 / 100厘米 × 200厘米

  用葫芦雕刻彩绘与传统壁画结合的形式,将取自敦煌壁画的飞天、菩萨形象与冬奥体育项目并置,奥运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传递。

  《勇往直前》  [中国] 王少奇

  2021 / 水彩 / 150厘米 × 120厘米

  描绘武汉渡江节运动员们开赛前的准备场景,高度抽象概括的橙红色背景衬托表现运动员们勇往无前的精神。

  《沃土》  [中国] 王子婷

  2021 / 漆画 / 120厘米 × 120厘米

  作品用大漆的黑白、木屑的堆叠表现像母亲一样孕育了我们生命的黄土层的质感,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土地的深爱、母亲的感恩。

  《耀》  [中国] 乌日鲁格

  2021 / 综合材料 / 205厘米 × 185厘米

  以抽象化的马的形象体现主题精神传递的内在力量。

  《2022》  [中国] 吴震  

2021 / 综合材料 / 240厘米 × 200厘米

作品围绕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形象进行创作,奥运圣火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在黑暗中带来光明,在迷途中指明方向,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晨曦》  [中国] 袁爱国  

2021 / 综合材料 / 220厘米 × 200厘米

本作品采用独特的技法及材质,展现晨曦中的港口景色,表现自然光影和景色触动心灵的美感。


  《速度•力量•协同》  [中国] 张卉  

2021 / 综合材料 / 180厘米 × 240厘米

作品以别具一格的视角构图和独特的肌理效果描绘奥运冰球赛场的竞技瞬间,意图表达奥运精神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迪。

  《名伶荟萃梨园春》  [中国] 张卫东

  2021 / 综合材料 / 260厘米 × 180厘米

  作品表现国粹京剧人物形象,采用矿物色颜料和3D纺织材料并结合烧制金属箔等特殊工艺,使画面独具材质美感。

  《竞发》  [中国] 张玉惠

  2021 / 漆画 / 150厘米 × 150厘米

  表现闽南沿海每年八月的传统海上竞技活动——开海的壮观场面,千帆竞渡,整装待发,展现闽南沿海的繁荣富庶和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

  《篮球场》  [中国] 赵勇

  2020 / 水彩 / 125厘米 × 175厘米

  作品表现疫情期间空无一人的篮球场,场面寂静无声却承载着人们重返球场进行运动的渴望,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共同愿景。

  《同一蓝天下》  [中国] 郑蓉

  2021 /水性颜料及宣纸 / 105厘米 × 175厘米

  受启发于北京冬季奥运会提出的“和平、团结、友爱、光明”的理念,蓝寓意冬季,也寓意宇宙天地,多姿多态的形表达了世界各国多彩的文化和不息的生命,世界在同一蓝天下变得更干净、更和谐、更具生命光辉。

  《夜读——生命之光》  [中国] 郑树明

  2021 /综合材料 / 230厘米 × 230厘米

  作品采用具有设计感的平面构成语言,表现当代教育工作者辛勤夜读遨游书海的场景。

  《追光》  [中国] 郑雅玲

  2018 / 漆画 / 180厘米 × 180厘米

  作品用装饰化手法表现一群青年运动员的形象,突出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群体特征。

  《方圆之境》  [中国] 周旸

  2019 / 漆画 / 200厘米 × 200厘米

  作品表现抗疫方舱医院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平面化的处理和外方内圆的构图极具形式美感,强烈主观的赋色充满能量,体现中国速度与抗疫精神。

  《万物生》  [中国] 冯薇

  2021 /互动影像 / 2分钟

  作品借用水墨绘画风格,表现生命体千变万化、繁衍生息的状态。观众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与影像产生互动,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的沉浸式多维感官体验。

  《冬奥流光》  [中国] 刘向华

  2021 / 影像 / 33秒

  作品运用3DMax数字技术将宣纸上二维水墨形态的冬奥运动人物进行动态化、多媒体化,展现在冰雪严寒中人类“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冰清玉洁的生命之光。

  《悠玄之境》  [中国] 叶幼天

  2021 / 影像 / 4分35秒

  本片以纸质与数字艺术综合绘制的方式,营造一种清新诗意的影像风格。作品表现一名运动爱好者离开繁华的都市,将生命交付给自然的山峰与崖壁,沿途中或孤独、或迷茫,但生命和精神永不止息。

  《昊天 对语》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黄鹤云

  2020 / 国画 / 255厘米 × 331厘米

  以中国传统笔墨描绘祈年殿前“马”与“鸟”的对语,体现的是世界上的精彩与坎坷非人类独享独遇。通过追问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使天下万物同一共进,创造未来。

  《冬日暖阳》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梁兆隆

  2020 / 国画 / 240厘米 × 180厘米

  庚子年冬至,作者到花卉世界采风写生,途见一株古树气势厚实、甚为壮观。古树不远千里从深山移植入都市定然经历很多磨难,人间有情幸得花农悉心呵护,使其安然过冬重现生机。

  《英姿勃角》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吴陆升

  2021 / 布面丙烯 / 210厘米 × 270厘米

  奥林匹克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竞技光辉,是强身健体的民族之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强身。冬奥在北京举办让人振奋,冰雪的碰撞所产生的是一种能量,这幅作品以“顽强拼搏,团队合作”的冰球文化为主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中国“画”(No.9)》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邱涛

  2021 / 水墨 / 520厘米 × 32厘米

  引出“画”的行为,通过“画一笔即少一笔”的刷墨行为后,另一面拓回宣纸本色,黑与白、阴与阳等,通过行为的介入让阴阳两面的长卷产生起伏、凹凸等变化,知黑守白、物我相融,这里所指的“物”,指向“物象”的各种隐喻。

  《舞台》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黎小杰

  2021 / 油画 / 190厘米 × 260厘米

  作品以黑白的画面大面积留白营造出一个舞台,而背景是一个冬日的自然环境。舞台的几何体则暗示冬季奥运会这件盛事。运动员在这个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生命之光之诗》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陈志威

  2021 / 国画 / 232厘米 × 108厘米

  唐代落色法之没骨山水,结合诗意,着眼在“光”。

  《永不分离》  [中国台湾地区] 林吉裕

  2021 / 油画 / 132厘米 × 182厘米

  中华民族好善,崇善如流,鹿乃自古以来之祥兽,鹿与禄同音,有敦睦相亲共享共荣之意。本作品巨鹿的犄角化作富产的森林,庇佑小鹿足食无虞,慈目低首殷殷叮咛,小鹿聚首凝望;印证生活价值、体现生命光辉,如抗疫英雄救人,军人医护无私奉献,人民团结一心……就像奥运精神般永不放弃,如妈妈的叮嘱,爱永不止息,心永不分离。

  《云梦》  [中国台湾地区] 董子瑗

  2020 / 雕塑 / 90厘米 × 46厘米 × 34厘米

  舞出自信,舞出自我,舞出不平凡的人生。瞧那婀娜身姿,散发强而有力的能量,撞击勇者的心灵,像破茧而出的蝴蝶,朝着心中梦想飞翔。

  《春色来天地》  [中国台湾地区] 严隽泰

  2019 / 油画/ 252厘米× 207厘米

  作品立意取自唐代杜甫的《登楼》。冬末春初大地混沌,一粒小小的种子从墨黑的地下伸出头来,努力的生长、呼唤着,企图叫醒大地。江翠、天蓝的油彩从黑墨的爪痕中渐递的晕染泼洒,宛若杜甫诗中的古往今来的惆怅。

  《众乐乐》  [中国台湾地区] 严许婉瑱

  2019 / 油画/ 97厘米× 259厘米

  画家以工笔重彩,细腻地描摹出台湾蓝鹊的身形与精神。枝头上凝神远望的鸟儿,昂首自足、高贵傲然;或是对话中的鸟儿,眼神里流露出刚强性情;或是共舞中的鸟儿,展翅漫舞各自陶醉。饱满鲜丽的蓝色羽翼,赤红的鸟喙、黑黝的头颈;优雅典丽的色泽,在如同殷玉如翠背景的映衬下,众蓝鹊群聚一起欢舞跳跃就像一群散播欢乐的人。

(编辑:包梦暄)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