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网络文艺”概念,到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将“网络文艺”分单项列入“优秀作品奖”;从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文学一花独放,到如今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各门类百花齐放……多年来,网络文艺在艺术与技术、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中创新发展,进一步彰显出重要价值和影响力。
随着一部部精品力作为广大观众称道、被重要奖项认可,网络文艺正逐渐走上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健康发展轨道,关于网络文艺理论评论体系和相关学科的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
日前,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网络文艺研究中心承办的“加强网络文艺理论评论,推动网络文艺学科建设”主题研讨会在京举办。研讨会上,来自各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长期以来对网络文艺的研究和观察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相较近年来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态势,网络文艺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创作、传播、审美等相关学术体系框架远未建立,亟需发挥行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凝聚高校、艺术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优势,深入开展网络文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厘清网络文艺领域的重要概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文艺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一、网络文艺的丰沛现象蕴含着理论生机
据CNNIC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达10.68亿、7.77亿、7.29亿、5.16亿。庞大的用户规模不仅为网络文艺带来前所未有的磅礴流量,更将散落在网民个体身上的经验、知识、技能挖掘出来,以“开源”“赋能”的方式点燃大众创作热情,使网络文艺成为一片涌动智慧和才华的热土。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表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了文艺时空和文艺场域,重织了文艺关系,改变了文艺习惯,革新了文艺创作、传播、接受机制,重塑了文艺各类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刷新了文艺生态。网络文艺的兴起是这一深刻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现象。十年来,网络文艺从新生到壮大,从边缘到主流,快速成长壮大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力军,在推动艺术与技术双向赋能、丰富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文艺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各参与主体不会受到太多固有范式的限制,极大地释放了艺术创造力和艺术生产力。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引领世界文艺新发展的原创文艺样态。加强网络文艺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自主文艺理论知识体系,占领新兴文艺领域重要概念、范畴的定义权、解释权、话语权,给当代世界文艺研究提供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指出,网络文艺直接体现出大众的想象力,其创作和接受表现为“玩劳动”。然而大众的网络文艺创作从“玩”的自发行为逐渐过渡为商业化写作劳动,资本的影响日益凸显。“资本和盈利刺激了大量创作者进入新媒体创作行列,但资本刺激下的文艺并不是真正的大众文艺。”许苗苗认为,网络文艺要保证在增量的同时提质,就必须使大众成为具备新媒体创作能力、数字媒体素养的创作主体。“在当今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网络文艺理论评论、做好网络文艺学科建设既是教育者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新技术挑战、和时代召唤的有效应对。”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刘江伟表示,网络文艺处于“正在演进”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在运用新的技术、产出新的产品、发生新的现象,具有生发出原创性研究的潜力。“可是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稀缺、人才相对匮乏,整体呈现出‘现象频出、理论难产’的局面,做好网络文艺理论评论研究,是填空白、打根基、利长远的事情,对整个网络文艺学科建设和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于传统文艺,网络文艺适网生存,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最有影响力的路径之一。放眼全球来看,网络文艺的发展和传播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图源:@黑神话之悟空
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圈粉全球玩家,在国际大奖崭露头角;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约69.58万部(含网络文学平台海外原创作品),海外市场营收43.5亿元;《庆余年》《三体》等网剧在海外热播……数字时代下,以网游、网剧、网文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已经打破“包饺子”“打太极”“穿唐装”等早期外国接触中华文化的刻板方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建构世界对中国想象的重要途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表示:“中国网络文艺产生的世界影响是媒介时代重要的文艺现象,我们也应充分利用这种本土文艺经验,建构具有自主性的中国网络文艺理论评论话语体系。”在他看来,可以将网络文艺视为网络社会的文艺表征,而不是传统通俗文艺的延伸,其丰富多样的现象中蕴含着理论生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下,网络文艺创新的边界不断拓展,数智化技术更是为网络文艺内容制作和营销传播打开思路,各大平台都在积极发力技术创新,自研算法和模型应用于网络文艺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常培杰认为,技术的革新和平台资本的介入深刻改变了文艺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因此针对网络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应当更加丰富多元,既包括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等传统评价标准,也包括点击率、用户流量、粉丝黏性等技术视野下的市场指标。
二、亟需推动网络文艺学科建设
近年,内蒙古网络文艺家协会和新疆网络文艺家协会相继成立,这是文艺界为团结引领广大网络文艺人才迈出的新步伐;在全国两会上,关于网络文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既有对特定文艺现象的关注,也有“将网络文艺确定为专门文艺类别”“成立全国网络文艺工作者协会”(点击查看)等对网络文艺事业整体布局的思考。这些都是为了能够将目前弥散发展的网络文艺工作者聚合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鼓舞。
要促进网络文艺事业发展,加强网络文艺理论评论建设,团结引领现有的网络文艺人才还不够,还需要将网络文艺学科建设纳入考虑范畴,和高校、科研院所合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为网络文艺理论评论和实践的发展储备生力军。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指出当前网络文艺学科建设的现实状况——虽然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开始的网络文学学科化建设已初显成绩,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网络文艺学的学科自觉仍没有形成。应从“增强学科建设自觉,加强网络文艺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交叉学科协同下的网络文艺学科化的新模式”“以实践为导向,规划网络文艺研究和评论人才的培养路径”三方面发力做好网络文艺学科建设。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夏烈认为,网络文艺学科建设是当下“新文科”建设最重要、最前沿也富有当下性、未来性的新型领域,将为艺术学门类的总体地位增添分量和价值,形成学科性研究后可与社会发展直接对接。他表示,目前,浙江具备“2院、2赛、1榜单、1书系”的网络文艺理论评论工作基本结构,在创作优势、组织优势、产业优势等方面的“浙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表示,在看到网络文艺的喜人成绩时,也不可忽视当下网络文艺部分作品日渐套路化、模式化的趋向,亟需寻找新元素、探索新类型,“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网络科幻小说《我要上学》(作者:红刺北)《天才俱乐部》(作者:城城与蝉)有着新颖而奇妙的故事设定和叙事风格,展现出文类融合、网感充沛、亦庄亦谐的特点,体现出当下中国网络文艺求新求变的趋势,为网络文艺走出“始盛终衰”的怪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24年,话剧《抗战中的文艺》、越剧《新龙门客栈》、舞剧《只此青绿》从剧院跨越至银幕,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再现”艺术魅力,线上线下双演融合,相互促进。同时通过网络短视频、网络短评等传播方式,这些作品在社交平台快速出圈,让唯美高雅的舞台艺术以两位数的价格和近距离纤毫毕现的体验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便是传统文艺形式为了走向更多受众自发的求新求变之举。
不可忽视的是,线上线下双演融合所包含的选题策划、艺术创作、传播方式等创新研究的薄弱和不足,掣肘着中国戏剧作品双演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呈现起步晚、传播弱、作品少等问题。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教授张阳认为,“可以通过对中国戏剧作品线上线下双演融合进行分析,提炼中国戏剧与影视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素、经验、方法,建构理论框架,交叉研究领域,为实现中国戏剧作品双演融合发展,数字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艺术+科技’的互促互进、共融发展模式,并提升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网络文艺的演进之路,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文艺守正创新的内在规律。从大批优质网络文艺作品的审美旨趣、价值取向、精神内涵中,我们越来越鲜明地感受到,网络文艺正逐渐摆脱浮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化大众化创造,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文化百花园的独特文艺形态。随着网络文艺理论评论体系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网络文艺事业终将以更昂扬的姿态迈向数字未来,为世界带来更多来自中国文艺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