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林蓊郁舞霓裳,苑内芳华逐梦翔。
撷取星河织绮梦,英姿凌云映华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培养和锻造业内未来领军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11月9日至12月2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等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陆续展开。
展演涵盖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五个艺术门类,共演出13场,重点推介戏曲净行、乐队主奏青年演员,民族弓弦乐青年演奏员,舞蹈新人,相声小品评书等青年曲艺演员,杂技魔术滑稽青年演员共110余人。
为生动全面展现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的风貌,彰显青春力量,激励青年文艺工作者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国文艺网记者采访到此次展演五个艺术门类的九位青年演员代表,同大家一起领略英才们不平凡的艺术之路——
厚积薄发,实现蜕变
“艺苑撷英”是青年艺术人才梯队建设顶层设计的一种有效路径实践。五个艺术门类的百余名青年人才登台亮相,挑大梁、当主角,实现适时年龄的艺术表达与历练,为人才的发现与成长提供强大动力。
晋剧《钟馗嫁妹·行路》 杨学东
张家口华梅少年晋剧团团长杨学东在半工半读期间被华梅演艺的老师发掘,开始了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在校学习期间,杨学东文戏、武戏兼顾,不怕苦累,虽已过了学戏的最佳年龄、遭到家人反对,杨学东仍怀揣着自己对戏曲的一腔热血。“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从艺。传承晋剧艺术,服务家乡父老!”戏校排练厅里的标语一直深深刻在杨学东的脑海。每天面对高强度的训练,走路成罗圈腿,练习到休克,杨学东也从未想过放弃。
起初学习戏曲,为的是改善家中的困难条件,但在一天天的学习中,杨学东的想法慢慢发生了转变。在下乡演出时,观众们对演员发自内心的关切与热爱,令杨学东深受触动,“唱戏这件事很有意义,我自身是有价值的!”扎根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把戏送到田间地头,这样的信念始终根植于包括杨学东在内的华梅人心底。在他看来,学好戏曲知识,增强表演本领,为的是给社会做贡献,给老百姓唱好戏。
湖北大鼓《讲孝心》 徐宁
武汉说唱团湖北大鼓非遗省级传承人徐宁儿时受家人影响对湖北大鼓产生了兴趣,觉得湖北大鼓的旋律好听,内容幽默,接地气,自己跟着磁带开始了学习。上学期间,只会一句湖北大鼓唱词的徐宁在老师的鼓励下进行了第一次登台表演,在观众此起彼伏的掌声中,徐宁越唱越有信心。
一次机缘巧合,徐宁被乡亲介绍给了“湖北鼓王”张明智,但初出茅庐的他拜师没有成功。少年不打退堂鼓,徐宁用自己东拼西凑制作出的大鼓行头,经历一番苦练之后,只身再闯武汉,凭技艺和热忱感动了张明智。1998年徐宁考入武汉市艺术学校得到张明智亲传,舞台生涯拉开帷幕。“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苦很难,但当时只觉得很快乐、很充实。”
杂技《雄鹰——抖杠》 罗旺
上海杂技团青年杂技演员罗旺从六岁起便踏入体操世界,十四岁进入杂技界并与抖杠结缘。舞台上的高空翻腾,杠上的每一次旋转,都是他在技艺之路上孤独而执着的脚步。莫斯科金象奖、蒙特卡罗金小丑奖……这些荣誉只是他漫长旅途中的几个印记,背后是无数个清晨与夜晚的磨砺。
令罗旺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在莫斯科的比赛,团里的抖杠道因为超过物品运输的长度,无法携带,临时借用了俄罗斯当地院团的道具。因为杂技有它的特殊性,需要节目特制的道具,借来的道具很难适应。通过在赛前夜以继日地训练与磨合、适应,团队最终克服了难题,罗旺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金奖。
魔术《鸽语》 丁洋
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副团长丁洋出生在有着“杂技之乡”之称的河北省吴桥县,从小接受专业的杂技技巧训练,成为江苏如东少儿杂技团的一名优秀杂技演员。2006年,丁洋练习排椅时在空中倒立,腰部意外摔伤,被主治医生告知无法再进行杂技表演。带着对杂技事业的酷爱和执着追求,丁洋跟随著名魔术大师汪奇魔学起了魔术。汪奇魔手把手地教,丁洋如饥似渴地学,从基本功到技巧,仅用半年时间,就从门外汉变成内行。
跨界转型成功,靠的是日复一日地潜心钻研。为将魔术与表演艺术相融合,丁洋认真观察鸽子,研究与鸽子亲近的技巧,反反复复探索增加变鸽子数量的秘笈。而后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丁洋屡获嘉奖,成为目前世界魔术师中变鸽子数量最多的人,被业内称为“白鸽皇后”。
亮出真功,演出精品
“艺苑撷英”的举办不仅是对青年文艺工作者自身素养和品行的一次大检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涌现出一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精品佳作,激活青年文艺人才奋进的一池春水。
秦腔《湖广锣开场》 张辣子
七分的乐队三分唱。戏曲舞台上,好的演员、好的剧目绝对离不开乐队的紧密配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团青年演奏员张辣子作为打击乐主奏,在艺苑撷英的舞台上演出了秦腔《杀生》片段伴奏和秦腔《湖广锣开场》,鲜明的秦腔打击乐节奏让人热血沸腾,激情点燃了整场演出。
“千锤百炼,一锤定音。”对于此次展演所用到的乐器“勾锣”,张辣子这样介绍道。“勾锣”产自原湖广一带的老匠人之手,现在算是文物了。此次演出,张辣子在《湖广锣开场》中融合提炼了其他秦腔锣鼓经中的精彩部分,并进行重新组合,敲击时由慢至快,节奏不断变换。
看了展演中的《杀生》伴奏,哪怕是一位对戏曲艺术不够了解的观众,也能体会到伴奏之于表演的重要意义。演出过程中演员几乎没有唱词,完全是靠着身段动作来进行叙事,由铙、响板、大鼓等打击乐构成的音乐伴奏颇具设计感,使得表演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和秩序感,犹如筋骨之于血肉一样撑起整个剧情。
二胡协奏曲《巾帼》 马可
此次展演中,青年二胡演奏家马可带来的二胡协奏曲《巾帼》是由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副主任,王云飞教授精心创作的,展现了花木兰的英勇与坚韧。在演奏呈现中,马可采用“站奏”的形式来诠释,这种演奏形式对演奏者而言存在一定挑战。由于二胡琴身是通过腰带与琴托和身体相连,在演奏形态方面,肢体的舒展程度与坐奏表演形式略有不同,并且在力量的把控、声音的传送以及音色的塑造上,都需要演奏者有意识的进行更多的调节。对马可来说,完成这次表演既是一次颇具难度的挑战,也是一次突破自我、展现独特艺术表达的机遇。
呱嘴《王婆说变》 王舜
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青年曲艺演员王舜这次带来的节目是呱嘴《王婆说变》,是由茅耀光老师创作的。作品通过王婆视角来讲述近年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新农村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抒发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近7分钟的表演时间里,王舜用“抖肩”“扭胯”“小碎步”和一串串清脆利落的呱嘴,赋予了“王婆”这一角色更鲜活的生命力,让观众领略到了“泥土味”十足的内蒙古曲艺气息。
在保持传统表演内涵的前提下,王舜还在其中融入多种表演形式,包括二人台表演唱、手绢儿、扇子、霸王鞭、民间舞、现代舞,以及口技beatbox等,在创作中不断打磨精进,整理修改,充分展现出呱嘴的独特魅力和青春活力。
双人舞《与妻书》 朱瑾慧
此次作为青年舞蹈工作者代表参加展演,新文艺群体舞者朱瑾慧与搭档郭亦鸣带来的双人舞《与妻书》,以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诀别信为创作背景。“吾至爱汝,只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林觉民、陈意映在动荡年代相爱,隔在二者之间的,是情是爱,更是家国大义和民族情怀。两位青年舞者用肢体语言表达属于林觉民和陈意映的缠绵与割舍、小我与大我的纠结,带给观众的是革命先烈信念的永恒跃动。
高胡与乐队《踏雨心晴》是青年高胡演奏家余乐夫此次展演带来的节目,也是余乐夫2015年完成的一首岭南风格的作品。作品中既有广东音乐演奏技法的体现,又充满现代感。“踏着风雨而心怀朗日,反映出一种励志、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作品内涵,余乐夫这样描述道。
在余乐夫看来,每位演奏者、音乐家都崇尚鲜明的自我风格、艺术辨析度,这是经历过对音乐的博爱,而形成的自我独特品位。无论中外古今的音乐,都能为他提供可以吸取借鉴的东西,加上自己是演奏者,创作时,在主奏乐器技法的细节方面会更容易找到较佳的结合点。
杨学东展演带来的作品是晋剧《钟馗嫁妹·行路》,这个节目的歌舞性很强,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非常明显。剧中的钟馗抖肩、抖胯、耍扇,动作夸张优美;三起三落的朝天蹬拾扇动作极富情感层次;钟馗和“小鬼们”的下高等身段组合极具表现力。这些高难度动作,他完成得干净利落、精准到位,引发现场观众掌声不绝,叫好声不断。
此次展演,徐宁带来的节目是湖北大鼓《讲孝心》。作品以一个颇具讽刺性的小故事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湖北大鼓的独特艺术魅力,更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情的演绎,传达了曲目的深刻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徐宁作为湖北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多年来致力于湖北大鼓的推广与创新。在徐宁看来,守正创新,首先建立在继承好传统的基础上,要挖掘经典加以利用,扎好马步,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在技艺创新方面,徐宁精益求精,在传承中融入现代元素,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在表演、教学中辅以自己学到的声乐知识,将湖北大鼓送进校园,用文艺作品记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展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攀登艺术高峰,创新不止,不断超越。此次参加“艺苑撷英”活动,丁洋表演的魔术《鸽语》,把杂技的跟斗、倒立、手技与魔术相结合,同时创作出了身着紧身衣,突破双手表演范围,将鸽子从手尖甚至脚尖变出的全新节目,创造了鸽子魔术的历史。“我认为,能够编排出这样一套节目,既是出于我对杂技和魔术的热爱,更是对杂技和魔术传承的责任感。”
罗旺此次展演带来的节目是杂技《雄鹰—抖杠》,融合了沪疆两地抖杠节目技巧,保留两地独特的艺术风格,寓意着沪疆两地杂技人不断尝试突破、时刻挑战高度、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希望传达的是一种‘雄鹰展翅’的力量感与飞翔的自由感,每个动作都力求展现精准与流畅,特别是在高空的控制与平衡,既是对技巧的挑战,也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砺。”在创作过程中,罗旺团队不仅借鉴了传统的杂技元素,还融入了现代的艺术理念,试图通过一些创新的动作和舞台效果,打破传统杂技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切磋中交流,突破中成长
作为青年骨干艺术人才扶持培养项目,“艺苑撷英”旨在通过层层选拔、跟踪培养、集中展示、重点推介,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营造文艺界“大练兵、大比武”的氛围。
艺苑撷英作为首次为戏曲领奏演员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对于拥有二十余年打击乐演奏经历的张辣子来说,意义重大。张辣子认为,无论是代表秦腔,还是代表打击乐,能得到这次与优秀青年演员们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在首都的舞台上展现秦腔这一华夏民族文化瑰宝,令他深感荣幸也倍加珍惜。
朱瑾慧认为,在艺苑撷英的舞台上,年轻舞蹈群体的集体亮相,带来了多元化的表达视角,让观众领略到舞蹈界青年人才的强大新生力量。
谈及中国舞协对青年舞蹈人才的培养,朱瑾慧表示,在中国舞协顶尖舞者成长计划中,跨舞种、全舞种的培养方式帮助众多青年舞者们突破局限,探索全新的成长道路。在此次艺苑撷英的舞台上,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现代舞和国际标准舞等多个舞种相继登场,既是展示,也有竞技,为青年舞者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
天下曲艺一家亲。在徐宁看来,此次参与展演,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曲艺人才进行交流切磋,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促进了各个曲种、各式唱腔间的碰撞与融合。“通过不断地交流借鉴、齐心发展,相信曲艺的未来会越来越繁荣!”
此次入选的15名优秀弓弦乐表演者中,大多数都是马可学生时代在赛场上常常碰面的同行伙伴。能够在这个舞台上与大家同场竞技,让马可重新找回了学生时代的那份激情与热血。同时,看到大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绽放光芒,她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这次展演在马可看来是一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盛景。通过参与展演,马可见识到了许多像新疆的艾捷克这样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为她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深入领略多元优秀民族音乐的珍贵平台。对她而言,这不仅是展示自我的契机,也是相互学习、彼此包容的机会。
在王舜看来,能够入选此次展演,是对他个人、对呱嘴这门艺术的最大肯定,也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展现舞台。其次,对他而言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能够有机会接触这么多优秀的青年演员、曲艺门类,大家能够同台竞技,近距离进行交流,领略青年演员们对曲艺表演的创新,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令他受益匪浅。
王舜认为,呱嘴算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因为年轻,就有无限可能;因为年轻,所以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从而让这门艺术焕发出年轻应有的朝气。呱嘴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要“传承不僵化,创新不异化”。
以青春之姿,担时代重任
“艺苑撷英”不仅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的卓越风采,也为各艺术门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演的成功举办,对于引导激励广大青年音乐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出精品、出效益,自觉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勇攀艺术高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发展出属于当代审美的新粤乐是余乐夫多年来的追求,这促使他开始了一系列原创粤乐新作的探索。在余乐夫看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应拘泥于单纯的复古与模仿,应该是一种精神的延伸。“创新就是在增加一个乐种的艺术可能性和选择性,是在拓展它的生命维度,创新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行为。”余乐夫的创作无疑体现了新一代广府人和粤乐人的精神面貌与文化使命感,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让粤乐在新的社会文化与历史语境中自由生长、率真表达。
杂技艺术不仅是简单技巧的比拼,它背后更有着“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表达。罗旺认为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责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艺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变革。对于杂技人来说,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结合,如何让更多人理解并欣赏杂技,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经典不会过时。传统板式、传统音乐是我创作的基础,秦腔前辈艺术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经典的作品值得我们学习。”对于秦腔艺术的传承,张辣子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走近、喜欢这门传统艺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秦腔带来的独特魅力。张辣子表示,自己一直也在致力于在守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阔思路,尝试为表演融入更多现代乐器元素,包括架子鼓、小军鼓以及民族打击乐等,来增强在戏曲打击乐作曲上的设计。
舞蹈“后浪”奔涌而至,展示出新时代舞蹈发展的新内涵、新活力、新气象。在朱瑾慧看来,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舞蹈工作者、艺术家的潜心耕耘、执着坚守,更离不开一代代中国舞蹈人的传承与创新。舞蹈艺术传承发展之路上,有前辈领路,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承前启后、不断奋进。
20多年的杂技与魔术生涯让丁洋对魔术艺术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谈及未来的努力方向,丁洋表示,自己将继续守正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身入、情入、心入,获得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强大的创作动力,进一步提升艺术创造力、艺术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我会把这次参加‘艺苑撷英’活动作为一个契机,继续激励自己、锤炼自己。持续地去精心雕琢自己的节目,保持这套节目的领先水平。同时,站在‘新时代魔术领军人才’的角度开创新的节目,带着新的团队、寻找新的方向、创出新的品牌,走向国际舞台,发挥青年魔术师的‘领军’作用,让中国魔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马可身兼中国音乐学院二胡教师与青年二胡演奏家双重身份。在教学工作中,马可立志倾尽全力将自己的演奏经验、舞台感悟以及对乐曲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传授给学生,积极探索创新之路,思考如何让二胡艺术与大众审美更好地融合,使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欣赏到二胡音乐。“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我将持续努力,肩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的神圣使命,不断挖掘与开拓二胡艺术发展的新路径。”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记者:张乐、高涵、高晴、张钰童、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