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名家孙其峰先生
于2023年3月20日在天津逝世
享年104岁
孙其峰,原名奇峰,1920年生,山东招远人。当代著名书法家、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曾师从徐悲鸿、汪慎生、寿石工等,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天津市美协名誉主席,天津市书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曾获第九届造型艺术成就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和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著有《怎样写隶书》《孙其峰书画》《孙其峰书法篆刻选》《孙其峰书画全集》等。
教育学生,首先是要倾囊相授
孙其峰曾对学生谈起自己学画经历:“我幼年喜欢画是由舅父引起的。我虽然跟他没有更多的接触,但我的家人,尤其我父母亲常常讲起舅舅画画如何好,在家乡和济南怎么有名,等等,这些话逐渐给我幼小的心灵播撒下爱画的种子。”
1944年,孙其峰如愿以偿地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在这所当时中国的著名艺术学校,他得到了黄宾虹、李可染等名师的当面教导。花鸟画受教于汪慎生、王友石;山水画受教于秦仲文、溥松窗;书法受教于黄宾虹、罗复戡;篆刻受教于金禹民、寿石工。尤其是校长徐悲鸿,不仅指点绘画书法,还指导学习西洋美术知识和理论。他们的一些论点,在孙其峰的书画生涯中一直起着作用。
孙其峰(右一)与徐悲鸿(右四)合照
1952年,孙其峰调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任教,开始了长达60多年书画家和教育家的生涯。在任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期间,孙其峰慧眼独具,聘请名家李苦禅、李鹤筹、蒋兆和、溥雪斋、溥松窗、叶浅予、吴镜汀、吴光宇、刘君礼、刘凌沧、王颂余等来校任教。一方面外聘名家调动社会力量,一方面把优秀的学生留下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充实各个专业的学术力量。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建设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为后来天津美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天津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明白,教育学生,首先是要倾囊相授。在这方面,我自己一点也没有保留,唯恐学生学得不深不透,唯恐自己知道的没有有效地传给学生,所以总是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辅导。”孙其峰说。
孙其峰指导学生创作
孙其峰表示,“我不怕学生超过我,我希望多看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好学生。只要他们能画好,能出成就,我甘愿当他们的上马石。为学生改画、题画、合作画等等,我都很乐意去做。”
当时,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学资料不多,名家书画藏品也很少。孙其峰就自己动手写教材,并且动员其他老师多写多画,授课之余,留下绘画和书法作品以给后来的学生示范。他还亲自编绘《百鸟画谱》《孔雀花谱》《动物纹样》等画册。画家刘文生回忆:“这些画册一出版,就在全国被抢疯了。”
新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小写意花鸟是孙其峰的艺术主攻方向之一。他一路见证了新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深切体悟到深入生活、贴近传统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离开传统的艺术是无根之木,没有创新的艺术是不流之水。花鸟画自唐成为文献记载中的独立画种,历经代代传承,积累了无数宝贵创作经验,新中国美术工作者更需立足优秀传统、厚植文化自信,写时代之光。
虽然孙其峰常画的还是鹰、竹、梅、鸟雀等传统题材,但表达的意义和抒发的情感确实和古人有所不同。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花鸟画也应呈现借古开今的时代新貌,开创贴近大众、生动鲜活的现代花鸟画风。中国画不求形似,又不离形似,在形神兼备方面要求极高。几十年来,每画一张画,孙其峰都用心琢磨、不断改进。
孙其峰 《喜迎春》
对鸟的专门研究,是孙其峰投入心力较多的一个领域。他将西方绘画讲求的透视关系、解剖学原理,运用到对鸟的结构分析上。认真研究麻雀等各种常见鸟类的造型结构、姿势动态,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法。
晚年,孙其峰对花鸟的表现,注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保护意识。他画了一批珍稀动物,如朱鹮、白鹳、苍鹰等,借此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孙其峰 《一击万里》
给学生上课,孙其峰会讲到自己的“三知”座右铭,并刻有一方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边款题曰:吾自奉、自省、自修,每以此八字为座右铭。
“‘知足’,是因为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已经够多了,超过我想象的不知多少倍,我已经很知足了;‘知不足’,是一种自律,不管是绘画技法、思想认识,还是待人接物,都要经常审视自己的不足,继而改进;‘不知足’,则是一种治学态度,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治学求是则恒不知足。”孙其峰说。
期颐之年的孙其峰,住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仍是“不知足”。他虽然大多数时间躺在病床上,但手里时常拿着书画类杂志、刊物。若有所思时,则伸出手指,在空中勾勾画画。
孙其峰部分作品欣赏
《锦上添花》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夏日此地清凉多》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竹林凝望天际青》
《丹鹤舞翩跹》
《梅林凝望双宿飞》
《诗到书如联句》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直到现在,
我的床上还放了好多书,
老是老了,
还是感觉有看不够的书,
画不够的画,
写不够的字。”
孙其峰一生坚持立德树人
扎根时代生活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
中国花鸟画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
优秀的中国画艺术人才
在“书”与“画”的继承与发展上
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初心如磐、笃行不怠的品格
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来源 | 中国书法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美术报微信公众号、书画频道微信公众号、书法报微信公众号、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