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首页幻灯

致敬时代楷模与教育工作者,以《绽放》演绎张桂梅40余年的“燃灯人生”

时间:2022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吕艺生、訾靖涵、李世博、肖雨
0

       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红河州歌舞团演出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绽放》,9月7日至10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登陆中央歌剧院剧场,连演5场,向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们致敬,向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真诚献礼。

  希望指引希望,梦想成就梦想。音乐剧《绽放》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讲述了她从一个普通支教女青年,成长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扎根云南山区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的感人故事。《绽放》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拉开帷幕,力求让“时代楷模”张桂梅的“燃灯人生”绽放于舞台之上,让更多人看到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奉献精神与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向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该剧首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诸多业界专家学者和参演演员结合观剧、创作体验,分享了对《绽放》的思想内涵、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等的理解与感悟。本版节选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谭维维饰演的张桂梅

音乐剧《绽放》演员角色感悟

 

张桂梅饰演者谭维维 

  第一次看见张桂梅老师的名字,是在多年前的网络上。晃动的镜头,伴随着一场山里的大雨,天还未大亮的早操……一切都显得摇摇欲坠,而当张桂梅老师出现在画面里时,像是这里的定海神针一般,让画面里的人和画面外的人,都安心了!我想张桂梅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让所有学生安心的存在。

  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在大都市都不曾听过,而在深山中,它却生长在张桂梅老师的肩膀上,绽放在群山怀抱之中,也许它就是一处现代的“世外桃源”。它让更多的女性获得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凭一己之力,凭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张桂梅老师用“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影响着一代一代被困在山里的女孩。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学习的结果。张桂梅老师的精神,是在提醒我们所有人,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靠学习、靠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境遇与命运的。

 

张桂梅饰演者喻越越 

  一座山,一条路,一扇窗,一个人。能够在音乐剧《绽放》中饰演张桂梅老师,有机会走近她甘为人梯、甘于奉献的人生,对我而言是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排练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之后才是艺术创作以及再现人物、表现人物的过程。

  在音乐剧行业深耕十余年,这个角色与我之前塑造的任何角色都大不一样,排练过程中我时常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我希望在舞台上能够塑造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山区人民教师的形象。期待与大家在剧场里共同感受那风雪中为信仰而生,破土而出又屹立于红岩的,那尽情绽放的一朵“梅”。

张桂梅饰演者杨竹青 

  这次,通过在原创音乐剧《绽放》中饰演张桂梅,我的灵魂也接受了一次洗礼。通过对张老师生平事迹的了解,我感受到她就像一团火,燃烧自己,点燃一盏盏希望之灯,散发出大爱的光芒!她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爱党奉献、无怨无悔的大爱情怀!她就是我们当代的英雄,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榜样和模范!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刻画张老师,我们远赴丽江华坪去看望张老师,见到她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她是那样朴实无华,自始至终都一直在和我们说着她的学生们,刚入校的、面临高考的、毕业的等等,从她们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到走上工作岗位,如数家珍,透露出由衷的关怀和骄傲,是那样的真诚而率真,却一句都没有说到自己的身体。看着她拿着大喇叭缓慢蹒跚的步伐,我们很心疼,可听着她热情而坚定的话语,我们又很受鼓舞,惊叹着从她虚弱瘦小的身体中爆发出的力量!很荣幸能在这样一部正能量满满的主旋律剧目中饰演当代楷模,也感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辱使命,克服种种困难,使尽全身的力气,在舞台上塑造好张桂梅老师这一英雄形象,让我们的《绽放》在全国的舞台上华丽绽放!

 

张桂梅饰演者袁东方 

  这次有幸能在音乐剧《绽放》中扮演张桂梅老师,我既兴奋又倍感压力。不同于以往舞台上我塑造的角色,桂梅老师不仅有信仰有追求,而且还集善良、悲悯、母爱于一身。她的坚韧,源于抹不去的挫折与历练;她的善良,源于深厚的感恩心与悲悯心。从最初在新闻和专题报道中认识的桂梅老师,到熟读剧本与反复排练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到华坪县采风见到现实中的桂梅老师,那一刻我明白,单纯常规的表演技巧已无法刻画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唯有拿出百分之百真诚的情感,才能树立起人物的信念感与力量感。感谢《绽放》带领我走进桂梅老师的理想信念,每一位扮演张桂梅的演员都是幸运的,在艺术的舞台上,我们感知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格精神与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张桂梅饰演者王茜 

  当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张桂梅老师,她的精神和事迹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数十年前的云南,因她的一次远行,换来了如今越来越多女孩们的远行。照片里年轻时穿着花裙子的张老师笑容是那么的美丽,而如今鲜花就开在她的身旁,从万里大山,开向了远方。

  我很幸运能参与到音乐剧《绽放》的排练和学习中,在这里我更清楚地感受到了她的力量。随团队赴华坪采风时,当张桂梅老师站在我们面前,她瘦小的身躯后面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耀眼的光芒。同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永远都是吾辈的榜样,我也为此而感到自豪!

  本次的剧目由全国顶尖团队、强大阵容和新创舞美合力打造。相信这也将会是一部深入人心的高质量音乐剧

老陈饰演者侯岩松 

  在原创音乐剧《绽放》中饰演老陈这一角色,对于我而言充满了挑战和敬畏。

  在了解张桂梅事迹,揣摩人物的过程中,我与这个角色融为了一体。这是一个朴实、直率、可爱、接地气的人物,是一个集合了许多普通人视角的角色。通过他的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张老师建校的不易,育人的艰辛,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称张桂梅是“燃灯校长”,我认为这个称呼很形象。她的确就像蜡烛,像油灯,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尤其在华坪女高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孩子们的疼爱支撑着她一关关地闯下去。

  我的这个角色,有一个逐渐认识、理解张老师梦想的过程,最终受到她精神的指引与鼓舞,决心将无私的大爱传递下去。她,正是我们心灵的启明灯。激励我们,与理想同行。

 老陈饰演者淮梓伦  

  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一名声乐演员,这次非常有幸能参演这部讴歌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老师的音乐剧《绽放》,在其中饰演老陈这一角色。

  更有幸跟随剧组采风去到丽江,走进了华坪女子高中,见到了张桂梅老师本人。她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朴实本真,真诚率直。张老师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扎根贫困山区40多年,倾尽全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20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张老师执著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她身上也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也特别感谢我们的出品方能以音乐剧的形式精心创作出的这台《绽放》,无论从剧情设计、音乐创作、舞美灯光,都邀请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特别是符合全国巡演的重要条件,能让全国更多的观众看到这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也相信伴随这台音乐剧《绽放》的上演,我们的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崇高品格,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也一定会绽放在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沈老师饰演者高杨 

  我是音乐剧演员高杨,在音乐剧《绽放》中饰演沈老师一角色。他是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缩影,同时他也是华坪女高成立的见证者之一。

  我饰演的沈老师这一角色,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内心对于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是十分坚定且执着的,同时他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还有家庭的一份重任。即使他中途曾选择回归了家庭,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热烈,那份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为师者以教育为己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行的是兼济天下的善举。所以当他重新回到华坪女高,回到桂梅老师和孩子们身边时,我为他动容和骄傲。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振聋发聩的誓言,激励了中途折返投身乡村教育的沈老师,鼓励着华坪女高的学子们,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也影响着身为饰演者的我,让我心怀激荡,深深折服的同时,心有所思。

  正是许许多多像张桂梅和沈老师一样的乡村教师,用坚毅和奉献托举起了大山孩子的梦想。而支撑他们这一壮举的力量,来自于终身不变的信仰,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忠诚,来自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来自于崇高的大爱。

  何其有幸,我能饰演这一角色,能与张桂梅老师在这次际遇里有所交集。我想,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角色饰演好,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让大爱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传承,让他们的事迹,影响、激励更多人在筑梦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

沈老师饰演者代玮 

  “学会逆境中成长,学会在逆风中飞翔。”沈老师这一角色,有生活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和表达的精度,我在饰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还要有熟练的技巧和充分的生活积累。塑造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人物性格,对我既是一次磨炼,更是一次挑战。

  音乐、戏剧、舞蹈三位一体,在剧中高度整合。此次创作不仅是将桂梅老师的力量与精神跨越时空传递给我,更是通过我传递给观众。作为渺小的一环,我倍感荣幸。这不仅勉励着我,也时时刻刻指引我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追随桂梅老师的精神步伐铿锵前进!

让梦想飞越大山

  最近观看了云南省文旅厅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多家著名公司共同出品的音乐剧《绽放》,领略了一位新时代教育战线英模的风采。她就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她的经历是当下人人都能看得懂并能深切理解和感受的事,因此非常亲切和感人。地道的现实题材,有着地道的现实意义。

  《绽放》讲的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故事。这位来自东北的云南人,凭着美好的心愿,“赤手空拳”在云南丽江的大山里创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其困难可以想象。然而,当舞台上的张桂梅在筹集办学资金却被人们骂为“骗子”时,当与她一起合作的一大半老师因困难而纷纷提出辞职时,当三个女生夜半逃跑去追寻自己的爱情时……她都坚决地挺了过来,坚持把近2000个孩子送出大山,考进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这样的名校。一所山沟里的高中,升学率竟达到100%。她还把学校建成了172个孤儿的家。40多年过去了,生活把她锤炼成和平年代的孤胆英雄,实现了人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接受“七一勋章”时,她已经是20多种疾病缠身的人,她用贴满膏药的手去接受各种奖励,实现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理想。她的荣誉是她用生命赢得的,她身上闪烁着真正中国共产党人之光。为了这一理想,她说“九死亦无悔”,“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她是新时代的楷模,40多年默默耕耘,在支边中无私奉献,成为用教育扶贫的典范。飞出去的孩子们,忘不了她们在女子高中度过的每一天,她们不能辜负“张妈妈”对她们的期望,她们实现了校园里的那句话:“让梦想飞出大山!”

  孩子们飞出去了。“张妈妈”的身体虽然衰竭了,但她的心花却在开放。因此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说:“桂梅绽放了。”《绽放》的故事是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红河州歌舞团,早就在从事着中国音乐剧的实践。在《绽放》的合作中,他们明确要用中国音乐剧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请了国内知名编剧、作曲与设计,在艺术总监雷佳、导演廖向红的率领下,结成了自己的创作团队,不负众望地推出了这部音乐剧《绽放》。

  《绽放》让我们懂得,中国音乐剧不能“用外国瓶子装中国酒”,不是对英美音乐剧的照搬挪用。《绽放》是用汉语构成的剧诗,其最终目的是要塑造张桂梅式的中国英模形象。关于这一匠心,我们在后半部张桂梅与男主角对话时的音乐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也可在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舞蹈形态中感悟到。令人肃然起敬的正是创作团队的开拓精神和追求艺术精湛的作风。这一点我们在张桂梅的扮演者谭维维身上也可以感受到。她本是流行歌手,但在表演中并没有一些通俗歌手习惯的华丽的表演风格,而是刻画了一个非常朴实、执着,有着巨大能量的中国妇女形象,因此她是那样令人信服。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绿”的冲击余波未尽,又让桂梅得以“绽放”,让我们感受到传统的艺术精神在新时代新的绽放。如果说张桂梅让孩子们飞越了大山,为祖国作出了她们应有的贡献,那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红河州的艺术家们也能飞越音乐剧的大山,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未来留下更多的宝贵经验。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教授,美学家,中国音乐剧专业创始人之一) 

用生命改变生命的“大先生”

  音乐剧《绽放》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雷佳担任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编剧冯柏铭担任戏剧总监,剧作家冯必烈担任编剧、作词,音乐人沈丹担任作曲,音乐剧、歌剧导演廖向红担任总导演,霍樱、陈伟科、仝丹等组成主创团队,谭维维、侯岩松、喻越越等担任主要角色。该剧以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事迹为原型创作而成,讲述了张桂梅从一个普通支教女青年,成长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扶贫阻断了贫困的代际相传,一生奉献在贫困山区教育一线的感人故事。作品以音乐剧这一舞台表演形式向观众呈现了张桂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的“教育奇迹”,以及新时代“大先生”的生动形象,展现了新时代女共产党员坚定信念、拼搏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时代精神是音乐剧选题与创作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音乐剧《绽放》聚焦身边的女性榜样张桂梅,选题立足当下,紧扣时代脉搏,以音乐剧这一雅俗共赏,既有艺术性又贴近人民的表现形式,讴歌时代楷模,用心用情讲好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 《绽放》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选题与创作探索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张桂梅17岁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家庭变故、疾病缠身都没将她打倒,爱的本能让这位普通的女教师、女共产党员在云南贫困山区扎根40年,一直到今天她的人生只有一件事——育人。正像她说的,“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张桂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改变生命,就是这个时代立德树人的“大先生”。音乐剧《绽放》生动描绘了这位心中有信仰、脚下沾泥土、一心为人民的女教师、女共产党员形象。她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平凡孩子的生命都得以绽放,更深层次地展现了“平凡的女性贡献不平凡的巾帼力量”的精神内涵,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剧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需求,是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践。

  音乐剧本土化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终极目标 

  音乐剧作为孕育自西方土壤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市场有良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音乐剧事业还处于初期阶段。自上世纪开始,随着音乐剧与中国文化的全方位碰撞,本土化、民族化音乐剧的发展走向问题一直伴随至今,艺术家们不断摸索实践,近年来的诸多作品都交出了中国音乐剧本土化尝试的答卷。原创音乐剧《绽放》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精心筹备,用以延续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质地和精神的全新力作。从开掘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再到深挖当代中国人性之美的现实题材音乐剧,其本质都是通过中国故事诠释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绽放》所体现出的音乐剧本土化路径即是通过音乐剧最大限度地容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除了剧本取材自现实生活,故事有群众认知基础,符合中国大众审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剧中融入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也让音乐剧《绽放》在唱词、音乐和舞蹈等方面都具有本土化和地方特色。

  该剧的音乐作曲家沈丹将民族调性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使得该剧的音乐既有时代性又不乏地域性与民族性,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依据角色的个性与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唱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大量运用了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特色音乐元素,例如音乐剧最开始的“起跑线”运用了云南红河彝族音乐曲调,欢快又活泼。舞蹈编排上突出了音乐的律动与气氛渲染,与音乐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观众带入云南的群山之间,欢乐中预示着少数民族女孩的命运。剧中女子高中学生们的唱段也是点睛之笔,例如在“说唱+合唱”形式的《爱丽丝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剧作家冯必列将《红楼梦》 《离骚》《兰亭序》《琵琶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融入歌词,轻松诙谐地穿越到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课堂上,表达出同学们学习的烦恼与快乐以及传统文化对于育人的重要意义。

  女主角张桂梅的唱段极具张力与戏剧性,可谓是音乐剧女演员的“试金石”之作,充分展示了音乐剧《绽放》的音乐魅力与戏剧性。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绽放》主角张桂梅的扮演者谭维维,在《绽放》的舞台上,她彻底颠覆了观众对她的认知。她塑造的角色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朴实,她对张桂梅老师举手投足的诠释,她坚定不移要“救出”云南大山女孩的眼神,她苍劲有力的歌声,让观众感到这就是张桂梅老师本人!在《绽放》的舞台上,她不是我们之前认识的那个唱着流行歌曲的谭维维,不是怒音一吼唱着华阴老腔的谭维维,她就是“她”,她就是张桂梅!真实,可信,可爱,可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大山里女孩们内心的呐喊,这是华坪女高的宣誓词,这是张桂梅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种子!

  音乐剧《绽放》的公演,让我们重温张桂梅精神,重温她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教书育人的使命,不畏艰险,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极不平凡的业绩。演出之际正是教师节期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音乐剧《绽放》生动展现了“大先生”张桂梅作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育引导学生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故以此剧向“大先生”张桂梅致敬,向工作在一线立德树人的教师们致敬,向为音乐剧《绽放》付出努力的全体艺术家致敬,愿我们守护梦想的光永不熄灭。

  (作者系音乐剧制作人、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副教授) 

以情动人的现实题材力作
 
  观看完音乐剧《绽放》的演出后,感慨良多。音乐剧《绽放》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创作主体,讲述了张桂梅从普通支教女青年,到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的成长历程,通过舞台艺术作品展现其舍己为人却甘之如饴,深扎教育事业四十余年的“燃灯人生”和奉献在贫困山区教育第一线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音乐剧市场日益拓展,无论《猫》这样的进口音乐剧,还是以《阿波罗尼亚》为代表的版权中文音乐剧,都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但在原创音乐剧、主旋律题材音乐剧方面,还是缺乏更多的力作。不得不说,音乐剧《绽放》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认为本剧主要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首先,音乐动听细腻、风格多元化,符合音乐戏剧的规律。该剧音乐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味道,旋律动听好记、歌词朗朗上口,音乐与词作配合相得益彰,弥补了很多译配音乐剧歌词拗口生涩的缺陷。

  在音乐创作中,《绽放》采纳了很多民族调性的旋律,使用了适合中国观众理解的旋律风格,充满亲和力的同时不落俗套,能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作为“大女主”戏,全剧有3大“SOLO”(独唱)奠定大女主坚毅奋斗的性格底色,包括《绽放》《那时》和《从璀璨的银河坠落》,而充满喜剧性和动感的音乐色彩由学生和官员等角色来突出和完成,《爱丽丝梦游天姥吟留别》《自由就在前方》等歌曲给观众带来了活泼悦动的观演体验。

  其次,剧情生动鲜明,人物塑造立体丰富,既突出主角身上的使命精神、教育意义,也注重其个性的表达。剧中张桂梅一路“通关打怪”,分别战胜学生失学、经费缺乏、老师辞职、学生叛逆、孩子不舍、身体病痛六大困难,将自己和学生的梦想一步步付诸实现。该剧通过扎实的故事和可信的表演,既塑造了一个作为“人间英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又体现了她敢爱敢恨、干练幽默的人性化的一面。

  谁没有过学生时代?谁没在追梦路上受过挫折?艰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一双温暖的手。现实题材力作最大的优势就是讲述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讲述活着的历史、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当笔者看到观众们在泪眼朦胧中激动鼓掌的状态,深知这部作品确实是有一股打动人的真诚力量。

  该剧女主角谭维维的表演很精彩。演唱部分完成得游刃有余,在叙述性歌曲部分的表现细腻自如、娓娓道来,“大歌”部分又能调动其颇具特色的声压和怒音为观众带来震撼体验。更重要的是,她的表演很纯粹,没有过于模式化的毛病,能够真正进入角色,能打动人心,在和著名话剧、音乐剧演员侯岩松这样的“老戏骨”对戏的时候表现也很出色,让戏变得更加精彩、好看。

  剧中有一幕让笔者印象深刻,面对“家有后妈”的叛逆少女小易,桂梅老师吟唱着“生育之恩伟大,养育之恩伟大”,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感动了小易,让她化解了与继母的心结,重新回到校园读书。谭维维的表演细腻而令人信服,让张桂梅的音乐和戏剧形象成功树立在舞台上。

  《绽放》是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是当代大型舞台剧目探索运营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为媒介,我们创作的土壤和归宿,都是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创作者只有保持谦卑、积极努力,时刻牢记“艺术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舞台作品。

  (作者系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 

舞台艺术创制模式的新典范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情真意切地将人生追求、民族命运、人民愿景,深度聚焦现实生活,以多元的创作丰富着舞台艺术呈现。音乐剧《绽放》实现了对平凡者的讴歌,将“时代楷模”张桂梅不凡的榜样形象成功展示在舞台上。

  “为爱绽放,迎着阳光,我有无限向往……”自音乐剧《绽放》的主题曲发布后,优美的旋律便一直回荡在笔者的脑海中。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不仅能感受到美丽和温馨,还能感受到坚强和坚韧,不由得让人从心底里认真欣赏这首主题曲,更由音乐激发了观剧的渴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贫困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全面提高,离不开无数个像张桂梅一样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努力奋斗。这部剧正是以张桂梅老师为代表,用舞台讲述她的成长历程,演绎她由普通支教女青年向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为剧目的创作提供了“衔接性”意义。扎根云南山区40余年和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位女孩圆梦大学的感人故事,都是《绽放》进行艺术创作的宝贵素材。从剧目选题上来说,这部剧实际上是对教育者的讴歌,也是对共产党员的颂歌。该剧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描写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以典型人物成长与命运起伏带动剧情发展和主题表达,实现了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精彩“绽放” ,同时践行了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诠释了教育的本质,矗立起一位无私奉献者和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者崇高的精神形象。

  如何在舞台上成功呈现张桂梅的形象,这就涉及到如何解题。音乐剧《绽放》将张桂梅在的事迹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在剧中通过帮助困难学生交学费、家访劝学、筹款建校等片段成功体现了张桂梅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燃灯”精神。她像蜡烛、像油灯,燃尽自己、照亮他人。女子高中就是在张桂梅这种忘我精神的感召下,靠着坚定的信仰走到了今天。这部剧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张桂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践行扶贫先扶智、实行教育扶贫,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呈现在了舞台。

  在创作上,音乐剧《绽放》从“起跑线”开始。看这一幕时,我们不由地绷紧了神经,音乐的节奏配合着演员奋笔疾书般的舞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这部剧从开始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后出场的“张桂梅”从舞台的装置上出现,饰演者谭维维的《那时》和《生命绿洲》,娓娓诉说着她的经历和初衷。从“紧张”到“放松”再到“欢快”,我们很自然地沉浸其中。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笔者感受到了由《绽放》带来的第一份情感——温情。

  当然,故事的进展和剧情的推进要有起因经过,这样才能让剧情发展有据可依,才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女孩子们想读书的渴望和张桂梅愿意帮助她们读书的意愿,引发了“婚礼”的现实片段呈现,即山村因教育缺失出现的女孩早婚现状,深深地刺痛了张桂梅,使她迫切想改变这种现状,也就有了筹办女子高中的想法。当然,创办女子高中的道路必定是艰难的,她的艰辛也从剧中她被人们误认为是“筹款的骗子”中得到体现。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反面人物”,即由侯岩松饰演的“老陈”的出现增强了全剧的戏剧冲突,让人感受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艺术处理效果。他自身的矛盾点和剧情发展的矛盾点相辅相成,不仅让他的人物形象饱满,也让张桂梅的角色形象变得有血有肉。例如剧中张桂梅在筹款时,遇到了老陈,而老陈认为她是骗子。此时的群舞配合着他,用情景表演与写实舞段相结合的场景,让“筹款的骗子”这一段落变得非常出彩,呈现出了既有舞又有戏还有音乐的效果,达到了音、舞、戏的和谐统一。当张桂梅遭到老陈的误解后,身心疲惫却仍然选择坚持,不畏别人的眼光,正是现实中张桂梅的真实情感写照。随之剧中给出“解扣”方法,随着记者的报道,张桂梅的事迹被广泛流传。此时老陈得知自己误解了张桂梅,感到无地自容,也开始反思自己,最后追随张桂梅投身公益。这种戏剧矛盾的处理,让老陈最终理解了别人也认识了自己,使笔者感受到了第二份情感——真情。

  既然要在舞台上塑造张桂梅的形象,就与她在“华坪女高”和“儿童之家”的故事分不开。剧中在学校设立了老师辞职的剧情和女学生出逃的剧情,剧中的“沈老师”因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人生的引路人——张桂梅,这种被现实打败的描写,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牵动着大家的内心,这种放弃的迫不得已,让人揪心遗憾的同时也让人不知所措。这两处细节的刻画从侧面表现出创办学校的艰辛,也从微观视角剖析人性,诠释了想要成功做事,靠的是不懈努力不断坚持的道理。同样,在“儿童之家”的段落中,小朋友听到老陈想带张桂梅去城里看病,害怕得手足无措,此时的演唱带着委屈和酸楚。不得不说,编剧在这里的处理是非常打动人心的,抓住了观众内心脆弱的点,设置了孩子们与张桂梅之间的感情戏,突出无论多苦多累,张桂梅都不会离开这些孩子的真实付出和坚定信仰。从张桂梅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和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故事中,笔者感受到了这部剧的第三份情感——亲情。

  音乐剧《绽放》剧情环环相扣,让观众在剧情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感受了整部剧的主题,即张桂梅不负众望,十一年的时间里,华坪女子高中的升学率高达100%,她帮助2000多名女学生走出大山。为了成功展现这个主题,主创团队在剧中设置了语文自习课唱段环节,使学生的内心得到充分的释放,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是真实的“两面派” ——即一面坚持自己的梦想,一面在精神上也会偶尔开个“小差”,以安慰自己的方式达到忙里偷闲的效果。这个环节中的音乐和作词都是非常扣人心弦的,音乐的律动与演员的内心形成了一个融合,让人不会觉得乏味,将课本上的内容作为演唱的歌词,用巧妙的手法串起来,“陶渊明”“白居易”等熟悉的名人和《长恨歌》《离骚》《茶馆》等名著不禁勾起了我们内心对学生时期的回忆。除此之外,剧中设置的“备战”和“冲刺”两段舞蹈也非常精彩,演员们切分式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很多作品里长久以来歌伴舞常有的呆滞感。这种动作的设计,能带动观众融入其中,牵动内心,感受高三生活紧张刺激的氛围。从经历高考再到结束放榜,这个过程给笔者带来的感情是双重的——激情和热情。

  除此之外,音乐剧《绽放》的创制参考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模式,以共同出品的方式,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再次用《绽放》延续成为国有院团当代舞台艺术创制模式的新典范。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相互借鉴和优势互补,还能共同把关艺术生产的品质,将作品从“样品”努力向“精品”方向打造。例如,音乐剧《绽放》借助了云南的地域优势,为创作提供了很多一手的素材。保利剧院提供全国院线的平台,为剧目的展示提供更多人观看的可能。而人民网则一如既往地发挥其传播渠道的优势,为剧目提供媒体宣传的渠道。

  要想在舞台上成功塑造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形象,贴近真实生活,并且要在剧作结构中遵循环环相扣、多线并行的创作理念至关重要。“为爱绽放”表达的不仅仅是张桂梅自我的绽放,而是映射出千千万万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师形象,让“百花齐放”。我们在这部剧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还感受到了张桂梅的拼搏和坚守。毫无疑问,音乐剧《绽放》成功交出了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的答卷,实现了奉献这一深刻内涵的表达,成功地在舞台上完成了“伟大的歌唱”。

  (作者系青年舞蹈家、原空政文工团领衔主演) 

音乐剧《绽放》演出精彩瞬间

(编辑:于欣悦)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