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0日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
男单自由滑赛场上
我们见证了中国选手金博洋的
浴火重生
也目睹了两届冬奥会冠军获得者
羽生结弦
虽未能实现奥运金牌“三连冠”的愿望
却首次在花滑赛场上使用
阿克塞尔四周跳
尽管最终未能成功
但他却超越了花滑运动的极限
和各位花滑选手一道诠释着奥运精神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位
花滑名将的逐梦之旅
羽生结弦,是当今花滑赛场上最炙手可热的选手之一,这位两届冬奥会冠军不仅技术表现出众,艺术诠释同样精彩。央视花滑评论员陈滢曾引用《洛神赋》中的诗句“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他在冰上的英姿。
羽生结弦有着与生俱来的典雅俊美气质,他在冰面上惊鸿一瞥的回眸一笑,仿佛将时空凝结于此刻的瞬间——优雅与灵动、动感与静谧,他将花滑运动的唯美与力量相结合,展现出艺术创造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奥林匹克精神。
羽生结弦与花样滑冰的结缘,源于幼时体弱的身躯,他患有哮喘,为了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他开始练习花滑,也慢慢钟情于这项力量与美丽共存、残酷与唯美同在的体育项目。
2014年,19岁的羽生结弦首次登上冬奥舞台,他演绎的《巴黎散步道》,将艺术、时尚、浪漫之都的万千风情展现于观者面前——埃菲尔铁塔下情侣的深情相拥、凯旋门前车辆的川流不息、塞纳河左岸午后的假日时光,黄金时代的巴黎一角,呈现于印象派画作光影斑斓的画面之中,在羽生潇洒灵动的诠释下显得生机盎然。
2015年花滑大奖赛上,他演绎的《肖邦第一叙事曲》,将钢琴诗人内心的浪漫情感具象于冰面之上——俊美少年在冰面上翩然起舞,仿佛水流那般直沁心扉、如同微风一样轻拂脸颊、恰似流光那样温暖人心。羽生结弦不仅在花样滑冰上有着过人的天赋秉异,更怀有一颗拼搏进取的强大内心,他不断超越身体、灵魂的极限,将花滑演绎得近乎完美。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羽生结弦化身“阴阳师“,他的容貌雅致恬淡、身姿矫若游龙,将平安时代的风雅闲淡呈现于观者面前,令你我体悟到独特的东方韵味,流连忘返于幻景意象的世界之中。
2022年,羽生再次踏上奥运舞台,27岁的他在短节目中选择的曲目是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在钢琴奏出的旋律中,映衬出一种宿命般的孤独感——这两年间,羽生结弦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尽管取得过无数的荣誉和荣耀、鲜花与掌声,然而伴随他内心的却是孤独一人面对伤病、痛苦、挫折的心路历程——看到过繁花似锦的初春、经历过碧水蓝天的盛夏、体悟过秋意盎然的深秋、感受过凄冷孤独的隆冬。四季的交替仿佛人生的旅途那般,倾诉着雄心和不甘、渴望与期冀。
北京冬奥的赛场上,羽生结弦已不是当年的追风少年,面对新生代选手的强烈冲击,他仍坚守自我、超越极限,对抗着冥冥中注将到来的命运。体育是残酷的,没有人能永远处于运动的巅峰,然而从羽生的诠释来看,我们仍然感受到那无尽追求的渴望,一种对抗命运的古典悲壮之美。他仍在超越自我,期望抵达完美境界的希望彼岸。
今天的自由滑中,羽生结弦尝试了前无古人的阿克塞尔四周跳,尽管未获成功,但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诠释。花滑赛场上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常人难见的无尽付出。每一位冠军的身边,都有着无数失意者的追随陪伴。奥运精神不仅仅是胜利者的荣光荣耀,同时也是所有参与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意义所在。正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个体让我们感受到这项运动的美好——不仅是竞技体育带来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更是每一位参与者所传递出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
而这,或许就是花滑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