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不仅是武林
《一代宗师》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堪称上品,它再现了逝去的武林,也再现了逝去的中国人的气度与情怀。宫二决斗马三,马三冷笑道:什么年代了,还耍这种猴戏。这其实隐喻了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道统的断裂。马三眼里只有输赢,但传统的价值里,最重要的是道义。
第一次要“出头”时,有人来贺,叶问微微一笑,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很平常的一句话。多年以后,日本占领佛山,他变得窘困,酒店里相熟的人说,今天办酒席剩了菜,你带回去给孩子吃吧。叶问身体微震,他这样一个世家子弟,居然要吃人剩菜,但他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转过头还是微微一笑说,那怎么好意思呢?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风度。如果说电影《叶问》重在武打的快感,《一代宗师》追求的则是中国功夫的美感。
《一代宗师》让我感慨的是,一个民族只有到非常有自信的时候,才会去把那些被丢掉的好东西找回来。
宫二奉了道以后不能嫁人不能传艺,看起来很“可悲”。她来到香港这个新世界,完全没有必要“墨守成规”,可她还是遵守了。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七武士》里,一个剑客高手最后被一个无名鼠辈的土匪一枪打死,也很可悲。在传统被摧毁的时候,有一些传统文化的代表者选择了坚守,黑泽明不作评价,只是表现了这些坚守旧时代的人的悲壮,这一点与《一代宗师》一样。
北京风行在线技术有限公司 李纪刚
编剧和导演风格有缝隙
《一代宗师》把抒情和叙事当成矛盾的两面,没有调和好。王家卫以前的电影里有不少哲理性的话,但都是独白,是一种文学性手法。而在这一部,他让人物直接说出来,这种文学性的对话,使人物性格和故事逻辑失去了真实性。这也是编剧与导演风格没有融合好的缘故,有些磕磕绊绊。
南鑫导演工作室 杨庆
语录式警句使人累
说这部作品达到史诗水平是谬论。虽然它的美术和构图都做到了极致,尤其是动作戏摄影,表现出一种几乎静止的过招,拍出了中国功夫的感觉,音效和构图结合得也比较完美。不过,电影中的人物台词有一种相近的“调子”,类似语录式的警句过于密集,让观众觉得太累,也使电影的内涵过于外化,显得假。
北京博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徐阗
(以上内容来自人民日报文艺部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合办的观影评论活动发言。)
近期公映的《一代宗师》,引起了近年来少见的两极化争议。撒花的说“《一代宗师》三年磨一剑,果然华美精致,出手便知宗师风范”,拍砖的揶揄“一个导演能如此认真地拍电影,哪怕再烂,也应该给予鼓励”。
“赞”的理由很多:画面质感,动作写实,金句频出,民国范儿;“拍”的理由也很多,故事琐碎,台词过密,故作高深,不伦不类。
据说王家卫3年走访九大门派,下了大功夫,这功夫也着实让观影者有所体会,雨中过招的动作美学,粉黛娥眉的民国女子,盘根错节的江湖恩仇,都令人印象深刻。王家卫志在呈现一个真实的武林,他用实地寻访来祛除一系列电影给叶问形象平添的程式化内容和想当然的以讹传讹。为了拍出海面上的冰块,王家卫试图建造整座冰山。这种努力没有白费,因而在观影的过程中,你总觉得影像背后充满了更多的意蕴。
王家卫以前的电影《重庆森林》、《花样年华》,都是饮食男女的小“格局”,而《一代宗师》却关系民国武林,门派错综复杂,恩仇由来已久。结果,王家卫式细腻婉转的情绪传达,指尖中流转的时光感,难以在两个小时的胶片上充分展开。
该片编剧邹静之曾操刀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编得雅俗共赏,可见他的故事其实还恪守传统形式,前因后果,结扣搭桥,通俗易懂。而王家卫的影像基本是个人化叙事,去中心化,回避浓重露骨的镜头,萧散淡雅,惝恍流离。
但,好影像加好叙事,就一定是好电影吗?或许并非如此。作减法的影像,与作加法的叙事,有时也会相互消减。戏过满,意境就受到干扰。只有到台词简单的桥段,比如宫二夜宴叶问的那场戏,你才看到,你所熟悉的那个王家卫又回来了。但二者也会叠加出更强的振幅,你还是时时被震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