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2020年的这个关键词,和文艺密切相关

时间:2020年12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想
0

  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革新与普及,

  让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

  从读文、读图发展到看视频。

  雍正审美特别好你知道吗?

  丁真引起的旅游宣传battle你知道吗?

  二次元偶像集体破壁你知道吗?

  这些都是小艺通过各种形式的视频了解到的

  这些看似不搭边的文艺话题

  都指向了2020年的关键词

  “视频社会化”

  那,这个词你知道吗?

  在经历了“影视视频时代”“网络视频时代”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

  人民网:《<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发布》,http://it.people.com.cn/n1/2020/1126/c1009-31945945.html,2020年11月26日。

  近期由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了“视频社会化”这个新概念: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视频加速了与社会各层面、各领域的融合,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愈加视频化,而视频技术、内容、平台都愈加社会化。”“伴随着移动终端视频拍摄技术的进步,视频正在与社会各领域、各层面进行深入融合,我们将此定义为'视频社会化'。”

  回望今年,这些技术、融合、社会化的“视频+”趋势,都在文艺界的动态里有迹可循。正如《报告》中提到的传统文化成为网红、非遗直播、文化融合等,都是视频社会化发展下,“视频+文艺”的良好佐证。

  “古老”重新流行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62亿,占网民整体59.8%,电商直播用户规模3.09亿。同时,直播产业也与短视频产业融合,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络直播平台。

  疫情期间,为了给足不出户的老百姓提供精神食粮,博物馆搞起了直播。虽然不能走进线下博物馆近距离欣赏文物,但直播间里的文物似乎离我们倒更近了。

疫情期间,抖音平台举办“在家云游博物馆”话题活动

  “在家云游博物馆”的形式,让人们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对文物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与古老文明有了更直接的互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抖音账号举办了三场甲骨文文化展直播,线上互动、答疑,并且直播支持永久回放,线上观展的人们不仅拥有上帝视角,统揽展厅全貌,还可以放大展品,仔细观看。

中国国家博物馆抖音账号举办了三场甲骨文文化展直播

2020年世界博物馆日,“打造博物馆之城@北京文博”直播间进行了10家名人故居纪念馆接力直播

  “打造博物馆之城@北京文博”直播间进行了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詹天佑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福州新馆等10家名人故居纪念馆接力直播,带领公众云游身边的名人故居纪念馆,体味名人故事带来的丰富精神文化滋养。据统计,10场直播累计观看量达3512 . 6万人次,单场播放量最高400万余人次。

  “鲁迅说过:‘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 。疫情期间,我们正是在用文艺来沟通中国、沟通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员刘晴说。

 

老舍纪念馆院内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直播

  网友评论:“这些都是教科书中的人物,通过直播,让我们听到和看到了教科书没有的故事。”

  短视频平台也让非遗备受关注。见识了雍正、乾隆心爱的瓷器,才知道什么叫“国色之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下,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人们。

抖音账号@HI!故宫发布组图

  “视频社会化推动更美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成为视频‘网红’,各大传统博物馆入驻短视频平台,推陈出新,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报告》显示,“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1275个呈现在抖音上,国家级非遗全年被赞33.3亿次。”

非遗手艺人吴立喜抖音账号

  非遗手艺人吴立喜、杨慧子在短视频平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将自己的手工艺技巧搬上网络,“炫技”、教学、带货……他们用自己的实践来为“非遗+视频”的传播模式尝试种种可能。杨慧子利用周围随手可得的事物进行艺术创造,比如吃完的坚果壳制作美化摆件、用玉米外皮做一朵荷花、用传统花式的布料装饰现代大衣,这些短视频让人们跃跃欲试,对非遗手艺的兴趣越来越浓。

非遗手艺人杨慧子抖音账号

  除了这些,还有秦腔、秧歌、面人儿、豫剧、火把节、庙会、象棋、晋剧、二人台等非遗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同样收获了大批粉丝。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

  2020年6月13日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发布非遗的数据报告:非遗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这意味着,抖音4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看过近500条相关视频。

  提到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一定会想到“带货”。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与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共同推出了“把非遗带回家”专场带货直播节目,吸引了100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售出超过1260万元的非遗产品。

“尼佳买琦”组合推介吴裕泰茉莉香盈茶

  原来非遗还能这么与时俱进!利用“非遗购物节”,各地非遗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培训传承人,让他们跟上技术进步的节奏,在传承非遗技艺之外,掌握线上传播和销售技能,同时把手机当作新的生产工具,促成注意力转化为生产力。

“尼佳买琦”组合向高级裹粽技师屠彩虹学习包粽子

著名画家裴士戎现场作画试纸

  “破壁”融合创新

  《报告》指出,“视频社会化时代不同于影视视频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带有共同观看和网络互动的社交属性。这有助于补充或增强用户的社交圈,放大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帮助构建一种创新的社交网络。”

  今年大家想象不到的“交流”确实很多,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惊喜,也促进了文化融合和发展。

丁真

  最近一次吸人眼球的“交流”源于一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小伙子丁真。

  “大家好,它是丁真,我是珍珠......"

  "不,我是丁真”

  丁真不经意间走红后,通过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第一次正式介绍自己,由于过于紧张,他说错了自己和小马的名字,不好意思的笑了。

丁真通过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第一次正式介绍自己和小马

  这个“甜野”男孩干净、淳朴,骑着他的小马“珍珠”迎风奔跑,头顶蓝天、背靠雪山,这一切都有着治愈的功效。

  一个还不太会说普通话的藏族小伙和一群网友的友爱互动,让他的家乡理塘一下子被很多人向往,携程数据显示11月下旬“理塘”的搜索量猛增620%。

  更有趣的互动是丁真的一句最想去拉萨,引起了四川、西藏官方账号的battle。

只看丁真的走红视频,大众不清楚丁真来自四川

四川日报官博发布相关微博

丁真手写“家在四川”再次引起川、藏媒体转发

川、藏媒体在官方抖音评论下battle

  这部丁真引起的“连续剧”,剧情逐渐从川藏发展到全国,各地的文旅账号为了邀请丁真也开始美景展示,江西还借此展示了当地的手工艺。它们一起利用视频社会化,完成了一次文化旅游推广。网友本来就想去看看理塘,现在哪都想去了。

 

江西借邀请丁真的话题展示了当地的手工艺

  视频不仅能引起不同地域的文旅宣传梦幻联动,《报告》认为视频还能“推进代际群体之间的文化融合,推进建构跨越群层的新社会互动模式。”

 

哔哩哔哩视频《后浪》评论内容语义网

  《报告》分析哔哩哔哩《后浪》视频的文字评论语义网络发现,“评论内容形成了5个主要的子语义网络。借助视频,‘前浪’与‘后浪’沟通,‘后浪’向‘前浪’喊话,发起了试图被理解的发声行动。在视频营造的空间中,‘后浪’与‘前浪’得以碰撞,形成了打破‘次元壁’的成功尝试,也基于此迸发出文化和解的诸多可能。”

  最近突破次元壁的是一档综艺,前段时间开播的国内首档虚拟偶像综艺《跨次元新星》。

《跨次元新星》宣传海报

《跨次元新星》参赛选手之一:秋蒂

  作为国内首档虚拟偶像综艺,《跨次元新星》在舞台效果利用动作捕捉、实时渲染、AR(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给观众带来不同次元的神奇感受。

 

《跨次元新星》幕后制作过程

  该节目让跨次元文化从小众迈向大众,并借虚拟人物向观众传递勇敢、自信、真诚以及不断提升自己等积极的价值观。

 

《跨次元新星》节目实时展现后台工程师工作情况

  节目还将程序员的后台情况展现出来,让观众一同感受技术操作进行时,增强对二次元人物的信任度。

  《报告》中提到,“视频技术让人们的表达方式迎来重大革新。一方面,不同群体逐步诞生了独有的语言和交流体系,形成众多的‘圈子’;另一方面,视频的无门槛性也促进了不同圈层、不同代际群体间的文化‘破圈’。在‘画圈’和‘破圈’的相互作用中,群体间的关联方式被重塑。”节目也在进一步探索未来的娱乐、社交与生活方式,挖掘虚拟产业蓝海,拓宽内容产业的边界。

  众多新趋势、新动向背后,是以视频作为核心中介,更好地服务“人”的本身的过程。

  正如《报告》指出,“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视频娱乐化,而是有更多样化的升级需求。视频社会化时代,更高质量、更专业的视频技术和视频环境正在推动更多元、更美好、更专业的精神需求整体升级。”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