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电影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一方面也在建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文化和艺术的交流是需要通过介质完成的,语言就是这一介质。而作为交流与表征的实现方式,当代最直观最具影响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从文字逐渐转向影像。语言具有表达与建构两重功能,亦即在表达自身的同时,也具备影响他者文化的力量。美国就是通过电影等大众媒介在不断塑造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通过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他们的主流价值观,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念。同时,还以不断解构异文化故事文本的方式重塑他者的文化观念,以好莱坞的方式讲述其他文化圈的历史故事,将美国的价值观注入其中,从本质上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同样的,中国电影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一方面也在建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虽然当代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推广和影响力还远远及不上美国,但依然是异国大众了解中国文化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二
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华语影片外销的卖点一直没有改变,始终以功夫这一项要素吸引观众,而不是更为实质的故事内容、观念传达。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3年中国在境外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共举办了118次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614部次,有47部国产影片译制成英、法、西、阿、俄等十个语种,共向48个驻外使领馆提供了526部次影片,全年共有390部次影片参加了3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77个电影节,其中有55部次影片在21个电影节上获得72个奖项。据七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广电蓝皮书)称,2012年共有31家制片单位的75部国产影片销售到8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与销售收入达10.63亿元。与2011年比,实现影片出口的制片单位增加了8家,出口影片数量增加了23部,出口国家增加了58个,但海外票房与销售收入却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国电影国内票房屡创新高,从2007年的33.3亿元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170.1亿元,预计2013年有望达到230亿元。但就在国内票房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却不升反降,2010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为35.17亿元,2011年为20.46亿元,同比下降42.4%,而2012年更跌至10.63亿元,减少近半。以单部电影论,2004年的《英雄》全球票房1.7亿美元。《唐山大地震》国内票房收入将近7亿元,但在美国上映时却奇冷无比,仅仅收入6万美元。《画皮2》《泰囧》等创造国内票房奇迹的电影,在北美市场仅分别拿下5万美元、5.7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据统计称,2010国产电影海外销售前十名的影片是:《功夫梦》《叶问2》《阿童木》《锦衣卫》《十月围城》《72家租客》《孔子》《苏乞儿》《风云2》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见右表)。
对这十部影片的内容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一些华语电影中一直存在的问题。首先,影片题材选取还是局限于奇观展现。这十部影片中全部都有对中国功夫元素的运用,其中更有七部将中国功夫作为影片表现的重点,就连《72家租客》这样的市民喜剧也加入了功夫的表现元素。自李小龙在好莱坞声名大噪之后,中国功夫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之一,随后在好莱坞成名的影星如李连杰、成龙等也都因动作片获得成功。即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华语影片外销的卖点一直没有改变,始终以功夫这一项要素吸引观众,而不是更为实质的故事内容、观念传达。另外,这十部影片中除了《72家租客》《功夫梦》和《铁臂阿童木》表现的是现代生活外,其余七部都是对古代或民国时期生活的表现。自2000年《卧虎藏龙》在奥斯卡大获成功之后,掀起了国内古装武侠大片的拍摄风潮,十年来,这股风潮依旧没有减弱的趋势。一方面因为拍摄关于近现代的电影在题材上会有限制,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希望以这种方式为影片获取更好的销路。
其次,华语电影并没有真正“走出去”。从上表的统计中不难看出,这些销往海外的电影真正闯入西方世界的只有和美国合拍的《功夫梦》和《阿童木》,其他影片虽然走出了国门,却并没有走出华语文化圈,或者说并没有走出亨廷顿界定的“中华文明”圈。在这个文化圈中,因为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所以对于中国电影接受起来没有障碍。但真正放眼全球,华语电影的推广还很受局限。
三
一部能够推广出去的好电影,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奇观展现、话题噱头、明星荟萃,我们更需要具备很多优秀的好莱坞影片具备的既商业又专业的素质。
在全世界人民都越来越安于享受自己四周充斥着“Made in China”的商品的同时,我们的电影却没有像这些产品一样走出去。这其中当然包含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海外推广的专业人才、缺乏完整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较为先进的硬件水平与不尽如人意的创意软件水平的不匹配、文化差异导致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等,但最核心的问题还在于影片创作本身。
所有的外部因素都不应成为国产电影国内高票房、国外受冷淡的借口,而现阶段中国电影的发展却陷入了一方面急切地希望打入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又仅以商业目标要求自己不努力提升影片本身价值的悖论中。目前中国电影在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没有构建起一个核心的价值体系。自《英雄》起的“大片”都以忽略内核、只讲场面为特点纷纷登上国外的电影银幕。这些影片中我们难以见到那些能够跨越文化局限的人文关怀的东西出现,在美国电影思考2012末世人类共同命运时,中国电影还在试图以一些古老玄虚的东西吸引观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仅使得中国电影难以取得高票房、好口碑,同时这些影片还建构起了一个神秘的、不合常理的、刻板的、脸谱化的中国形象。这一点在很多国外的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在那些国外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中国人的形象或者特别脸谱化、情感表现上没血没肉,或者极端强调中国元素比如杂耍等,以极限的、扭曲的形态表现中国人。我们不能说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中国影视作品的建构作用,但至少,在主动了解中国现状途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影视作品应该是容易获取的了解中国的资源,因此在建构中国形象这一问题上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部能够推广出去的好电影,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奇观展现、话题噱头、明星荟萃,我们更需要具备很多优秀的好莱坞影片具备的既商业又专业的素质。这其中的专业一方面指技术上的专业,更重要的在于创作者本身能认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性质。作为文化推广的有效介质,电影需要的不仅是商业推动,也不仅是艺术水准,它的关键点在于作为一个传播载体它承载的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形式能够辅助内容的表达,但不能取代内容。目前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明显的、强烈的、具有侵略性的价值体系,因此从文化上影响他人也就无从谈起。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集体的家庭伦理观念与美国的自由、平等、独立是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以超人、蝙蝠侠等形象出现,用纯力量的方式昭示自身的强大。中国文化中的“侠”的形象却与之相反,更多一份儒雅之气,像《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叶问》中的叶问。强调意味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难以寻找到像好莱坞电影那样简单直接的模式来表现,但这恰恰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如果能将其很好地与一些能够打破文化界限的人类共同关注的内容结合起来,中国电影相信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虽然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但这是优秀的艺术创作者需要经历的。希望中国电影细致地做好自己,走出去的路还很长,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