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艺术家的所谓个人风格,是由他所建构的一套符号系统决定的,而这套独特的个人化的符号系统,又是童年体验和心理类型等心灵因素决定了的,回归了心灵就等于找到了自己。而那些找不到自己却又要炫技的作家、艺术家,就只能装。这是既可怜又可笑的。所以元影像理论首先提倡的就是:回归本心本性。
“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展览参展作品
作者马琴,女,十一岁,上圈组村民
呼唤理论创新、呼唤原创理论,一直是近年来国内文学艺术界的呼声。著名摄影理论家藏策继他所创立的“超隐喻理论”之后,又原创了“元影像理论”,成为了业界的一大亮点。以他的“元影像理论”作为学术框架的第四届济南国际摄影艺术双年展,以及刚刚举办的“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大型展览,都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记者:您是文学理论家,同时又是摄影理论家,用您的话说就是在文字和影像两个领域之间“越界”,请您谈谈是如何把握好这种身份转换的。
藏策:理论其实都是相通的。在我看来,文学与影像,主要是符号系统不一样,一个是文字的,一个是图像的,但道理相通,尤其是在“元理论”——也就是“理论的理论”的层面上看,基本原理是一样的。越界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开阔视野,而且有些在文学研究中想不通的道理,却能在影像研究中获得灵感;在影像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同样也可以在文学思考中找到突破的路径。比如“元影像理论”其实就是从文学领域开始思考的。在文学界,“灵魂写作”呼吁了多年,却成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应该找出其中的缘由。于是我就从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入手,来研究艺术创作的意识与潜意识心理机制。
艺术家为什么会走上艺术之路?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共通的,就是艺术家在内心的深层,与普通人是不太一样的,总有一种把内心冲动外化为文本或其他符号形式的渴求。这种外化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这就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也就是本心本性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作家、艺术家一旦走上了创作之路,又往往会被现实功利所困,而心灵的迷失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为了迎合编辑或评委的口味,为了迎合领导的意图,为了流行,为了获奖,为了卖钱……如果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也许真的能获得暂时的荣誉和利益,但代价却是背叛了你的心灵。沙米索有一篇著名的寓言小说,叫《出卖影子的人》,讲一个人因向魔鬼出卖了他自己的影子而获得了金钱,但这个失去了影子的人并没有因为得到了金钱而幸福,相反却痛苦万分,于是他又走上了赎回影子的艰辛之路……迷失了心灵的作家、艺术家就犹如这个出卖了影子的人。物欲的满足一旦替代了心灵的冲动,也就从艺术家蜕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了。
元影像理论提出的“回归本心本性”,就是要唤醒蛰伏乃至沉睡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原动力,找回走上艺术之路的“本心”。唯有如此,才能够重新体验到艺术创造给心灵带来的真正的快慰和满足。当这种真正源自艺术创造所获得的快慰和满足,一旦超过了那些源自名利和物欲的满足时,“灵魂写作”才能真正实现。孔子曾经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写作、摄影,其实也都是一个道理,首先都应该是为己的,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只有能够先满足了自己心灵的需求,才谈得上去与他人的心灵共同分享,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心灵共同的精神财富。在这一点上,文学、摄影,乃至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共通的。
记者:您的理论研究是不是也需要源自内心的冲动呢?
藏策:理论研究也一样。好的理论、有创见性的观念,肯定是与心灵相通的。我也经常内省自己的心路历程,为什么自己会对理论如此痴迷?理论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理论根本就不是教条不是金科玉律,而是一种可以超越日常经验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精神分析理论正确么?未必,但却让我们开始从潜意识的维度去思考人类心灵,这就是其价值。解构主义正确么?也未必,但却让我们看清了人类语言深层的逻辑断裂,这也正是解构主义的理论贡献。自省这些年来的写作和理论研究,我其实也无法保证自己的那些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世间就没有一种理论是绝对正确的。既然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那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还要不断地苦苦探寻呢?答案只有一个,为了满足心灵的需求。写作与研究对于我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寻求心灵能指的过程,一个悟道的过程,一个心灵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无以言表的快乐——这是一种闻道的喜悦。
心理类型以及童年体验,无论对艺术家还是理论家都同样关键。比如鲁迅就是个自我防卫机制很强的人,他的写作就是在“说与不说”之间纠结的结果。再如张爱玲,她笔下的月亮永远是昏黄的,家庭总是弥漫着鸦片烟的味道,亲情永远等同于冤孽……这些都与她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作家、艺术家所谓个人风格,由他们建构的一套符号系统决定,而这套独特的个人化的符号系统,又是童年体验和心理类型等心灵因素决定了的,回归了心灵就等于找到了自己。而那些找不到自己却又要炫技的作家、艺术家,就只能装。这是既可怜又可笑的。所以元影像理论首先提倡的就是:回归本心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