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心象宇宙的诗意飞升

时间:2013年05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小雨

  我认识娄德平先生已经多年了。他是一个将艺术追求视为生命的艺术家,又是一个卓越的、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家。他待人真诚,古道热肠,他主办的“东西方艺术家交流中心”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巡展,免费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书画家,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与此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历练经年,苍劲古朴,成就斐然,他的一笔“龙”字酣畅淋漓,飞腾入云。在众多艺术实践中,他更情有独钟的是诗歌创作,笔耕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用诗行记录心怀、倾诉心史。他所爱者,诗书茶禅皆付诸以精良的实践,收获以丰饶的果实,这四者完美地结合成一个当代艺术家的精神境界。

  细读娄德平的诗集《冰与火的对话》,最强烈的印象是他的诗不论长短,大多上天入地,驰骋于日月之间,纵横于星云之上,开合出宏阔的宇宙视野,充满生机和想象力。他刚健的诗句似将朦胧的地球之网捅出一个洞,心灵与意志可以自由地出入,由此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创造力,展开广博丰厚的胸襟。

  娄德平的诗,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日月星辰、宇宙和梦,他让“太阳来提炼灵魂”,让“天地在画中轻摇”,他称海洋为“开放的人体”,沙子是“密闭的宇宙”,他“饮着月光对话”、“沏着星星喝茶”,“宇宙”成为他送给女儿的礼物,“天堂”是流出的蜜,融进血液脉搏,喝着思想呼吸;他认为“天地之志是宇宙间最大之志/日月之情是宇宙间最大之情”。人类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在迷宫似的宇宙里,人要“站在古老的土地上/远看在天空的梦”。因为人作为地球上的生命,其独特性就在于对生命的自觉,对天地自然的主动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和日月的关系怎样?谁在主宰天地人之间的宇宙运行?今天的时代,物质化大潮汹涌而来席卷世界,高科技浪潮使人心灵贫穷,历史的巨大转折瞬息万变,只有博大辽阔的宇宙才是诗人打通心灵与物质的通道,一个诗人将自身真正地融入“空灵”时空时,才能在那里发现一个适于存放幻想、自由梦幻的神圣的栖息地,一个自身心灵的安神之所,用以休养疲累的生命、浪迹的心灵,拯救、宽恕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抚慰。宇宙是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宇宙有外宇宙,那是茫无边际的黑暗星云,又有内宇宙,那是诗人心灵驰骋八方的神思,内外相通,相辅相成。也正因为如此,娄德平的诗作的第一个特点,是怀有一种强大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浪漫之情。抖风扯云,旋转苍穹,又意韵悠长,蕴藉深厚,回味无穷。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浪漫主义的翅膀,在两个宇宙之间自由而广阔地飞翔。

  他品茶,喝出《茶道》:“手不离壶/摸一摸乾坤有多大/口不离茶/问问岁月谁点化。”充满浪漫情怀又怡然自得。

  诗人心无障碍,从童心到耳顺,自由驰骋但又心有所归,在浓浓的诗意中筑巢,思绪飘满人间。真是白云作素章,会意乘鹤来。

  浪漫的想象力,是建立在对现实透彻的观察之上,他的抒写对象总是两两相成的:篝火与雪花、白天与黑夜、兔子与鹰……这其中的空间,使诗意飞升。

  穿过自然和人间,诗人最终的歌声都是唱响灵魂赞歌。他对诗人艾青的歌颂,也是对泥土、自由和光的赞歌。

  娄德平的诗歌短长有序,云舒云卷,开合有度,顺心随意,在不懈的浪漫中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之境。

  娄德平的诗另一个特点是,经历多年的生活积累,饱含对世界万物的提炼和反思,人在生命的海洋里沉浮,心在冰与火的双重考验中历练,因此,总洋溢着强烈的哲理意味和饱满的佛心禅思。

  他笔下的世界是矛盾着的冰与火组成,在二律悖反的宇宙中,有着火与冰的对抗与融和。他的诗歌真实地表现了这个矛盾,内部有激烈的对话。娄德平式的矛盾也是独出心裁的:“冰向火靠近说:我看你有点寒冷,/让我给你一点温暖。/火笑着回答:/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冰与火的对话》)

  在这里冰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寒冷的,相反是温暖的代名词。火对于这种送温暖当然也用温和与巧妙的回答方式———你自己留着用吧。这说明在火的心中,冰仍然需要自温自暖。火是坦然的,冰的心貌似寒冷却又有火的温暖,冰与火的世界、外在与内在的世界是多么的不同又相同,阴差阳错,通过机智的对话折射人间,使诗歌意味无穷。

  诗人虽然在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中漫步,但立足点仍然是冰与火的世界,是充满睿智的丰富,是深刻的哲思;“心比光速跑得更快,/心在宇宙外”(《心在宇宙外》),“人不在了/影子还在/琉璃世界里/心在影子里悲哀”(《影子》),虚与实、真与假就这样在世界上哭哭笑笑,合为一体。“被黑暗关闭了眼睛/即使见到光明也是黑暗”(《盲》),这种高度的生活概括令人深思。

  他有不少诗,都是充满哲理性的警句,“如果那粒沙子化成我的血液/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秘密武器”(《沙子化成血液》),能把揉进眼里的沙子化成我的血液的人,可以进入大化之境。沙子到底是什么呢,物我两界都归于心灵。那么在血管里流动的一粒沙子,它可能就是一粒封闭的海洋。看待事物得要换个《角度》:“沙子对宇宙说/宇宙啊 你是开放的沙子/宇宙对沙子说/沙子啊 你是密闭的宇宙”,这种独具匠心的对话体诗歌,简明扼要,直抵事物的精神深处。

  娄德平经历过人生百味,大喜大悲,在尘世辗转中,内心的波涛起伏,又渐渐归于平静,他的大爱无言、悲悯宽容,他的灵魂刚毅却又那么善良柔软,为小朋友的贺卡,为每一朵牵牛花、每一只麻雀,为大地上细小的事物而深深感动。他的诗写到“阳光给人温暖,我给人的是爱”,他写“生命的笑声/如火似水张开双臂/一缕缕爱的光波/合起又分离,分离又合起”。诗人以敏感的心灵面对万物写生,他的宇宙中,无论芳草、鲜花、水稻、高粱、金龙彩凤、圣火坚冰,都充满诗意,充满作者虔诚的爱。他微笑着看世界的明处和暗处,几句阴晴圆缺的话,一盏浓淡冷暖的茶,即使在人间最茫然的路上,也有属于自己心灵慰藉的家园。三十多年前,他从遥远的北国来到心目中最神圣的艺术殿堂北京,尽管曾经历经贫困、苦难、命运多舛,但为了心灵中的艺术,他倾尽所有的生命激情,与命运抗争到底,生命何其痛苦,命运又何其幸运,他以天赋的艺术才华打拼自己的生活,以一种惊人的毅力与命运赛跑,坚韧、乐观、不失做人的准则,他的诗充满了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贯穿着对未来的美的咏赞,是短小温暖的粒粒珠玑。

  娄德平的诗,在艺术上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明白晓畅、短小精悍、文字凝练。通过口语、对话、格言、警句、童谣等形式,以小见大,既不乏生活中细节灵动的意象,又较好地避免了空洞、抽象、苍白和概念化的议论,诗意含蓄,耐人寻味。

  由此可以看出,娄德平通过“冰与火的对话”所建构的诗歌世界是丰富的,他以寻求生命的真谛为艺术目标,从关注个体生活到关注世界与个体之间的联系,视野阔大,手法多变,刚柔并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诗学启示。诗中的人文精神所探究的,正是现代人类在物质社会中力图重建的自由而高洁的精神王国,他用诗揭示我们的生存现状,启迪我们关注对内心的修炼,克服当代社会的浮躁和焦虑,不放弃理想与责任,超越因果,不断对人生、生命、生活进行哲学的叩问,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最后达到“它诗一样的灵魂/比宇宙任何一颗星辰都要明亮”。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