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世界”标准与中国艺术之梦

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蔡家园
0

  中国文学艺术“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成为一种普遍冲动,并逐渐发展为主流话语形态。遵照“世界”文学艺术的标准进行创作和评论,成为众多作家、艺术家、评论家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以美欧为主要代表的艺术标准俨然成了判定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价值标准。  

  据报道,《泰囧》在中国市场获得13亿元票房的巨大成功之后,在北美市场遭遇冷淡,只收获了区区6万美元。这“冰火两重天”自然引发热议:这个非常中国化的娱乐片为何大受本土观众欢迎,却不招西方观众待见?有专家指出,该片未能与“世界”电影接轨,不符合好莱坞大片的美学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难道,好电影就只有一个好莱坞标准吗?当“中国”未能真正进入“世界”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席卷,中国文学艺术“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成为一种普遍冲动,并逐渐发展为主流话语形态。由此,遵照“世界”文学艺术的标准进行创作和评论,成为众多作家、艺术家、评论家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以美欧为主要代表的艺术标准俨然成了判定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价值标准。于是,文学有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诺贝尔文学奖成了不少中国作家心驰神往、孜孜以求的梦想。美术有了“当代艺术浪潮”,那种美国式的艺术观念和手法充斥着“双年展”、“798”艺术区和高等美术院校课堂,热衷于“政治批判”、观念“颠覆”、技术“实验”等等,希望赢得“世界”同行的叫好,“国际性艺术家”层出不穷。电影有了“奥斯卡情结”,以奥斯卡奖、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电影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电影创作,“蒙昧落后的奇观展览”、“反主流的出位批判”,甚至不惜虚构、篡改中国历史,满足某些洋评委的“窥视欲”或者“怪异想象”的癖好。一时间,艺术市场异常火爆,但是中国艺术的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问题成了集体忧虑。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有了市场、丢了立场的艺术现象呢?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是历史的惯性导致民族文化自信的滑落和迷失。近代以来,由于饱受列强侵略,中国深感自己落后于世界,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进步论”发展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凡是“西方的”就是进步的,凡是“传统的”就是落后的。这种判断发展成为思想定见之后,就逐渐植入了中国人的观念,一个多世纪中一直处于自我否定的尴尬状态,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是自己的主流文化。二十世纪上半叶发挥重要影响的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五六十年代发挥重要影响的是苏联文化,改革开放之后发生重要影响的又是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不少国人的文化自卑自贱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已发展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到了21世纪,更加广泛、深入和剧烈的文化冲击加剧了这种焦虑感和自卑感,使得一部分文学艺术家丧失自信,无力彰显自己鲜明的族群文化身份,在“世界”文化图景中迷失了自我,唯有向“世界”/西方寻找前路。

  另一个是全球化市场化的强势裹挟。自从美欧主导的全球化策略启动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将自己的主流价值观精心编码于文化产品之中,在经济的强势推动之下全面侵染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逐步旁落,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主体价值判断和自我思维范式。也许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全球化在本质上是新一轮的兵不血刃的新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尤甚。尽管中国欲以主动的姿态加入全球化,但是事实上,我们很难摆脱被编码在强大的西方文化语境之中,难保不迷失于由西方“话语霸权”构成的意义“丛林”之中。更何况,还有一些人由于利益驱使而刻意迎合,甘于“自我殖民”。由是,某些文学艺术家的唯“世界”/西方马首是瞻就可以理解了。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觉醒,作为一个传统的世界大国,深刻地意识到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描绘了建设文化强国之梦,文学艺术自然在其间具有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艺术要想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率先复兴,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观念、“进步”观念和文化心理,警惕艺术的“世界标准”,坚守民族文化立场,在作品中艺术地熔铸中国精神,展现中国艺术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展现中华艺术的永恒魅力。

  (作者为《文艺新观察》常务副主编、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学员)

(编辑:路涛)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