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的《少年中国》广受好评
如今的央视春晚,纵有千般不好万般难看,但有一个“优点”是广大观众,特别是网民们不得不承认的:这个一年一度的盛大晚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集体“吐槽”的机会。而这种集体“吐槽”的欢乐正在取代看节目本身带来的欢乐,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过年必备”。
其实,成为“吐槽”对象,只是央视春晚正在面对的巨大变化中的一个而已。面对这种巨大的变化,央视春晚也在不断因应、求新求变,而正是这些求新求变的努力一方面受到客观条件如内容生产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发生种种碰撞,从而产生了很多微妙而有趣的春晚文化现象。而观察这些文化现象,或许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春晚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春晚格局: 孕育春晚改变的力量
近几年来,各地方卫视实力和收视份额不断增长,这让他们有资格对春晚这块大蛋糕产生更大的觊觎之心。平心而论,制作一台春晚所带来的广告收益恐怕还不是地方卫视最为看重的,一台成功的甚至是可以与央视春晚抗衡的晚会所带来的品牌效益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有鉴于此,地方卫视在各自春晚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宣传也是铺天盖地。而在度过了品牌初创期之后,现在的地方卫视春晚无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与央视春晚一较高下,形成了一个有一定竞争的春晚格局。这种竞争,尽管与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是有所不同,但依然具有让央视春晚改变的巨大力量。
今年,有多家省级地方卫视在除夕前后的特定日子推出了自己的春晚,并且早早地就打响了宣传大战,最终江苏卫视、安徽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和辽宁卫视的四台春晚脱颖而出,成为省级地方卫视春晚中的佼佼者。有趣的是,这4台地方卫视春晚有一个共同特点:紧紧盯住央视春晚这个“市场领导者”进行运作。具体表现为“央视没有的我有”,比如在央视春晚的筹备阶段,请去年大火特火的“鸟叔”上春晚就一直是舆论热点,最后“鸟叔”却花落东方卫视;央视和歌神张学友的合作破局之后,马上就有好几家地方卫视春晚放出风声来表示要请张学友上自己的春晚;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赵本山宣布退出春晚,并表示将永远离开小品舞台后,辽宁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春晚马上以赵本山的小品作为噱头进行宣传,并都将其作为压轴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论起平台价值,这些地方卫视远远不如央视,然而央视春晚与央视一套平时的播出内容并不搭调,因此春晚每年都由专门成立的导演组筹备。相反,对于各地方卫视来说,平时播出的节目就与春晚这种综艺性节目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一定的资源积累,这也构成了他们足以和央视春晚相抗衡的一个优势。
在地方卫视这种穷追不舍战略的“包围”下,尽管央视春晚还占据着除夕夜这个最为“正统”的播出时间,但地方卫视的异军突起已经给一家独大的央视春晚造成了很大冲击,正在改写着电视春晚的格局。这一点,在收视率上有极为明显的体现。根据最新出炉的收视率数据,今年央视一套春晚收视率与去年基本持平。而根据索福瑞公布的收视数据,江苏卫视等地方卫视的春晚收视率均较去年有较大涨幅。
尽管一时之间,地方卫视春晚还不可能撼动央视春晚老大的市场地位,但是他们的加入确实搅动了春晚这一池春水。而竞争对手的出现,给央视春晚带来的改变将远远大于普通观众的观感和批评。
春晚范儿: 真正的危机是内容危机
应该说,今年央视春晚在改变方面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这体现在春晚的方方面面,主持人串词不再是一板一眼,互相之间开起了玩笑,甚至是砸起了挂,语言类节目也不乏大胆辛辣的台词,歌舞类节目更是出现了如《少年中国》这样广受好评的“正能量”节目。更不用提用郭德纲的相声取代了原本赵本山的小品占据的黄金时间,以及创新的舞美、灯光设计和后期特效的加入。
尽管这些改变获得的褒贬不一,但至少央视敢于放下用了30多年的春晚范儿了,从中还是能看出求新求变的努力的。有趣的是,央视放下的春晚范儿,各地方卫视又忙不迭地捡了起来,从主持到节目编排,再到舞美、灯光,乃至整体视觉效果,这些地方卫视春晚看起来甚至比真正的春晚还春晚。其实,这种有趣的现象只是彰显出了春晚的内容危机。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不论是什么春晚,面对的观众都和之前大为不同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已经习惯了一边看春晚,一边在网上“吐槽”的过年方式。面对这样的观众群体,春晚的很多节目内容已经很难打动他们了,语言类节目再辛辣讽刺,也很难比得过网络上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内容有刺激性,歌舞类节目再炫再出彩,也很难比得上网络视频提供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获得了地方卫视春晚最高收视率的江苏卫视春晚主打的是台湾偶像团体F4再聚首、《新白娘子传奇》剧组重聚等怀旧牌,而东方卫视的“鸟叔”、辽宁卫视的SJ-M、安徽卫视的莎拉·布莱曼等则主打国外流行牌,这些节目虽然很具有轰动性,但更多地还是在争抢噱头,并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春晚面临的内容危机,毕竟不是每年都有怀旧牌可打的,也不是每年都能出现“鸟叔”这样的流行元素可以留待春晚使用。因此,就此一点来说,春晚面临的种种问题无非是内容危机,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还能抓住观众眼球的危机。而目前来看,不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卫视春晚,对于这个问题都无能为力。毕竟这与整个舞台艺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舞台艺术逐渐式微的今天,他们完全承担不起为春晚提供内容的重任。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对今天春晚的评价,不论褒贬,往往都不在于节目内容本身,而是纠结于各种形式,甚至是各种花边和花絮新闻。今年央视春晚的导演哈文曾表示,春晚就是一种陪伴。这个说法很温情,也很准确,但是观众能再忍受几年这种内容空洞的陪伴呢?即便在除夕夜还是找不到别的替代品,但总还有选择不看的权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