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剧为什么发展不了?场团关系不正(是一个原因),包括有些部门不作为,不但不作为,还收取渔人之利,北京文化局每年跟长安剧场要150万元上交,它都不为剧团服务了,变租赁机构了,来一个剧团5万元,对你们好点4.5万元,爱来不来。(剧场在)门口做一个LED宣传,一点都不费劲。过去的经理冲着上座的(剧团),就说“您来吧,等着您呢,北京人民欢迎您。”现在是对剧团说“都排满了”,要很多钱(的场租)。为什么后来梅花奖的名声都受影响了?因为人家说这次到北京争梅花奖我一共花了80万元。别人以为都给了评委了呢,其实场租就是他们主要的支出。场租再高,那人家也得来,人家要争梅花奖。人吃马喂(都要花钱),过去配演都不睡卧铺,现在不但要睡卧铺,要坐飞机,而且要住宾馆,过去是后台呆呆。开销太大,影响梅花奖的声誉。不应该收场租,如果卖了3万元票,三七开,剧场只能拿三,9000块,我拿2.1万元,你多买票多宣传,才能更好地实现利益公摊。现在它什么都不管。剧场应该为剧团服务,怎么对剧团有利怎么做,现在就是没理顺(二者的关系)。
(北京戏曲学校名誉校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在近日由中国剧协召开的戏剧家权益保护研讨会上如是说。本报记者邱振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