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观察>观点

把“非遗”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部分

时间:2014年07月0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过去曾经辉煌,我们必须让“非遗”活在当下,必须为现实服务。要在造型设计、当代教育、生产性保护、传承人群体这四个方面面向未来做一些思考。

  应该把现代教育理念注入到“非遗”保护当中去。我们一直在和教育部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原来开展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我觉得都是一些表面化、基础性的宣传方面的事,并未深入到教学中去。我们和教育部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育方面做一些工作,我们后来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基本上是以“非遗”的十个门类作为基本教材,这样我们两家成立了一个教材专项小组,已经编了五个门类的教材,我们还要陆续推出几十种。把“非遗”作为传统文化、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这是前一时期我们做的工作。近一个时期又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联系起来,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把剪纸、木偶的技艺和西洋乐、架子鼓一样列入特长生的范畴。

  现在实行的项目传承人和国家级项目是“非遗”工作的两大抓手,从理念上对传承人这部分我们还可以做不少文章,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传承人是代表性传承人。我们想尽可能把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比例扩大,把现有的1700多名传承人规模逐步扩大到几千人,形成传承群体。如果没有一定人数做支撑,想把“非遗”推向深入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待遇上,现在实行的是补贴制度,每个国家级传承人每年补贴一万块钱,钱不太多,这是一个初级阶段。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想使这个补贴具有引领性。对一些将自己手艺与市场产业融合得好的传承人,给予精神奖励,使之作为国家荣誉出现,后面逐渐对一些特别困难的传承人,提高补贴的标准。我们也开始在着手做这项工作了,因为有些传承人依附原来的生存环境,确实条件比较艰苦,见效慢,效率低,如果不能解决生存问题,加之有些产品与市场融合得不好,效益比较差,基本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很难做好传承。

  在后一个时期把传承群体文章做好,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抓手,把“非遗”整个传承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实践中既保留传统工艺的本真,又将文化内涵技艺融合到产品中去,让民众确实感觉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高超的传统工艺,充分利用其实用价值,将其融入现实生活。这也是纪录片《手艺》想达到的效果和目的,同时也是下一步“非遗”传承保护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王福州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