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保护资金缺口2.3亿 首批20座被认养
2012年1月,开平碉楼恒安别墅迎来了百年来的第一个“租客”。
坐落在广东开平塘口镇宅群村的恒安别墅,仅是开平登记在册的1833座碉楼之一。开平碉楼200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却因资金缺乏而陷入保护困境。为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这一世界遗产,开平借鉴了国外的文物认养模式。首批20座碉楼,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被成功认养。
困局
申遗成功,保护资金却缺口2.3亿元
100多年前,开平匪患严重,许多华侨携资回乡,建碉楼保护亲眷,1800多座中西合璧的碉楼星罗棋布。
经历百年变迁,许多碉楼早已人去楼空、破败不堪。“申遗成功后,海外华人华侨主动提出将碉楼委托政府管理,但托管就意味着负责维修、保护,需要大笔的钱。”据开平市文广新局局长谭伟强介绍,开平市已重新编制《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规划》,广东省、江门、开平市三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投入近2亿元,对近300座重点碉楼进行了维修保护,国家文物局已将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资金列入“十二五”规划。
但保护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据开平市统计,列入重点和亟待保护的一、二级碉楼达到501座,保护经费约需2.8亿元,除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承担的5000万元,资金缺口仍有2.3亿元。
“我们当初承诺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维修、保护,但开平只是一个县级市,自身财力不足;加之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很难获得国家相应的文物维修补助经费。”“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江门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坦言。
由于财力有限,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马降龙村落群、自力村村落与方氏村落、锦江里村落、三门里村落等4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把其中不到50座碉楼列入托管,进行日常维修保护。而其他碉楼因年久失修无人看管,维修整治进展缓慢。
认养
标价10万至30万元,不排除商业开发
申遗成功以后,碉楼旅游大热,但靠旅游收入解决碉楼保护的资金压力,实属杯水车薪。开平市文物局局长李佳才无奈地说,旅游收入固然能反哺文物保护,但过多的游人,又势必造成新的损坏。因此,目前即使是核心区的碉楼,开平也仅是小规模开发,并且规定“每处碉楼每天接待量严格限制在3000人以下,每次进入碉楼的游客也不得超过30人”。
2010年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开平碉楼,提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平碉楼保护“认养”新思路。2011年12月15日,开平推出了首批供社会认养的碉楼32座。这些都是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外、并经业主同意的非托管碉楼,楼体已分别出现了外墙剥落、铁构件锈蚀缺失、灰塑残损、墙体渗漏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如果稍作修缮,便可具备使用的基本条件。
其中20座的认养,已于去年12月31日签约,认养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李佳才说,每座碉楼的认养费用,10万至30万元不等,一次交清。收来后统一进入开平市财政的碉楼维修养护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原则上,认养人为特定碉楼缴纳的费用,专用于该碉楼的养护。如有结余,需征得认养人同意后,才能用于其他碉楼。”
开平市称不排除认养人可对碉楼进行商业开发。张国雄说:“碉楼保护‘不是放在保险柜里保护’,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在使用权上可以有‘合理的商业利用’。”
“到底怎么利用,目前还没想好,可能用作公司员工培训、休闲度假等。”认养者之一的广东黄金公司代表潘岐海称,企业也有社会责任,可以为保护碉楼出力。
江门是澳门居民最大的祖籍地,作为这次碉楼认养者,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梁伯进称,碉楼是海内外华人华侨祖屋,是他们心中美好的记忆和梦中的家,也是江门五邑侨乡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碉楼,也就是留住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心,未来可能会将碉楼作为回乡探亲小憩的场所。
提醒
重在“养护”,后续监管须跟上
在国际上,对于传统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认养是一种惯例,如在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只要保证建筑的结构、外观不改变,并遵循文物保护相关规定,很多都是民间出资予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但在国内,认养还有很多配套问题有待解决。以平均每栋碉楼认养费用20万元计算,20栋碉楼合计400万元,平均每年80万元,占开平市年投入保护经费的1/4多。李佳才说,除了做好日常财政审计外,政府每年还会将这笔钱的使用状况点对点地向认养人公开,接受监督。
碉楼认养会不会导致文物的过度开发甚至破坏?“碉楼认养重在一个‘养’字。”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教授黎展华提出,签订认养协议,筹集保护资金仅仅是第一步,政府应领会认养工作的精髓,“养”好这一批有百年历史的碉楼。
尽管在认养协议中已明确,“认养人的义务是必须保护好碉楼文物”,但黎展华认为,鉴于之前一系列文物在开发利用中遭破坏的教训,开平政府的后续监管必须跟上。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对每一栋被认养的碉楼,都做好跟踪服务,既帮助企业与个人搞好开发,实现良好的旅游价值;又时时监控其开发利用行为,一旦碰到有违文物保护法规的现象发生,及时制止。严重的,要依据情况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另一方面,更要逐步建章立制,理顺政府与碉楼业主、认养人、当地居民的关系,建立健全碉楼认养的体制机制。张国雄表示,认养者对碉楼的利用,除了要征得业主同意外,更重要的是必须符合文物保护法规和世界遗产保护相关条例,在碉楼保护开发规划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利用碉楼时,必须先制定相关详细方案,并报文物保护部门批准后才能行动。”
“碉楼认养还处于摸索期,未来将根据认养的情况考虑分期分批推动后续认养。”开平市市长黄耀雄表示,为规范认养工作,开平已聘请专家起草《开平碉楼认养办法》。目前,该办法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并将按程序报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审批。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