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大黄鸭在内地出现各种山寨版本
【观点】 艺术品沦为玩具,折射国人欠缺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与敬畏
大黄鸭走了,
“留下”一堆丑小鸭
大黄鸭离开了香港,没带走一片云彩,却意外“留下”了众多内地山寨版“大黄鸭”,承受诸如国人创新能力匮乏、山寨风气过度,以及侵权等评说和议论。若此鸭有知,回忆自己在近期风靡一时又话题不断的经历,不知是否会长吁一声: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其实,细究起来,大黄鸭和中国的渊源颇深。据说,1992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在太平洋上遇到强风暴,一个装载2.9万只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的黄色鸭子等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在无边无际的大洋里随波逐流,历时15年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一路上充满了各种奇妙经历,颇有童话故事的意味。这激发了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创作灵感,于2007年创作了首只大黄鸭,并开始游历诸国,所到之处无不广受追捧。此次到中国香港更是盛况空前。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中国内地的一些城市在5月下旬,借着六一儿童节的热闹劲,纷纷推出了山寨版大黄鸭,满足一些人尤其是儿童的娱乐需求。当初来自中国的玩具经他之手,变成了艺术品,时隔多年回到中国后,又沦为了玩具。面对自己作品遭遇这样的境遇,不知霍夫曼本人作何感想,是否也在不解地问自己:怎么会这样?
作为一件艺术品,必然承载着艺术家的特殊艺术理念和追求。比如,霍夫曼就认为,类似广告牌、建筑物等元素会影响艺术品的展示,所以他喜欢把作品做得非常大。同时,他还有自己的规矩:每只大黄鸭都在当地制造,从不离开水面,“全球的水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浴缸。我们需要保持简单。”因此,大黄鸭的体量,还有它的展出地点,都是这件艺术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10多米高这样巨大的体量,没有香江这样一个独特的水域,这只大黄鸭充其量只是一件放大了的、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个大玩具而已,而与艺术无关。内地出现的众多山寨版“大黄鸭”和正版大黄鸭相比,忽略和缺失的就在于此,更不要说正版大黄鸭体现了作者关于童年、关于快乐、关于慈善等的思考。
因此,正是因为缺失了对艺术的美的认知和表达,我们的山寨版“大黄鸭”只可能重新沦为玩具,而且还是一只只十足的“丑小鸭”。从另一方面来说,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稀缺性,甚至唯一性,所谓“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如果失去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只剩下对娱乐的需求和对利益的追逐,就容易肆无忌惮地模仿、乃至篡改艺术本身,而结果往往不招人待见。借用一句广告语作为结语,大黄鸭就是大黄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