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锐评

[中国艺术报]用好方块字,少用欧化体

时间:2012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邱振刚
0

  近日,笔者拜读了一篇我国华南地区一家都市类报纸对韩寒、方舟子笔战的评述,文中观点并无太多新意,但笔者的阅读过程却可谓一波三折,特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该文题为“韩方之争的公共领域独立与交往理性缺失”,这标题就不同凡响,让笔者琢磨了半天,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只能大体上猜测是说韩方二人在争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不够理性。接着笔者开始阅读正文,文章开头先简单交待了一下韩方交恶的过程,还好,仗着笔者一直在关注这一事件,倒也顺顺当当读完了这一段,可是下面转入对当事人的具体分析后,马上就有诸多难以索解之处扑面而来了。比如这句“韩寒更多的体现是这种价值符号,而且他也善于经营这种价值符号”,笔者实在不知,“符号”如何“体现”,又如何“经营”?接着,文章在分析方舟子时又指出,“方所依赖的是他的工具理性的冷峻,以及把工具和数理逻辑运用到极致的那种偏执”,同样,“冷峻”“偏执”又让人如何“依赖”?好吧,不管语句通与不通,句中要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能看出来的。可惜好景不长,接下去等看到这句“方舟子和韩寒的对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正如韦伯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对立是必然的”,笔者就完全糊涂了,不解去世近百年的韦伯如何穿越到2012年的中国来指点韩方笔战的乱局,文章接下来又断言,哈贝马斯“认为在社会公共领域会形成一种可以积累认知形成范式的观念模式”。看到此处,笔者只恨自己无力找来2000万元也悬赏一次,看看有哪位高人能把这句奇文整明白了。

  无论如何,文章的主旨,笔者连猜带蒙,总算是明白了几成,就是文章似乎在呼吁双方不要做人身攻击,不要穿凿附会地曲解对方。要表达这样的观点其实并不困难,即使一定要引经据典一番,法国哲人伏尔泰的那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拼命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完全是现成的。不知作者是否觉得这句话太广为人知了,仿佛只有多多引用一些更生僻些的观点,才显得自己博闻强记。但无论引用什么观点,总要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何必要铺排上一大堆唬人的学术名词呢?照此风格,一句“烤鸭很香,鸭皮很脆”,就应该变成“经高温作用下生物结构与物理结构均发生变化的鸭的表皮组织,在人类口腔这一特定场域中,对味蕾产生了刺激,并由味蕾细胞底部神经将这一刺激传至大脑中枢”。而且,比起佶屈聱牙的行文,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文章中对双方当事人对号入座式的归类。作者认定双方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这分明是要把活生生的人物塞进既定的理论框架中,仿佛西方学者的理论判断是“西游记”里弥勒佛手中的乾坤袋,世间万象都容纳得了。

  不仅仅是文章的写法,其实近年来的很多书籍报刊,无论是面向学术领域还是面向社会公众,连标题都越来越长,越来越难懂。想当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钱钟书的古典文献研究专著“管锥编”,俞平伯的“红楼梦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乃至马克思的“资本论”,弗洛伊德的“释梦”——有的译为“梦的解析”,这些题目何等简明扼要、明白晓畅?可惜这种标题如今都已经OUT了,如果按照当下时兴的标准,“资本论”应改名为“资本持有者的逐利冲动是如何变为现实的——以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转移为视角”,“红楼梦辨”则应改名为“从贾宝玉生命历程所折射出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衰亡史——兼论小说人物原型与作者童年记忆的重合与疏离”才够意思。

  其实,自从20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来,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内报刊上的欧化体,就因为难读、难解而饱受诟病,翻译家、作家梁实秋对此曾有过精彩的评论,认为这类文字读起来,“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如果说,当时的文化先贤是出于救亡图存的目的,急于改良中国原有的文化,欧化体的出现还情有可原,今天这些欧化的文章和标题,就让人不知说什么是好了。毕竟,无论是出现在公共媒体上还是用于学术交流中,任何文字都要“使读者能懂为第一要义”,否则,你再有五花八门的各种“理性”,读者也无从知晓。所以,今天的写作者,还是要用好方块字,少用欧化体,戒除这些不伦不类的洋腔洋调。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