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文创设计: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智慧

时间:2024年12月0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佳

“花语江南”香氛摆件

文创产品“千里江山发簪”

  文创设计通过创意手段,将文化元素、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结合,创造出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功能的产品或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成为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创产品,是连接传统与当代、文化与生活的媒介和桥梁。这些产品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展现了传统美学的广阔发展空间,也是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全新表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下的文创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深入,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为传统中式美学注入当代价值与鲜活生机,是设计界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赋予传统美学以时代生命力

  文创设计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以创新性手段激活了传统美学的时代生命力。通过设计的创造性转化,传统符号、工艺和理念被赋予新的形式和意义,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审美需求,还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传统美学可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为技艺精湛的艺术品,还包含实用与审美结合的生活方式。比如,传统茶道和花道并非仅为高雅的社交活动,而是日常修养的重要部分。从唐代文人“焚香点茶”到宋代士人“杯酒人生”,再到明清民间的“团扇风雅”,传统美学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念强调生活中的感知力与仪式感,使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美的慰藉。

  在当代设计实践中,文创设计以生活化的方式传承和再现了中式美学的日常特质。《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成为现代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茶席、文房、手袋等不少产品的设计吸纳了作品元素,成为消费者喜爱的雅致日用品。

  苏州博物馆以馆藏清代绣品《刺绣花鸟图件》为灵感,衍生出名为“花语江南”的香氛摆件。产品选取太湖石、雀鸟、花卉等设计元素,采用棉纸的模切印刷工艺,经过修剪与拼插,形成立体的插花摆件;瓶身的设计模仿了太湖石的形态,配以生动的花鸟图案,整体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江南花鸟画,蕴含着浓厚的江南文化特色。

  2024年总台春晚使用的字体“方正春晚龙行体”,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玉龙形态,提炼了龙头、尖角和卷曲的躯干元素,再结合宋版蜀刻本和书法颜体的宽博疏朗,笔画力求还原楷书笔意,线条流畅而有力,使字体具有极高的识别性和稳定性,向全球华人展示了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

  故宫文创推出的“千里江山发簪”,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将传统山水画中的色彩与构图融入发簪的设计之中。产品保留了古风盘发工具的实用性,同时增加了对山水艺术的美学表达,使其成为一件兼具装饰性与文化意义的生活用品。这些巧妙的文创设计,推动了传统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传播。

  避免符号化、浅表化倾向

  文创设计强调创新,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解读和再创造,使传统文化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文创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它也包括服务、体验和情感的设计。它通过产品、空间和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并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

  传统美学的表达方式往往蕴含丰富的哲学理念和生活情趣。随着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现代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与审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关注其文化价值,也注重设计是否能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文创设计需要通过创新方式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对接,使其在当代活化并融入日常生活。

  在文创设计中,传统美学常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其符号化元素如纹样、器物形态、传统工艺等,被频繁地应用于产品设计。然而,这种形式化的设计方式也容易走向简单化和表面化,例如现在一些文创产品将图案简单印制在T恤、马克杯、雨伞等日用品上,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这只能称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产品,而不是文创产品。设计者在追求市场吸引力时,如果仅通过符号的拼贴或装饰来赋予产品传统文化的“外壳”,便会忽略了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这种现象使文创产品变得缺乏深层的文化感染力。

  避免这种符号化倾向的关键在于设计师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将其转译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通过创新设计,使传统美学从历史文化符号中脱胎换骨,成为能够满足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文化表达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化应用。

  在文创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传统美学元素常被浅表化处理,难以体现深层文化价值。而且文化符号的过度消费给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也带来了潜在风险。符号的频繁使用可能导致其逐渐失去文化的独特性和权威性,甚至被简化为一种无意义的装饰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美学可能被削弱为一种短暂的流行趋势,而非一个延续的文化体系。要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发展,需要在产品研发中加强艺术性与市场性的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将传统文化窄化为短暂的消费符号。

  文创设计的新路径探索

  在当前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新的消费观念兴起,“自我取悦”成为消费行为的重要动力,人们在消费时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更倾向于为个人兴趣与情感满足而消费,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独特设计和情感价值成为吸引消费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多地体现在“创新演绎”的形式上,他们希望通过现代设计重新发现传统美学的魅力。现在不少新兴书店都力求在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以现代设计语言呈现传统意境。书店内的文创商品,如以中式纹样为灵感设计的手账、书签以及结合地方特色的艺术明信片,满足了消费者对简约、优雅的审美需求。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也让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人们的消费心理从“喜欢好看”到“追求意义”的转变,对文创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创设计需要从文化内涵出发,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而不仅仅是视觉符号的简单化运用。这要求设计者在保留文化本源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符合当代需求的设计语言。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通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展现了文化演绎的新方式。陶溪川由旧厂房改造而成,融合了陶瓷生产历史与现代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的交汇点。通过创新空间设计和文化展示,陶溪川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美学表达。

  现代文创设计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的单一表达,还需要通过跨界融合激发创新潜力。将传统美学与科技、艺术和时尚结合,可以创造出符合当代消费需求的多元产品。陶溪川通过举办音乐节、陶瓷艺术展等活动,将陶瓷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这种跨界合作为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也使文创设计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从实用性到艺术性,文创设计让传统文化内核得以在日常消费中延续,同时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对品质与精神体验的双重需求。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设计产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也展现了文化复兴与消费需求的双向驱动。

  未来,文创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文化的深度表达,让传统美学不仅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成为推动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今天,文创设计必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为生活书写新的美的篇章。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