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李凤亮:推动文化科技融合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时间:2024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李凤亮

  编者按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会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文艺界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为充分反映文艺界学习贯彻的举措和成效,中国文艺网开设“江山壮丽颂改革 人民豪迈奔发展——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刊发文艺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领域“谈体会、强信心,谋事业、话发展”的文章,以理论创新引领文艺实践创新,凝聚文艺事业奋进力量。

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李凤亮

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0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深刻推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

  中国文艺网:请您谈谈科技(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创造?

  李凤亮: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现代科技改变和促进了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在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加速实现数智社会转型,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复合特征。在今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并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的最新成果,往往会很快地应用到文化领域,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今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都促进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并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文化生产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Sora,不仅能够编辑文字、创作诗歌,还能够生成视频,这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文化生产,是非常大的一次变革。因此,技术作为文化创新的第一要素,在今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文化产业新的增加值,80%是由科技提供的。而在这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互联、6G大数据,特别是基于大数据这一大规模语言模型的生产,基于AI的文化生产,将成为新的潮流。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一新的趋势,将新的科技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科技激发传统文化产业和传统业态的活力。另外,新的科技手段也催生了很多新的产业门类和形态。如AI绘画,其中含有人工合成的很多新的艺术元素、艺术类型。跨媒介创作带动跨媒介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产生,并逐步成为文化消费的热点,像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唐宫夜宴》《中秋奇妙夜》,都是运用科技、AI、动漫等手段通过媒介进行传播,从而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因此,无论对于传统业态还是新兴业态,技术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02

  《决定》明确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李凤亮老师曾提出,要在文化供给的质量和内涵上下功夫,在文化制度上不断改革和创新。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文艺网:请您谈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凤亮:今天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文化生产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要求。文化生产是一种内容生产,它是有价值传播力的。所以在价值导向方面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社会效益导向,这是我们文化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内核,特别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质量生产才有意义。

  第二方面,要加强在新时代的新媒介、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意生产,用新方式新创意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技术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但今天我们要强调另外一方面,就是创意。如何真正地让文化生产体现中国风骨、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其中,我认为特别要注重用创意去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

  第三个方面,激发高质量文化消费。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进行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文化供给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位文化产品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关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了解和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网络文化的新需求,同时聚焦网络空间治理新问题,提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新方案,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突破口,这样才能形成文化供给和人民群众对高品位文化产品需求之间的平衡。

  第四个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高质量对外文化传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传播体系做了专门部署。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历久弥新。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对外文化的传播。要在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自觉的前提下,着力构建有力有为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用让外国人能够听得懂、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03

  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决定》提出,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

  中国文艺网:作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从文化层面来看,您对于培养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有哪些建议或者看法?

  李凤亮: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讲,一个国家科技不强,一打就倒;文化不强,不打自倒。这句话很有哲理,令人深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工作,应该说,通过文化创新,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指向。文化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这些年国家对于文化人才非常重视。我自己也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也是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我切身体会到国家近年来对于文化艺术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重视,以及中国文联对专家的重视。但是从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角度来讲,对于文化人才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首先,要给予文化人才足够的尊重和舞台,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文化人才的评价,像重视科技人才、金融人才一样重视文化人才,给他们足够的尊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表演的舞台。

  其次,要更新人才观念。我们既要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来创新高校文化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对于海外文化英才的引进。近几年,引进科技类的人才、金融类人才比较多,海外文化类人才、艺术类人才、艺术大家也要加强引进;同时,要加强在职人员、各个艺术院团人才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

  第三,要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培训,帮助文化艺术人才提高认识、更新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创新创意的能力。特别要提升文化艺术人才的科技素养,让他们了解新时代受众的欣赏趣味,以高质量作品引领高质量文化消费。

  最后,要形成宽松的创作氛围,激发文化人才的创作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我们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发展路径。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宽松创作氛围,就一定能释放出更大的活力,进而催生更多的文化新质生产力。未来,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