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话题专题

曲艺如何运用AI

时间:2024年07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笑非

曲艺如何运用AI

——对人工智能生成曲牌《AI夜息香》的思考

  近日,“北京的声音”曲艺创演周创意演出活动在北京坊·劝业场举行。演出汇聚了十个以“声音”为主题的节目,不仅描绘了北京的万声千韵,也展示了北京曲艺的独特魅力。其中,刘禹、孙晨荟表演的新编单弦牌子曲《十面埋伏》是笔者最喜欢的节目。这段作品不仅在唱词、配器、演出形式方面均做出亮眼的创新,还引入了一段全新的曲牌——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AI夜息香》。

  平心而论,《AI夜息香》称不上好听。它的旋律有点奇怪,风格也很陌生,似乎有几分传统曲艺的影子,又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据主创刘禹介绍,最初的版本更加“离谱”,现在的版本已是人工反复润色、打磨的结果。这首曲牌的“创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将有关资料输入AI令其自主学习,然后让AI根据指令和要求生成一段“乐音”,最后由创作团队以这段“乐音”为基础,将之修改成一首符合曲艺艺术规律的曲牌音乐。从生成情况来看,AI对曲艺音乐十分陌生,既不懂得板眼、尺寸,也不了解其风格韵味,更遑论艺术规律。这首怪声怪调的《AI夜息香》,也许正象征着人工智能对曲艺音乐的初步认识。

  作为第一首人工智能生成曲牌,《AI夜息香》在艺术上显然是不够成熟的,从音乐属性到改编方式,不乏可以商榷之处。但这支曲子最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它为“曲艺如何运用AI”这个时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围绕它的创演经验,笔者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应审慎期待AI在曲艺创作中的作用。人们寄予厚望的“AI创作”,至今可能还只是一个迷思。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从未展现出真正的“创作能力”,我们常见的“生成式AI”,无非是对人类旧有文化成就的模仿性的拼贴。艺术创作的关键不在智力而在情感。AI虽有“智能”之名,却缺乏敏感而复杂的心灵结构,做不到“神与物游”“由心而发”,自然无法实现真正的艺术创作。正如《AI夜息香》虽然有AI的参与,但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才让它成功走上舞台一样,在相当长的阶段里,AI在曲艺创作中只能承担辅助的功能。也许它能够带来一些异质的视角与灵感,但却很难取代或减省人的工作。

  其次,要充分利用AI,首先要寻找曲艺的切身需求。目前,曲艺领域对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辅助创作与音视频资料修复方面,实践者数量少,应用的范围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AI还能解决曲艺的哪些问题?能不能用于曲艺教学、曲艺科普?能不能用于曲艺音乐的分析研究?能不能用于曲艺文献的整理研究?能不能用于曲艺演出的市场经营?AI归根结底是一件工具,只有使用者提出更具体、更准确需求,才能释放其巨大的生产力。这就需要曲艺工作者不断反思曲艺的研究、教学、创演的现状,发现和提出真正迫切的问题,为AI寻找真正的用武之地。

  再次,曲艺不仅要挖掘AI的生产功能,还应开拓AI的题材功能。作为当代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AI日益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曲艺作品中表现AI题材,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视角。这就需要曲艺工作者主动地、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情况。这当然不是说要让曲艺人成为AI领域的学者,而是要认真了解AI学习、工作的基本原理,更要认真思考AI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人们对AI的真实感受。惟其如此,AI题材的曲艺作品才能摆脱“堆叠新名词”和“空想科幻场景”的误区,才能讲明白AI与生产生活的生动联系。

  智能时代的大潮已至,曲艺与AI的相遇是历史的必然。《AI夜息香》的尝试是开拓性的,也是富有启示性的。面对新质生产力,曲艺从业者也应当具有新质的思维和视野,扎根曲艺本质、站稳曲艺立场,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为我所用”。期待三五年后,我们还能听到一首《AI夜息香2.0》,从中既能听到曲艺的悠然韵味,又能听到科技的澎湃能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