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深深眷恋》剧照
巍巍贺兰,壮哉右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右玉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一代接着一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斗志,开启了70余年的接续奋斗,跑出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绿色接力,创造了一个塞上绿洲的苍翠传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电影《深深眷恋》于6月6日在太原举行首映礼,并于近日在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深深眷恋》是中国文联2023年重点创作示范项目,也是山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项目,影片讲述了右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迎难而上、植树造林、治理风沙的感人故事,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与担当,理想和信念,是对右玉精神全新的电影化表达。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副编审杨玉芳,朔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彭雁,山西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罗平海,朔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句旭山等出席研讨会。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中宣部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秦振贵,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一级编剧马维干,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周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高小立,中国电影报社副总编辑张晋锋等专家学者对影片进行了深入研讨。导演康健民,编剧郝静静,出品人、制片人白建才等影片主创代表参加研讨会并对影片情况作说明。研讨会由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主持。
邓光辉表示,电影《深深眷恋》讲述的是真正的中国故事、真实的中国故事。右玉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久久为功、不懈奋斗的历史写真。《深深眷恋》扎实、生动、感人,形成了质朴与美感兼具的独特艺术风格,是一部坚持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他认为,《深深眷恋》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现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最深层体现的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影片所描绘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片中打动人的夫妻情、父子情、兄弟情、乡村情,都源自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出一种真正坚韧的生命力,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仲呈祥看来,《深深眷恋》艺术化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的生生不息与厚德载物,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深眷恋,体现出一种具有意境的文化表达。他表示,影片的主创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独到的视角讲述了一段具有深度、广度、力度,集中、凝练、主题突出的现实题材故事,并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传达给观者一个道理:人与自然不是单纯的谁战胜谁的问题,更是一个二者要和谐相处、共进共生的问题。
秦振贵表示,《深深眷恋》追求的是一种散文诗式的叙事结构,这种“去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与影片的主题十分契合,也有助于对人物塑造的强化。他认为影片塑造人物的手法,最成功之处在于“克制”——温情不滥情、艰苦不痛苦、进取不消沉,对角色的状态和情感描绘基本上都点到即止,而将最深沉的情绪都埋藏在白描式的叙事之中。
胡一峰对《深深眷恋》的叙事手法给予高度评价,他以主人公王国林的角色塑造为例,表示王国林“种树疯子”的角色形象,是在他家人、同事、朋友一点一滴的讲述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的,主创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手段,让观众对王国林的形象愈发充满期待;而当王国林真正出场的时候,观众的这种期待感在心理层面的累积恰好达到高峰,这就有效地增强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
《深深眷恋》中具有象征性的视听语言,给高小立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分析,影片中的树和人一样具有生命,树与人之间是相互护佑的关系,体现了两种生命间的守护。片中树和人之间生命依托的共生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艺术化表达,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罗平海表示,电影《深深眷恋》导向正确、主题鲜明,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拍摄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对右玉精神全新的电影化表达,实现了重大现实题材与电影艺术的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希望以这部影片的创作为契机,未来山西电影工作者能够进一步深入挖掘山西红色资源富矿,在坚守传承中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据了解,电影《深深眷恋》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国家林草局、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山西省林草局指导,中共朔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右玉县委员会、右玉县人民政府、山西景辰未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康健民导演,白建才任出品人、制片人,郝静静编剧,卢宏义任摄影指导,李岷城、余昊洋领衔主演,陈久龙、王留胜、张永健、李坤棉、沈聪、任志宏、马莹莹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