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具有“中国气质”的新时代戏剧人才
——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
“表演是什么?”在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看来,表演就是走出课堂,投身到实践中,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去听、去看、去发现、去体验,去深入了解生活中的“人”,从而展现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
2024年是新一轮艺考改革落地实施的第一年。随着“艺考季”的临近,怀揣着艺术梦想的青年踏上了求学考试之路。什么样的人适合当演员?演员需要具备哪些天赋?明星、偶像和演员的区别在哪里?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央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中戏”)被誉为“明星的摇篮”,是有志于从事艺术事业的年轻人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人才培养是艺术作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浪潮中,艺术院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更好地“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郝戎给出了他的答案。
“戏剧人才培养需要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发力”
郝戎是新时代戏剧艺术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回顾近30年的从艺和从教历程,郝戎最看重的还是作为老师的身份。“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教表演的老师要会做示范,能解读剧本,还要懂舞台设计,能够坚持在创作一线,把有启发性的经验和思考传递给学生。”出于对老师这一职业的敬畏,初登讲台的郝戎竭尽全力去了解舞台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用全局的思维来分析戏剧,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每年教师节,郝戎都会收到上千条来自学生们的问候与祝福,他会花很长时间逐一回复每一条消息,在他看来,学生毕业后对老师的惦念也是他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动力和源泉。学生与老师的互相尊重源于中戏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郝戎谈到,艺德教育不可或缺,学生入学后都会学习“学艺先学做人”“戏比天大”的道理,这对于同学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什么要强调艺德?为什么要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因为戏剧的功能是通过作品塑造‘人’、揭示‘人’,而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中戏的校训是‘求真 创造 至美’,有了‘德’为支撑,才能建立起弘扬真善美的创作思想格局,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优秀戏剧作品。”
如今,戏剧与影视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艺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品质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郝戎认为,拥有艺术天赋的青年人很多,但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把他们的天赋激发出来,那所有的一切都等于零。“艺术人才的成长是极具个性化的,艺术家没办法批量复制。老师要成为学生的伯乐,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启发他们发挥创作个性,帮助他们顺利走上艺术创作道路。”在多年的实践与教学中,郝戎观察到,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依靠学校,而是要在社会层面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学校是艺术人才成长的起点。我们要做的是把有志于从事艺术行业的年轻人选拔出来,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进而成长为艺术家,这还需要全行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构建中国演剧体系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2018年,郝戎从前任院长徐翔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中戏的掌舵者。此后,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中,为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青年艺术人才,他大胆打破学科壁垒,成立数字戏剧系、戏剧学系,增设曲艺专业,设置人文学部,恢复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推出“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生专业基本功大赛”等一系列新举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中国演剧体系”学术构想。在2023桂林艺术节·世界戏剧教育联盟校长论坛上,郝戎谈道:“创建中国演剧体系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在他看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所戏剧高等艺术院校,中戏理应成为“中国演剧体系”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继续首任院长欧阳予倩等前辈戏剧家对“中国演剧体系”的探索之路。谈到创建这一体系的初衷,郝戎说:“话剧是西方的舶来品,相关基础理论和学科架构基本沿袭外国理论。但传承和发展国外的艺术理念肯定不是中国戏剧发展的最高任务,在学习和吸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还是要立足本民族文化优势,找寻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介绍说,“中国演剧体系”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是接续欧阳予倩这一辈戏剧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最新最美的戏剧艺术”而进行的艺术实践。
“新中国第一代艺术家金山、石辉、赵丹等人,他们没有上过戏剧学院,没有系统地学过斯式表演体系,但他们塑造的形象却能让人感受到鲜明的中国气质,能够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反观当下某些演员,不仅没有中国气质,相反却一味追求所谓的韩国气质、日本气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缺失势必不利于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郝戎认为,演员自身中国气质的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此他提出把戏曲、曲艺训练加入到话剧表演课程中,逐步构建“话剧—戏曲—曲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对于中戏而言不是创新,而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在建院之初,我们就有向戏曲曲艺名家学习的传统,老校长欧阳予倩就是话剧、戏曲‘两栖兼通’的行家里手,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侯宝林、骆玉笙等都曾在学院授课。我们要继承这个优良传统,真正从传统戏曲和曲艺中汲取营养,这将对演员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按照创作规律磨出来的才是好戏”
如今,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机会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广,海外传播也成为戏剧发展的重要机遇。郝戎认为,当下艺术工作者面临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就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强化民族文化基因,怎样用作品展现中国形象与时代风貌”。他谈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前提是酒必须是好酒,不能为了融合而盲目地把白酒、红酒、啤酒都倒进一个杯子里。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也不能抹杀自己国家和民族演剧的风格与特色,坚持原创、自主的表达才能与世界对话。
郝戎认为,创作者不能为了迎合某些需要而去“攒”一部作品,“我们每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都应该慎之又慎,必须想好我们到底要讲述什么,要呈现怎样的艺术思考和哲理性表达。”他观察到,当下某些导演年产量过高,“这就很难保证每部作品的质量。艺术创作不是以量取胜的,想要出精品,还是要反复打磨。能够打动我们自己的作品,才可能打动世界。”他以话剧《茶馆》为例谈道:“从编剧老舍先生几易其稿,到后来焦菊隐导演和于是之、蓝天野等前辈的二度创作,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是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在排练中一点点‘磨’出来的。按照创作规律‘磨’出来的戏,才可能成为经典。”回顾中外戏剧发展的历程,郝戎发现舞台上那些久演不衰的佳作所聚焦的对象永远是“人”。“《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作品从剧名上就能看出都是聚焦于人的作品,都有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观众觉得难看的作品通常都看不到‘人’,有的只是概念、口号和技巧。没有创作者真实的情感表达,仅是罗列事件而没有典型人物形象作为支撑是不行的,这样只会陷入俗套、空洞、无聊的行列中去。”
郝戎谈到,想要推动中国戏剧“扬帆出海”,除了沟通渠道的拓展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外,还是要回归作品本身,“优质的舞台剧是海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演员、导演、编剧有没有为作品花时间、花精力,有没有按艺术规律创作,观众都是能感受到的。好作品是用笨功夫打磨出来的,创作没有捷径可走。未来戏剧从业者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研究角色和调度,琢磨人物关系,如果一部作品能在舞台上立得住,让观众记得住,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传得开、传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