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拼搏、梦想、荣耀,
万众瞩目的亚运会即将举行,
当一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与多元文化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其实,
体育项目本身就是
文化交融的载体。
亚运会并不只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赛场,也是文明交融的舞台;既是运动的赛场,也是文艺的赛场;既是运动健儿们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强国实力的舞台,也是文艺工作者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舞台。
你看,文艺工作者们已经奋勇争先,全面打造出文化盛会的风采——
“诗词,是我们团队创作的灵感来源。亚运会色彩系统主题名‘淡妆浓抹’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第19届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设计师郭锦涌这样谈到。
亚运夜景观装置“流光溢彩”
亚运会色彩系统里的每一种颜色
分别对应着一句描绘杭州的诗
主色“虹韵紫”灵感出自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映日红”,取霞光、气韵之色,出自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月桂黄”,取桂花、芬芳之色,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赛事应用中,对应比较经典的竞技类比赛项目。
“湖山绿”,取青山、生态之色,出自诗人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中的“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赛事应用中,对应球类比赛项目。
“水光蓝”,取晴空、水波之色,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赛事应用中,对应水上比赛项目。
“水墨白”,作为间色,可以起到在几个颜色中调节的作用,出自诗人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亚运筹办,场馆先行”
在被官宣成为主会场之前,
很多人对本届亚运会主会场“大莲花”知之甚少。
82岁的杭州业余摄影师谭启晓
却用了14年时间,
拍下上千张照片,
记录了“大莲花”的前世今生。
“奥体中心建成后举办的第一场比赛,我一定会到场拍下来,算是给这段我用镜头记录下来的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谭老的脸上写满了期待。
取意于古老丝绸纹理与编织体系的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好似一朵绽放在钱塘江畔的“大莲花”
除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
其他场馆也颇具“文艺气息”——
如与“大莲花”交相辉映、
被网友亲切称为“小莲花”的
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
以及富阳水上运动中心,
与富春山隔江呼应的如画盛景中
通过流畅的辅助线条来体现“水”文化,
以双臂大开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
《富春山居图》“跃动”在富阳银湖体育中心,
用不同的投影面积
勾绘出一幅“活”的《富春山居图》
“当世界的目光因亚运而汇聚杭州,我们每个人都是亚运的代言人,希望能为呈现更好的杭州助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设计者袁由敏说,这是他们作为设计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他们参与杭州亚运会设计的初心。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会徽“潮涌”借来
一江秋水、万派涛声,
让世界为之澎湃。
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
赛道代表体育竞技,
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
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
绿水青山展示了
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
江潮奔涌表达了
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也是我们对杭州美好回忆的提炼。”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主设计师张文以创作“表白”这座城。
亚运吉祥物 “三小只”——
琮琮、宸宸、莲莲,
分别代表了杭州的三大世界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和西湖。
来自良渚文化的“琮琮”性格沉稳,
额头上有“神人兽面纹”,
擅长力量型与传统项目,
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来自大运河的“宸宸”
额头上有古桥桥洞,
擅长速度型项目和球类项目,
象征着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探索精神;
来自西湖的“莲莲”性格温婉,
擅长技巧型和水上项目,
头顶上莲叶般的纹路交织相连,
寓意万物互联,开放包容。
“在我们看来,火炬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工业设计,它其实是一种礼器,承载了传递城市特色、传递亚运精神文明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觉得实证华夏文明五千年历史的良渚文化是首选,而玉琮又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具有纹以载道、以器传礼的特性,因此我们从开始就确定了设计方向,希望最终设计出的成果,能成为我们新时代的礼器。”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杭州亚运会火炬形象设计指导王昀说道。该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教授担任设计指导,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包天钦、陈赟佳、谷丛联合带领团队,历时近一年,反复修改论证后共同创作完成。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火炬
名为“薪火”,
火炬造型自下而上“生长”:
炬基,以八条水脉为文明之脉,
代表浙江八大水系;
炬身,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
形似指纹,自然交织,精致细密;
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
方圆相融,昂然而立。
出火口设计源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
寓意“光在内周而复始”。
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
在动静之中迸发出由外向内融合的
运动员力量感和汇聚态势。
在9月8日举办的
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上,
我们也看到了传递“薪火”中
一群闪亮的身影:
作家、作曲家、非遗传承人、
博物院院长、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
——文艺界的中坚力量
第8棒钱高潮
国家级非遗项目(鸡血石雕)代表性传承人
第18棒亢竹青
杭州亚运会推广歌曲作者
第19棒沙晓岚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制作人,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第20棒崔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
第53棒叶佳星
“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第54棒麦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特级作家
第55棒徐天进
良渚博物院院长、考古学家
第58棒王华琪
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
杭州的多家文博机构还推出了多场展览,
营造浓厚文化交流氛围。
浙江美术馆“博弈论:亚运竞技主题数字艺术展”以油画、雕塑、综合材料、装置、新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用25件(组)作品展现艺术、科技和体育之间的共融关系。
茶是一张中国的国家文化名片,蕴含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在中国茶叶博物馆“茶中日月长——亚洲茶文化展”展出的上百件展品,讲述了中华茶文化与亚洲茶文化的共生共长共美:宋代婺州窑酱釉瓷执壶、高丽青釉莲瓣碗、日本龟文堂造山水纹铁壶、中西亚地区流行的子母壶、东南亚常用的拉茶茶具……
各类文艺作品的热播
以及文艺活动的开展,
都“升腾”起公众对亚运会的热烈期盼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开展“文艺秀全城·赋美迎亚运”文艺赋美集中展演活动,着力营造喜迎亚运、助力亚运的浓厚文艺氛围,组织全市文艺志愿者队伍带来上千场街头即兴演出。
国内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曾获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巾帼好网民”“中国青年好网民”、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小一姐姐(秦一)和女儿小团子身着汉服,借用“你笑起来真好看”这一熟悉的旋律,创意编创的亚运会主题英文版手势舞《杭州欢迎你》风靡网络,借助手势舞这种简单有趣的方式和短视频传播的优势,讲好杭州亚运会故事,让世界了解杭州、了解中国。
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
围绕“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创作而成,
既体现了亚洲在地理环境
和历史文化上的紧密联结,
也蕴含了亚洲人民
团结携手、与爱同在的深情厚谊。
亚运主题电影《热烈》
以新增项目霹雳舞为题材,
由杭州亚组委独家授权,
以杭州亚运会为背景,
讲述了赤诚追梦的青年街舞爱好者陈烁
偶遇人生伯乐丁雷,
带领街舞团突破难关、
奔向共同目标的故事,
让观众看到赛场的热烈、内心的热烈。
“心心相融,@未来”。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表达出各国人民在亚运会大舞台上用心交融、互相包容,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理想,也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文艺先行,大幕将启。
文艺的赛场如火如荼,
运动的赛场即将发令。
让我们共同期待
一场多元、精彩的盛会来临!
(来源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潮新闻客户端、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