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节假期将至,许多人刚从电影暑期档的观影体验中走出,又开始关注中秋国庆档电影,一些动漫电影颇受期待。回顾今年电影暑期档,累计票房超过206亿,观影人次达5.04亿,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最高纪录。其中,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表现出色,这是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又一中国动漫电影的现象级作品。无论是回顾式的振奋还是展望式的期待,国产动漫引起的话题关注已然有了让人颇为欣慰的热度。
近年来,由中国经典IP改编的国产动漫层出不穷,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到《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从洪荒宇宙到神魔传说,那些经典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陆续展现在了大银幕上,从而引发了一阵由国产动漫带来的国潮热。
国产动漫依托中国传统故事、神话传说进行创作,其为何如此火热,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承语境发生了变化。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冲击,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不再局限于以往奉为祖训和传世经验的民俗传统,现代的娱乐逐渐取代传统的娱乐方式,商业化浸入传统文化领域并导致其日益融入当代生活。在此视角下,年轻一代对待神话、传说、传统的态度不再像农耕时期的先辈那样虔诚与恭敬,更多时候是出于娱乐、商业或者是好奇的目的去接触传统文化,因而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容易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动漫产业历史比较短,但目前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再到衍生变现均有一套标准。而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使得国产动漫更加趋于成熟与产业化。国产动漫也正是在这样的优渥土壤中,孕育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产动漫一方面承担着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国外动漫处于强势地位,他们打造的一系列动漫形象、审美与消费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中国人。如今国产动漫的兴起与热潮,可以看作是一种应有之义中的矫正,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当然,在国产动漫兴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完善——
一是在保证技术的前提下,丰润其故事性。俗话说“美人在骨不在皮”,完整、逻辑通顺的故事是一部优秀动漫的骨架和血肉,而技术只是其皮相。如今很多国产动漫作品技术成熟,但一部电影看下来,观众只记得眼花缭乱的人物与特效,至于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却是毫无印象。比如《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同是对《白蛇传》的IP改编。前者为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虽所在时代、故事情节与原著全然不同,但胜在故事完整,逻辑通顺,感情饱满,看完仍令人动容;后者以青蛇为主角,讲述其冒险故事,但因缺乏良好的故事框架,虽打斗场景技术特效较之前者都有进步,却令人兴致缺乏。
二是要在保留人物故事特点的框架内合理改编,不要言之无物。如今国产动漫流行“西游宇宙”“封神宇宙”等说法,然而有些改编只是将“杨戬”“哪吒”等人的名字套用到一个角色、一个模板中,至于他的形象、性格、故事与原型毫无关系。这样流水线、套路化的IP改编既浪费IP,又消耗对这个IP感兴趣的观众的热情。
三是在改编的基础上增加原创与现实主义关怀。如今国产动漫的创作似乎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只有对神话IP的改编,鲜少有原创故事和现实题材。虽然也有过《雄狮少年》《雾山五行》《中国奇谭》这样优秀的非IP改编国产动漫,但其数量并不多。诚然,我国神话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非常适合改编的对象,但“风物长宜放眼量”,国产动漫创作不应该仅局限于过去,应该放眼现在和未来。时代的脉动、群众的喜乐、现实的各行各业中发生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动漫的题材。
总之,国产动漫的创作应该在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在内容创作、形象设计、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精益求精,将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将传统IP改编与适当的故事框架相结合,将非遗文化资源与现代人文关怀相结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