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京剧演员史依弘做客光明网演播室
传统戏曲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戏曲发展在坚守艺术品质的同时如何激活市场?作为京剧最有票房号召力之一的演员史依弘,9月中旬带着新编京剧《新龙门客栈》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剧中她“一赶二”,从文戏到武戏;从梅派到程腔,方寸舞台却将金镶玉的泼辣、风情;邱莫言的内敛、沉稳,刻画得淋漓尽致。两场演出,既获得了专家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年轻观众赞誉。她用自己的探索,为京剧创新发展交出了新时代答卷。
京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为了艺术,这群大咖走到了一起
一部戏好不好看,其主创团队至关重要。翻开京剧《新龙门客栈》手册,导演胡雪桦、唱腔设计费玉明、音乐设计董为杰、舞美灯光设计萧丽河、服装造型设计蓝玲……这些戏剧界的大咖赫然在列,用史依弘的话来说,“为了心中的艺术,我们走到了一起。”
然而将一部经典武侠电影搬上京剧舞台,在保留电影原有人物关系的同时,将京剧最本体的东西融入进去,并符合时代审美,绝非一件易事。史依弘说,她和编剧、导演共易八稿,才有了今天的舞台呈现。“京剧不仅仅有演唱,它是唱念做打综合性的艺术,上海京剧院有这么好的武戏演员,我希望通过这出戏将武戏力量凝聚起来”。
京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1982年,史依弘进入上海戏曲学校,由武旦开蒙,后又学文戏,文武兼善,是位极具特色的京剧艺术家。在《新龙门客栈》里,她一人分饰两角。一个如火,一个似冰。前者妩媚泼辣,热情似火;后者冷若冰霜的外表下则是侠骨柔肠。从文戏到武戏,从梅派到程腔,史依弘充分发挥其唱作念俱佳,文武昆乱不挡之势。
除了题材的亲近性,在史依弘看来,想要抓住年轻观众,音乐舞美也要极具特色。在音乐上,为了烘托 “大漠孤烟”的地域氛围,选择了青海的花儿《山丹花令》作为主题音乐,并运用了西域传入中原的乐器唢呐,苍凉、高亢的声音一出,舞台上就有了黄沙漫天的画面感。史依弘说,“京剧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演员都有他的技能,而演员要把这些技能充分的在舞台上展现。导演在这个戏里面既没有夺演员的表演,给演员留下了空间,又展示了沙漠的风情,十分高级。”
京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北京演出的两天,著名表演艺术家卢燕、蓝天野,著名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徐晓钟,以及知名导演郭宝昌、候咏等纷纷前来捧场。蓝天野老师看完演出后表示,史依弘在戏中一人分饰两角,充分发挥了她武旦开蒙,又成为大青衣的文武兼备之长。该戏狭义、家国、爱恨情仇等元素,是适于京剧的体裁,贵在创新。
传统戏曲发展,创新的脚步要永不停滞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我怎样排新戏”中说到:“戏剧前途的趋势是跟着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不愿意还是站在这个旧的圈子里边不动,再受它的拘束。我要走向新的道路上去寻求发展。”
对于史依弘来说,亦是如此,“创新”一词已然成了她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1994年,年仅22岁的史依弘凭借《扈三娘与王英》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她说,年少时荣誉来的太早,如果什么都不做,就被人叫做艺术家,会让她觉得很不安,演员怎么可能停滞不前,抱着一出戏吃到老?
《昭君出塞》剧照
多年来,史依弘一直探索京剧的更多可能性,2008年她将《巴黎圣母院》搬上京剧舞台;2011年跨流派演绎程派名剧《锁麟囊》;2013年推出“文武昆乱史依弘”系列演出,一人独挑《玉堂春》《白蛇传》《牡丹亭》《奇双会》《穆桂英》五部京昆传统大戏;2018年“梅尚程荀”史依弘专场,一人演绎四大名旦经典剧目;再到今天的《新龙门客栈》,她的每一次创新总会引起巨大轰动并让人眼前一亮,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质疑声。
面对质疑,史依弘从不畏惧。用她的话说,对待每一次新的尝试,要谨慎,要认真,但不要惧怕。“如果你什么都不去做,自然不会有人来关注和争议你。我是一个比较适合创新的演员,但我一直走在传统和创新并进的路上。经常会演演新戏再反过来演几出传统戏,然后再想想新的路应该怎么走。创新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只有传统的根基越牢固,创新的把握才会越大。”
史依弘生活照
观众是判断一部作品好坏的标杆
当前传统文化要艺术还是要市场,在史依弘看来这就和传承和创新一样必须两条腿走,缺一不可。2016年,史依弘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梅建平共同创立了上海弘依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试水市场。史依弘说,排戏所需的班底来自上海京剧院,班底从排练到巡演产生的一切费用都由“弘依梅”承担,公司赚不赚钱完全看观众肯不肯买票捧场。“虽然有点残酷,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用市场去考验艺术的话,就永远没有希望。”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剧照
2017年,史依弘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霸王别姬》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连演12场。今年是梅兰芳赴日公演100周年,作为梅派传人,史依弘带着昆曲《游园惊梦》《贞娥刺虎》与京剧《贵妃醉酒》《百花赠剑》四出折子戏赴日演出。两天的演出,1500个位子全部售罄。面对观众对传统艺术的需求逐渐回归,史依弘说,唯有用更优秀的作品来吸引他们,这个艺术才会越来越有希望。
史依弘生活照
“我来衡量一个优秀的作品,就是它有没有观众,观众真正会买票去看吗?如果这个作品观众真的买票去看,而且久演不衰,这就是个好作品。可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拿梅花奖、文华奖,然后作品高高挂起,我就不认为它是个好作品,”史依弘直言不讳地说道。
从青衣到刀马旦、武旦、闺门旦,从传统戏到新编戏,从京剧到多媒体音乐剧,史依弘创新迭出,并坦言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史依弘说,《新龙门客栈》给了她一个很大的启示,这个时代,女性的意识越来越强,今后想趁着各方面条件俱佳,多排几出女性意识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