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而干涸的黄色土地上,三个小孩追逐争抢最后一碗水;绿色的草坪上堆满了垃圾,两只小鱼在被污染的黑色河水中艰难求生;滚滚黄尘铺天盖地,追着策马飞逃的人们;被无情砍伐的树木上,栖息着母鹰和两只小鹰,眼中透出无奈,画面背景由绿至黄,触动人心……斑斓的色彩,带来的并不是唯美的享受,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陷入深深地沉思。
中国电力美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事张安华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以生态和环保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干旱系列》《沙尘暴系列》《森林破坏系列》《水污染系列》等,或是直接映照,或是反射、折射,张安华以独特的视角记录近些年地球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变化,以艺术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愫。
用油画呼唤美好家园
也许是学习和工作的原因,2002年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时,张安华就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彼时雾霾、水污染等问题还没有现在这样引人关注。张安华说:“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希望能够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如果仅仅是口头宣讲、文字宣传,在某些方面可能效果有限。而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可以形象地表现生态环境的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也有人认为,用摄影表现生态环境问题会更加客观、真实。事实上,除了绘画,摄影、书法、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张安华均有所涉猎,通过长时间地对比创作与思考,张安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摄影是真实的记录,而绘画可以更为有效地表达思想,更多地通过主观创作再现艺术的真实,使作品更有表现力、感染力。相对于中国画、版画等,油画更适合进行写实性很强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通过细节的描绘、立体式展现、特殊的油画语言的运用等能更好地表达环境保护这一主题。”
通过油画,张安华表达出自己的思考:“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全人类共同付行动、积极加以应对。我希望通过绘画,以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让地球恢复健康、家园更加美丽。”
敬重生命是永恒的动力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感情。”的确,画为心声,情为心画。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依托创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加之艺术技巧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张安华的系列作品,融入了他对生态环境深深的担忧,他以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大自然遭受的破坏,通过艺术呼唤人们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艺术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是对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张安华表示:“油画作为一种经典艺术形式,它能传递人的深层次思想情感、显示内心生活的各种奥秘、表达对自然世界的热情关爱。我们应当对当代社会投以应有的热情,使艺术作品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唯有深入地关心社会问题,拥有高度的人文精神,作品才能真正产生触动人心的艺术力量。”正是秉承这种创作理念,张安华的油画作品呈现出厚重的人文意识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尊重。他的《环境破坏系列》作品中,孤独而无助的金丝猴母子、被沙尘暴淹没的汽车与人……深深地触动着人心,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思,这些正是他坚持不懈创作的永恒动力。
从传统绘画与思想中汲取营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包含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涵,这一思想对张安华影响很深。“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相互交融,而不是一味征服、掠夺自然。所以,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对于自然的一草一木,要心存感激,呵护它们。”张安华说。在此基础上,张安华从自然与生态的视野观察艺术,用生态学的视角呈现出油画作品与人的精神状态、与文化生态的关系,展现出新颖的生态绘画。他用画笔为自然造境,用色彩传递内心的情感,创作的《和谐》《和绚》等生态绘画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张安华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有情(情感)有意(意义)的作品,有道德性、人文性、现实性的作品才能真正触动人心,具有现实意义。他说:“在当下,贫困问题可能是局部的,而环境问题却是全局的。全球变暖、南北极融化、森林砍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下国内、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加强环保宣传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渴望以绘画的形式,启发观者去认识和反思现实中生态被破坏的现象,并由此反思和修正人类的一些所作所为,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