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香港周2012”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毛俊辉提起来还是很兴奋。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作为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召集人、“香港周”的主要推动者,毛俊辉为此倾注的热情毫无保留,那些令他回味的细节还历历在目,“香港的演出真的很受欢迎!‘香港周’差不多进行到最后的时候,香港舞蹈家与台湾艺术家们还合作上演了一场舞蹈马拉松,他们轮番上场,在户外边走边跳,又跟观众互动,持续了六个多小时!”他的双眼在红框眼镜后面闪闪发亮。
实际上,毛俊辉的兴奋,以及他所说的“很有意思”,其根源并不仅仅来自于这些节目本身,甚至不仅仅来自于整个“香港周”在台北获得的成功。他想到的更远——对香港来说,这是一种新模式的尝试,而刚刚结束的“香港周”只是一个开始。这种仍待完善的模式,以多种艺术的集中展演为形态,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完整的香港艺术形象。有此艺术形象,香港艺术才能以鲜明的面目和平等的姿态与其他地区的艺术对话交流,才能跟“香港周”所上演的舞蹈马拉松一样,与其他地区的艺术自如地、亲近地携手共舞。
“香港周”启动艺术推广新模式
谈起“香港周”的缘起,毛俊辉将时间推回到2010年,这一年8月,香港特区政府于“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下成立“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作为台湾地区“台湾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辖下“文化合作委员会”的对口组织,以促进港台两地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由毛俊辉担任召集人。
港台之间的交流,表面上看你来我往,彼此很熟悉,其实相互了解并不深。香港人想到台湾,想到的是“小吃”;台湾人想到香港,想到的是“shopping”。提起双方在文化方面的印象,无非就是电影和流行音乐,其他则所知不多。“相较而言,香港对台湾的了解还稍多一些,因为自2006年开始,‘台湾月’在香港每年一度举办,内容也越来越丰盛,香港人由此知道了林怀民、赖声川。”毛俊辉说。然而,香港的演出在台湾则很少见到,“香港周”举办之前,香港中乐团在台湾的最近一次演出还是20年前的事。其他艺术团体或有演出,也都零零散散,演出过后,如石沉大海,不见持续效应。
但毛俊辉认为,香港文化界并非没有成果可以向外界展示。香港最悠久的、规模最大的剧团香港话剧团于1977年成立,同年香港中乐团成立,随后,1979年中英剧团、香港芭蕾舞团、城市当代舞蹈团成立,1981年香港舞蹈团成立。被称为“香港九大艺团”的大部分团体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争相创建,香港文化氛围一时转浓,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正是在这一氛围中产生,又反过来推动了这一文化热潮。“香港有了属于自己的创作,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我们一直没有好好地向外界介绍过。”毛俊辉说。
港台两个“文化委员会”接触差不多两年后,毛俊辉有了到台湾举办“香港周”的想法,以此向台湾全面集中地展示香港艺术今天的面貌。这一想法很快付诸实践,在香港康文署的统筹下,香港与台湾方面积极沟通,解决包括节目、场地在内的各种现实问题,终于确定“香港周2012——文化创意@台北”顺利登场。
初次尝试带来观念变化
“香港周”节目涵盖了话剧、中乐、流行乐、现代舞以及漫画展等,并有系列文化艺术交流会穿插其间,香港艺术第一次以一种集中完整的形式显现在外界面前。“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视觉艺术没有涵盖其中,但这也是从首次举办所要达到的效果来考虑的。”毛俊辉说,“表演艺术容易吸引观众,让台湾观众迅速地认识香港艺术,而且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借此想打造的是一个长久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长久,香港的艺术就都会有登台的机会。”
在具体节目的选择上,毛俊辉提醒自己要客观,不要让自己的好恶来左右判断,因为“香港周”表现的不是符合某一个人口味的个性化节目,而是最真实直观的香港艺术现状。为了保有这份客观,摆脱可能存在的猜疑,毛俊辉决定:自己的作品不在参演之列。这是一种牺牲——不论是对毛俊辉本人来说,还是对香港艺术来说,因为毛俊辉的剧作是香港表演艺术不能绕过的部分。但这一切都一律服从了客观公正的大原则。
“香港周”的结果令人满意。香港话剧团的《我和秋天有个约会》、“进念·二十面体”的话剧《万历十五年》、香港中乐团的《乐自香江来》、香港星期六爵士大乐队与台北GJO摇摆爵士大乐团携手演出的《摇摆吧,台北!》,还有毛俊辉津津乐道的由18名香港舞蹈家与台湾多名艺术家合力创作的《城双成对·香港×台北舞蹈交流》马拉松,都得到了台湾观众的热情回应,也让台湾观众认识了全方位、有特色的香港艺术。毛俊辉说:“我们要把‘香港周’打造成恒常的艺术节,并考虑到更多城市举办。”
首次“香港周”的成功,给毛俊辉带来更深的思考,他总结说:“这次活动最成功之处,在于促成了大家的相互合作。我无形中做了协调者的角色,协调政府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也感觉到其间的各种艰难,但大家一起合作过,感受到成果,就会有新的合作意向,再次合作将变得容易。”毛俊辉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如何做成大局的观念。
艺术整合亟需文化政策的跟进
这种大局观念或许在更大范围的香港艺术界同时悄然萌生:如何改变以往散兵游勇式的演出方式,整合香港艺术,从而不仅展现香港艺术的整体,而且令参与其间的具体演出得到更广泛、更持久的关注和影响。
香港的艺术管理比较分散,民政事务局管一些,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管一些,其他部门又管一些,各有分工,但相互合作并不容易,其间要跨过很多障碍,这种不易,也使得香港各艺团之间少有合作的想法和机会,长此以往,各自为营。最近一次较大规模向外界展现香港艺术,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但由于场地需求和节目形态所限,并未真正从艺术角度去呈现,影响不大。“所以,我觉得香港应该有所改变。”毛俊辉说,“从香港文化政策的层面去改变,不然好的东西始终不能走出去。”
香港艺术走出去,毛俊辉是先行者。2003年,由他导演的舞台剧《酸酸甜甜香港地》反响很好,北京方面邀请他进京演出,但当时的香港话剧团还没有这样的先例。毛俊辉回忆:“当我2001年去做话剧团的艺术总监时,正是香港话剧团、中乐团、舞蹈团三大政府艺团首次改制为公司化营运的时候,政府希望我们在资助下,学习怎样自行营运。”他想借北京之行,对艺术层面和营业理念都有所推动,却反而有人说他“too ambitious”(太有野心),当时毛俊辉正一边卧床医治癌症,一边为排戏操劳,结果北京之行耽搁下来。直到2004年,《酸酸甜甜香港地》应邀到杭州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那里,毛俊辉感觉到淹没在100多部戏中的一台香港舞台剧,对于香港艺术的推广几乎没有用。他认为应该去上海演出,结果在朋友的资助下,以为慈善基金筹款的方式登上上海逸夫舞台,演出两场之后,内地观众才了解到香港舞台剧是什么样子。之后,他执导的《新倾城之恋》《情话紫钗》也陆续搬演内地。
这些演出改变了香港的文化政策,从此香港的大小艺团逐渐获得政府提供的恒常的外演部分资助。直到今天政策更加进步,香港九大艺团每年都有可观的外演固定资助。毛俊辉感慨道:“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费,才使得此次‘香港周’的举办得到这些团体的响应,从而成为可能。”
毛俊辉期待“香港周”成为催动文化政策进步的又一个触发点,激励香港艺术更热情、更合理地彼此沟通,整合一新——这是他最深层的意愿,如果说毛俊辉果真“太有野心”,这也才是他的“野心”所在,“说到底,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从政策层面到团体个人,激发一种共同的意愿来推动香港艺术,这种力量不可限量。” (本文图片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