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设计与笔迹
艺术交流 VOL.01/2013|温琴佐·桑弗

   

  年初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当色彩消失的时候”——印象派版画中国巡展的作品,紧紧遵循着印象派黄金时期的发展轨迹。19世纪中期,印象派颠覆了艺术界,它的风格使得绘画、雕塑、雕刻版画与素描迈向另一种里程和全新的愿景;它使艺术家的思维跳脱出教条式的理念和既定的风格与成见。这种颠覆使得许多创意得以由种种规范限制中脱颖而出,并展现出许多艺术家的伟大特质。

  在印象派掀起的新艺术风暴之后,艺术的观念已经不同以往。艺术家们不再是学院派规则的奴隶,他们纷纷拓展自我视界并释放所有的想象,为自由的想法、创意与梦想开拓出无限空间。

  将印象派风格运用于雕刻版画与素描存在一种未知且矛盾的可能,因为一般来说,印象派最为注重的是色彩与光线,这对于雕刻版画与素描领域来说,两者似乎是相互对立并且风格迥异的。基本上雕刻版画与素描的基础建立于黑与白之间的对比,似乎无法与印象派绘画产生关联性。

  但若我们进一步探讨,在同时期诞生的摄影技术,对艺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摄影使得描述性艺术或写实性绘画的需求不再有以往的重要性。以往版画雕刻技术扮演着复制与再印刷艺术作品的重要角色,但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但使复制工作变得简易,而且成果更忠实,也因此版面雕刻在以往所能发挥的作用已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对于绘画界来说印象派的变革有着它的理由与特殊的创作方式。雕刻界称之为“巴比松派”的艺术家契里柯(Gericault)、柯罗(Corot)、卢梭(Rousseau)、杜比尼(Daubigny)与米勒(Millet)等,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传统艺术界的叛离更远,并由绘画界中独立而出;他们超越并颠覆已令人不安的印象派绘画理论,而这正是雕刻版画与素描发生更进一步变革的成因。

  只使用黑与白对印象派艺术家来说是一种似乎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实际上,也因此强制性地激发出艺术家的想象能力,于是他们不需再借助色彩,只以符号与笔触创作。由于版画对于色彩的局限性,某些艺术家,如莫奈(Monet),就拒绝使用这种技巧。虽然他曾有意尝试以雕刻版画进行制作,但最后这个版画的雕刻草稿一直处于未知和未完成状态,最终他仍旧致力于素描与粉蜡笔技巧。

  对其他的一些艺术家来说。这是一种虽然有趣却属于极端边缘化的风格。如布丹(Boudin)或西斯莱(Sisley),他们虽尝试了雕刻版画与平版画的创作,但作品不超过6件,而塞尚(Cezanne)共有9件,至于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的作品则不超过8件。

  不同的是,艺术家马奈(Manet)在印象派时期之前已创作出不少杰出的版画雕刻作品,受到以委拉斯开兹(Velasquez)与戈雅(Goya)为主的西班牙绘画与雕刻艺术风格的深刻影响。而后,马奈继续将他的艺术生涯献给雕刻版画与平版印刷作品。至今这些作品仍受到收藏家的高度青睐。

  德加(Degas)与毕沙罗(Pissarro)一方面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另一方面也是雕刻版画艺术的主角。他们试着创造多种雕刻技巧并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包含着他们所创造的繁复技术,但随着时间的转移,有些技巧成为低俗且多余重复的技术。他们赋予雕刻版画新的技巧与新的自主权,如加入修补、提亮光影与其他技巧,这使得每件作品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创作。尤其以德加来说,使用单一技法使得他的创作成为艺术史上非凡且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目前大多数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作品构成了德加第一次也是其在世时唯一一次的个人展,这展览由他个人策划;与我们所想的舞者与肖像大为不同的是,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风景画,均以粉蜡笔与单一技法进行创作,它们大部分属于未公开的个人创作。

  因此,雕刻版画与素描成为印象派艺术家借以表达自我的私人画作,德加就是最好的实例。雕刻版画与素描是用来学习、试验和为未来油画创作打基础的,这些相应的基础技法有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亮与暗的对比技法。以莫奈为例,虽然他没有直接运用亮暗的对比技法,但亮与暗的对比正是他灵感与作品成功的关键。

  《印象·日出》是莫奈的代表作品,也是印象派画风的重要代表作,其实它是比利时画家容金德(Jongkind)于1868年创作的版画《在安特卫普港》的翻版,莫奈看见版画后以自我的手法重新创作,最后成为艺术史上不可缺的伟大作品。这说明,雕刻版画其实不是印象派绘画的配角,可以说,它不但可以独立撑起一片艺术领域,甚至也可以成为许多绘画的灵感泉源。

  以毕沙罗来说,他创作了超过两百件的版画与平版印刷作品,从未将绘画作品转变为版画创作,相反却以雕刻版画作为绘画作品的基础。对他们之中的多数人来说,版画图形艺术有着属于自我的世界。是保留给创意与实验的一片空间,也是确保原创性并使他们将艺术构思赋予其上的神圣殿堂。版画如此重要。这使得德加如此表述说:雕刻版画“是他创作与创意最大的乐趣之一”。

  关于印象派版画的个体性探索与研究,可由艺术家们在不同阶段所创作的不同版本的同一作品中看出。在绘画作品中很少有以同一主题重复绘画的作品,然而在雕刻版画与平版印刷中却有着同一主题多种版本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不同版本的形成,或由于技法的修正、或者是制版阶段所作的修改或是对印刷阶段的墨度修正,这些都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这项平面设计艺术的热情与用心,而这些笔迹图形的技术性与创意性有时远超过于大众广泛喜爱的绘画。

  毕沙罗共制作出超过十种版本的《家禽市场》,德加至少五种版本的《玛丽·卡萨特在卢浮宫》,由此可看出这些艺术家对于雕刻版画技术的不断更新以求精进,他们研究着新的技术与实验。如万·里塞尔·加歇(Van RysselGachet),或如其他艺术家如莫奈与塞尚(Cezanne)也试着发掘平面设计艺术的领域。其中凡高(Van Gogh)也曾尝试创作。

  平面设计的改革比印象派更早,尤其在摄影界更是早已探索出新的创意观点。在摄影作品尚未成为商业产品前,所有的功劳应属于布拉克蒙(Bracquemorld)其创立于1863年的“蚀刻版画学会”是所有设计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后他加入并参与了印象派的展览。从1874年起,摄影师纳达尔成为其主力之一。他连同加歇、卡达尔(Cadart)与德拉特(Delatre)等人,带动着印象派艺术家进入雕刻版画的领域,他们经常协助艺术家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供想法并创造令人满意的成品。

  许多艺术家于寻求自我风格时,将过往大师级艺术家视为效仿对象。如丢勒(Durer)、伦勃朗(Rembrandt),或戈雅与委拉斯开兹。但实际上对于印象派艺术来说,尤其以雕刻版画领域来说,路易十五国王时期的东方艺术才具最大的影响力,当时国王的财政总管巴汀(Bertin)有着一系列的珍藏书籍和中国设计书,这些书籍最后被没收归公,与日本艺术品一道,最后成为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品。直到目前这些作品仍是欧洲地区对于东方艺术最齐全的珍藏。

  对于莫奈、布拉克蒙、亨利·索姆与其他多位艺术家而言,构图可以启发无限的创意泉源,透过它更可发展出一种创新的绘画风格,这使印象派与以符号和图形为基础的装饰艺术的界线变得模糊。此外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现代广告与未来平面设计领域的基础。

  因此,这种注重构图的创新绘画风格是艺术家如柯罗、米勒与巴比松派学院所传承的遗产,再与中国和日本的图像经验,最后创造出的一种混合表达方式。透过平面设计,它获得一种更动人的主观表现力并为印象派绘画开启一条全新的道路。受到这种风格启发的最佳案例是莫奈的代表作之一《睡莲》,这幅作品充分地展现出平面构图与主观色彩相结合散发出来的艺术感染力。莫奈透过中国与日本的印刷品解析东方艺术,并结合友人经验和自己受东方文化启发得到的设计灵感,创作出一种既简化又和谐的图形,而这正是莫奈《睡莲》的基础。

  意料之外的是,尽管马奈与印象派如此接近,他却从未参加印象派的重要绘画展览,而是将作品保留在沙龙展展出。第一次参与在纳达尔工作室举行的展览,他展出了一系列的雕刻版画,其中《死了的斗牛士》是这次展出的作品之一。由这个作品与其他印象派时期之前创作的作品可清楚看出,他对于意大利与西班牙艺术风格有所偏爱,仅有少数的草稿受到东方艺术的启发。

  雷诺阿(Renoir)创作他的设计作品是在印象派诞生之后。他的第一件设计作品创作于1889年,而且他的创作目的集中于商业性而非个人研究。关于受到委托的商业艺术如插画或装饰艺术这些领域,不但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具有能力的艺术画商有伏勒尔(Ambrose Vollard)、杜兰德·鲁尔(Durand Ruel),他们致力于创新风格的平面设计。而这项艺术正快速地扩展着。雷诺阿的主要创作为平版印刷,但对铜版画也没有偏见,因为具有阿拉伯式的花纹造型与他的绘画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高更(Gauguin)的作品,他参与了大多数的印象派画展。甚至在沃尔皮尼咖啡馆(Cafe Volpini)亲自筹备了一场展览。在当时的巴黎世博会期间,他因为需要寻求展览赞助人,就以平版印刷作品作为自我简历并筹备一场展出。对他来说平版印刷是他绘画经验的总结。高更之后也在大溪地创作出一系列杰出的木刻雕刻版画。

  在印象派与高更的实验之后。平面设计艺术师有着新的效仿对象。如图鲁斯·劳德累克、施泰因伦(Steinlein)、波纳尔、弗拉曼克(Vlaminck)和郁特里罗(Utrillo)。但关于印象派平面设计的实验者与最佳代表人物,当属具有自由与创意的艺术家毕加索。于他之后,一切都不像以前那样了。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