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本届奥斯卡的获奖电影没有那么出色。这么多年,奥斯卡都再没出现过1995年那种巅峰对决,那一年,《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角逐,《低俗小说》和《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都是场内选手,那是美国电影黄金时代的延伸。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影迷就是通过那些电影开始了解奥斯卡,培养自己的电影品位的。只不过,奥斯卡并没有神奇的力量,不管而今它的颁奖礼怎样星光熠熠,都无力改变电影自身的暗淡——越来越向技术性和奇观化滑行,那注定一去不返的命运。
唤起对电影最初的感动
默片《艺术家》的剧情不需多说,一个流畅而通俗易懂的爱情故事,伴随着的是关于默片时代如何结束,有声电影又怎样到来。这电影最亮眼的,还在于它本身就是“默片” ,是关于电影的电影,这里边既有对人的命运的隐喻,也有对于技术的态度。
好多人指出,这部向默片时代致敬的电影,对默片模仿得不像。包括女主角的样貌气质太现代,对默片镜头的运用不够典型……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采用默片形式所获得的成功,根本与模仿得像或不像没有关系。模仿默片,还原那些已经被遗忘的电影叙事手段,只是这部电影成功的技术性元素,而不是采用这种技术元素最主要的意图。如果说默片在技术上有何值得膜拜和返顾的地方,那我觉得,恰是为了在这个强调视听之娱已达极致的年代,对科技手段的无止境追索做一个反向提醒——提醒看电影的人们,电影可以沉默,电影也可以没有颜色,所有这些激起人感官刺激和欲望的视听手段,都只是外在于电影内核的形式层面之物,如果愿意,也可以从容地摆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不管是怀旧、还是迷影情结,最重要的在于,唤起了我们对电影最初的感动。
摆脱了那些细腻逼真的色彩和航拍、微距等种种花样翻新的视觉手段,电影照样能把故事讲好,而且更容易把人的注意力收束在情节、行动、表情这些电影内部的观赏元素上。“淡极始知花更艳”。从默片盛行的上个世纪初,到本世纪初,100年间,电影的科技元素一直在累积,在叠加。试想,为何不可以横空出世一部《艺术家》这样的电影,以减法示人呢?如果人们接受了《艺术家》,不是恰好可以说明,对于视听饕餮般的追求,不是电影的本质性追求,科技手段的提高,也不是电影技术发展的唯一道路么?
那从无声到有声的技术变革,表现的仅仅是电影的命运么?电影中的艺术家乔治,从“背时”到追赶上新的时代潮流,这故事的落寞感,其背后是整个现代社会飞速前进中被甩下的无数叹息——既是人,也是人们在前现代所创造的种种美好的往昔。
在“奇观”以外,提供一种情怀
《后人》这部电影,倒是一部清新流畅、属于“质量信得过”的好莱坞作品。当然,其中乔治·克鲁尼和夏威夷风情功不可没。这是一部生活化的电影,讲的是普通人的家庭和情感的遭遇。一个妻子遭遇了意外的中年男人,如何重新挽回已经疏离的亲情,把两个不乖的女儿重新拢回自己身边——这期间,主人公弥补了先前对待家人的漠然和疏远,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好莱坞其实一直都有这种类型,这个类型的电影也不乏票房和拥趸,当然,这种类型是很容易“惜败奥斯卡”的——我们已经告别了《克莱默夫妇》和《金色池塘》的年代。似乎是,从世纪之交以来,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倾向于“奇观”,越来越不耐烦观看与生活平行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越来越喜欢在历史布景下展开幻想,甚至是连那历史布景都不要,直接造一个没有时空指向的悬浮的传奇幻景。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凡是讲述情感的电影,都容易走向“轻”,因为电影缺少生活化的细腻丰富的层次交代和细节捕捉,同时又缺少对情感的深度把握,从而缺少重量和质感。电影有没有在“奇观”以外,提供一种情怀?这须得反省。《后人》这部电影的优长在于对情感演进的交代干净而节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造作煽情,自然、本色、成熟——这种电影叙事的态度深得我心。这电影的缺点就是,太规矩了。奥斯卡还是需要一点小惊喜的——当然,太大的惊喜它又承受不了。《离别》这部伊朗电影根据简单的介绍能看出来,这也是一部从情感伦理入手的“现实”题材电影。也许,中国电影谋求“大片”以外的出路,应该从这里受到启示。
无力讲好只属于这块土地的故事
奥斯卡本身便是个“纠结控”,看清楚这一点,也许会使那些纠结于奥斯卡的国人,略微释然。奥斯卡作为一个立足美国、放眼世界的国际电影奖项,其评价尺度时常是在商业与艺术、民族与全球、创新与守旧、宽容与保守之间徘徊。所以,常常是你押大他开小,你押多他开少,总之,你要是瞄着一个既定的标准去“打造”得奖电影,还真是很容易失手。在各国际大奖中时有斩获的中国电影,就偏偏拿不下奥斯卡,许是时运不济,许是功力未逮,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好莱坞对它的最佳外语片,会有一个预设。这就是好莱坞一个重要纠结点——你表达的东西不能违背它的主流价值诉求,在做到这一点之后,它又希望你能给它电影元素的新鲜感和价值诉求方式的异质感,总之它需要一点“欲拒还迎”的配方。这当中的尺度恐怕很难把握——国产电影与其花很多力气不断揣摩奥斯卡的用意,还不如沉下心来先讲好自己的故事。无意于佳方佳,你讲好自己了,差异性和情感饱和度便都有了。越是急功近利想拿点什么,便越容易陷入到前人的窠臼里去。中国电影最值得着急上火的地方,不是比不过外国电影拿不着奖,也不再是技术落后挣不着钱,而是无力讲好只属于这块土地的故事,一种代表中国人情怀的、切合中国人审美体验的、能为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灵所呼应的中国叙事,而不是那种拿着民俗元素来“表演中国”的伪民族叙事。《金陵十三钗》等电影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还可以继续努力、继续深入。这一点,还真得学习奥斯卡——人家能把美国标准上升为全球电影的风向标,借电影传播国家民族的正面形象,真正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