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岱健与余光中夫妇
《乡愁》乐谱
余光中先生亲笔信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自1971年问世以来,就以委婉动人的亲情、爱情、乡情打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令全球华裔游子泪湿青衫。40多年来,这首经典诗作一直停留在文字和朗诵的层面上,作曲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挥笔为它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在海内外逐渐传唱开来。在晁岱健专心创作并反复修改的这10余年间,余光中不顾80多岁高龄,往返大陆6次之多,与他结下了忘年交,共同谱写了“一曲乡愁、两岸情深”的动人情缘。
余光中的《乡愁》,晁岱健少时就非常喜欢,及至中年感悟更深。在他看来,乡情是抽象的词汇,它隐藏于我们的心灵深处,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就需要借助一些物象才能捕捉到它。余光中表达乡愁的方式借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并采用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倾诉了诗人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而且针对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体现出特定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赋予了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这让生活在现实状况中的两岸亲人感受格外亲切。
正是这种浓浓的桑梓情家国梦深深地感动了晁岱健,尤其是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大型庆祝活动上,余光中亲自吟诵“我在这头”时,台下突然出现了一人诵万人和的动人场面,“母亲在那头”的声音如此震撼人心。在那一瞬间,晁岱健突发灵感吟唱出了《乡愁》的旋律,并从此下定决心为《乡愁》插上音乐的翅膀。经过不懈创作,晁岱健终于在2006年底制作出了《乡愁》歌曲第一个小样,此后进行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前后历时10年、6次进棚,直至得到余老和大家的肯定。
一年后,余光中迎来了80岁寿辰,江苏文艺界在总统府熙花园为余老隆重举办庆生会。在晁岱健的精心策划创意下,书画名家不约而同地把“乡愁”诠释到礼物中,创作了梅兰竹菊、山水画和真草隶篆四种字体三大系列来祝愿余老健康长寿。余先生说这些作品远看着便已觉得很美,“我心中有点不敢当,觉得有了这些礼物简直是富可敌国了。”“良辰美景,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真是非常幸福,我一定要细细享受!”
2011年6月18日晚上的颁奖晚会隆重而热烈。名人、名作、名家、名段,水乳交融,共绘华章。余老发自肺腑地说:“我是南京人,我是真正的南京大萝卜!我生在南京,乡愁就是对故土南京的情结。此时此刻,我最想听到的就是南京作曲家晁岱健先生谱写的《乡愁》歌曲。”江苏省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歌唱家陈罕罕现场声情并茂地唱起悠扬动听的《乡愁》,一下子整个晚会推上了高潮,让余光中老泪纵横,也让台下观众一起感动涟涟。
在与余光中密切交流的过程中,晁岱健禁不住问他谈到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那未来呢?思维敏捷的余老胸有成竹地说:“未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正是在余老虔诚执著精神感染下,晁岱健以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担起文化人应有的责任,历经十年磨一剑创作出歌曲《乡愁》,与余老续写着情谊佳话。
随着中华文化复兴与崛起,《乡愁》这首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名诗名曲必将飞向世界各地,唤起人们强烈的共鸣,成为远离家乡的游子书写对母亲对祖国眷念的思乡曲,成为中华儿女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