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十几天,奥运圣火就将在北京“鸟巢”点燃……无疑,这是“复兴中国”的一次盛大狂欢,是“开放中国”30年进程的一次辉煌亮相——我们借奥运之机为世界搭起了了解中国的看台,开放的复兴的中国在这个看台上展示自己和谐发展的追求与和平共建的情怀。
近半年来,在北京持续热演的“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国内演出剧目”就是盛大狂欢的一簇浪花,是辉煌亮相的一个笑靥。
在这里,首先值得称道的是“首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这个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活动,不仅成为奥运之年引人注目的“赏心乐事”,而且成为国乐之史令人自豪的“励志乐章”。正是在这个春天,全国的37个乐团接踵而至,高雅的交响乐成了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他们在西方经典的长廊中流连,他们也沉醉于中国作品的素雅与清香。可以说,正是借助奥运搭起的看台,我们的交响乐真正地“交响”起来,奏响了空前的、旷世的“春之声”。
其次,我们还要特别称道“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倾情奉献。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这一“工程”,自2002—2007年的一期工程已经告一段落。这一工程通过广泛的选拔和深入的打造,产生了50部“精品剧目”和诸多“精品提名剧目”。“工程”实施虽然在近5年,但视野却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优秀作品。有了“工程”选拔和打造,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国内演出剧目的确可以说是“奥运搭台,精品撑台”——我们的“精品剧目”装点了祖国的容颜,增添了奥运的华彩。
第三个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民族戏剧艺术的斑斓色彩。北京是首都,北京奥运大有云集九州英才、汇聚八方佳艺之势:黄梅戏《徽州女人》诉相思,豫剧《程婴救孤》剖肝胆,川剧《易胆大》歌正义,眉户剧《迟开的玫瑰》讲奉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敞心扉,越剧《陆游与唐婉》伤离情……众多色彩斑斓的地方戏曲携乡音、道乡情、展民俗、唱民风,营造出“人文奥运”的浓郁氛围,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与“人文中国”的内涵。
第四,在奥运搭起的看台上讴歌“奥运精神”也是这次演出剧目特别值得称道之处。中国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奥运赞歌》、中国煤矿文工团的歌舞《奥林匹克颂》、中国评剧院的《中国心·五环梦》、中央歌剧院的交响诗剧《体育颂》、中国国家京剧院的折子戏专场《奥运·国粹》等都体现着对“奥运精神”的讴歌。在某种意义上说,“奥运搭台,文化唱戏”的内涵,其实是“文化登场,奥运风光”。
但毕竟,作为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国内演出剧目也在持续地风光着——仅从150余台600余场演出的数字,就可以看到这是怎样的层层浪花和张张笑靥。
当奥运圣火在北京“鸟巢”点燃,当各国体育精英汇聚运动场——我们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在沉迷于赛场竞技的同时,更会陶醉于剧院演艺;他们不仅会去各奥运场馆看“奥运精神”的腾飞,也将会去各演出场馆看一个崭新的“人文奥运”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