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积极作为 促进中国戏剧繁荣发展
http://www.cflac.org.cn   2007-10-16   作者:   来源:中国文联网
 

积极作为 促进中国戏剧繁荣发展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董 伟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剧协团结全国广大戏剧工作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有力地促进了戏剧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戏剧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新局面。总结这几年的工作,中国剧协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通过评奖办节,推出优秀作品,让戏剧艺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回报于人民;开拓思路,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让中国戏剧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当代中国的新形象;应对挑战,送戏到基层,进校园,培养青年观众,在文化浸润的过程中使得中国文化的血脉得以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梅花香 飘万里

    梅花奖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是我国第一个以表彰和奖励优秀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和发展戏剧事业为宗旨的艺术大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迄今已举办了22届,今年年底就要举办第23届颁奖活动。20多年来已有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508位艺术家获此殊荣,他们已成为全国各个剧种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2005年6月30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的当天,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宣告成立,将弘扬民族文化、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办团的宗旨,自成立以来,已经有35个剧种的120余位梅花奖演员参加了演出,足迹遍及河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江苏、浙江、山西、辽宁、吉林、广东、安徽、北京等内地省市区和澳门、台湾地区,受到热烈欢迎。2006年11月和今年5月,艺术团赴澳门和台湾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7月,开始了在境外传扬中华文化,加强世界各地华人文化联络之旅。为庆祝中澳建交3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受澳方邀请梅花奖艺术团赴澳大利亚进行文化交流和采风活动,7月20日晚在悉尼歌剧院进行了大型戏剧晚会“梅花澳雪”的演出,演出的盛况被全程录制并向全球华人播出。

    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组建的初衷和设想,是源于20多年来评选出500多名艺术家,这笔可贵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中国剧协作为中国戏剧家之家用什么样的载体、如何更好地为全国的戏剧艺术家们服务,如何又在服务的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使这些梅花奖获得者为全国戏剧工作者作出表率,于是选择了梅花奖艺术团这样的载体。梅花奖艺术团成立后的第一个演出是河北永清县,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酷暑中大家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我们不仅在县里演,还来到了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演出。第一届梅花奖获得者、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曾说,我们来到这里真正是像鱼儿回到水里一样。这就是梅花奖艺术家团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之后,艺术家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艺术家是鱼,广大的群众是水。

    从此梅花奖艺术团找对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的西北之行,艺术团的团员们不顾每日几百里地的奔波之苦,强烈要求开座谈会,要交流深入到基层与群众互动后的感受和体会。在会上大家促膝交流、争抢发言,这些已经卓有成就的各个剧种的领军人物们已很久没有体会过如此深刻的“下到最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感受了,凝聚力和感召力都空前高涨,虽然在此之前很多演员都互不相识,但因此行大家真是亲如一家。在这个会上大家总结出我们这个团的特点:梅花奖艺术团是宣传队,宣传我们的优秀的戏剧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梅花奖艺术团是播种机,在全国各地播撒了戏剧的种子,培养了大量的新老观众;梅花奖艺术团是引路人,引导全国戏剧工作者走德艺双馨之路,在演戏的过程中服务群众,起到示范的作用。事实上,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运作,达到了最初成立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的初衷。落实党的文艺方针,贯彻“三贴近”和“文艺为人民”的精神,团员们的敬业精神和整个团的凝聚力大大增强,有很多梅花奖演员看到我们经常下基层演出,主动找到剧协也要求参加艺术团的演出,这也充分体现出梅花奖艺术团的号召力越来越大,同时促进了协会的工作进一步发展。

    梅花奖艺术团的演出,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剧协副主席裴艳玲、李维康、白淑贤、濮存昕等经常带头参与,并且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所到之处,都是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歌声飞扬,将艺术奉献给人民,从而得到了最真挚的反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对于艺术家来讲是最珍贵的。我们将梅花奖艺术团传扬的精神用四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德艺双馨的高尚品德;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快乐和谐的创作氛围。梅花奖艺术团从成立之日起就没有申请过国家拨款,也没有通过演出挣钱,演员们只拿非常少的补助,不卖票、不商演,靠的是良知和奉献精神。

    梅花奖艺术团的活动现在已经纳入到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的规划中,可以说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梅花奖艺术团今后的方向是将全国最优秀的戏剧艺术家组织起来,带着最优秀的戏剧作品,送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在面向基层的同时,还要借助梅花奖艺术团这个最独特的载体走向世界舞台,把中国戏剧这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带出国门,向当地的观众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和友谊发挥积极作用。

    走出去 请进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剧协圆满完成了有关部门安排的对外交流项目。此外,还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努力服务于国家的“大外交”、“大外宣”格局。通过交流活动,提高中国戏剧在国际戏剧组织中的地位,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戏剧文化风采。

    不久前在马尼拉参加国际剧协第31届世界代表大会和“世界各民族戏剧节”,我感触颇深。在这个由国际剧协主办的世界戏剧“奥运会”上,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伊朗、孟加拉、菲律宾等,拥有比中国更突出的话语地位、更活跃的戏剧交流精神。

    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迅速提升,但中国的文化地位与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相比,特别是与欣欣向荣的当代中国相比,很不相称,在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的舞台上还缺乏应有的大国地位和话语权。

    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我们发现,国内文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但说到戏剧时,似乎人们的悲观情绪要多一些,比如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戏剧不行了”。但据笔者的观察,可以肯定地下结论说:戏剧死不了,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人民需要它。但也不能和五六十年代戏剧一统天下时相比,因为,在文化多元化、选择多样化的今天,观众没有“流失”,而是“分流”——人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实在太多了。

    如何振兴传统戏剧?如何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对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青年观众;对外应当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全球化时代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契机,推动中国戏剧走向国际舞台。要把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思想传播给世界,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展示中国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当代中国的新形象。

    就戏剧而言,实践证明“走出去”是可行的,首先全球有6000多万华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了解中国的强烈欲望。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在多元化的国际舞台上谋求广大的发展空间。一走出去,就会发现中国戏剧同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2005年在开罗举办了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实验戏剧节”,上海话剧中心的年轻人带来一个作品《人模狗样》,讲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这实际上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得到了国际戏剧专家的高度好评,拿了大奖。中国的当代文化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发出了声音。由北京人艺推出的经典话剧《茶馆》去年在美国的演出也同样大获成功。我们通过正在筹办的“第三十一届世界各民族戏剧节”,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中国戏剧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我们的努力争取下,明年在江苏南京将举办国际戏剧节,“戏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将来到中国。我国有13亿人口,300多个剧种,多么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丰厚的资本,但是我们在国际戏剧交流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要为国际戏剧交流做出贡献,要有所作为。同时也在酝酿申办下一届国际剧协代表大会。相信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会更一步提高。

    中国戏剧、中国文化走出去,一方面提高了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树立了当代中国的新形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了中华文化。文化的全球化交流,使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能够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为全人类所共享;而参与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则决定了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近代以来吸收外来文明创造的新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共同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要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改造传统文化,使其转化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资源。同时,要具有世界眼光,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的先进文化,来充实、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让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精华成为滋养我国主流文化思想的有机成分。

    进校园 促和谐

    去年是越剧百年,今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很多好戏轮番上演,戏剧界很受关注,这对于中国戏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积极促进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茅威涛去年带来的新版《梁祝》、《春琴传》、《藏书之家》,包括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等等这些美不胜收的剧目都吸引了大量青年戏剧观众,他们为此痴迷,并开始爱上了戏剧。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思索。而对于中国戏剧的忧虑和中国戏剧所面临的危机,甚或推而广知说大一点,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正是青年观众的缺失。

    去年5月,中国剧协在西北5省搞了个“秦腔节”,所到之处观众如潮,掌声雷动,许多戏剧专家都很激动。但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观众虽然很多,但白发者居多,黑发者少。看戏的老年人居多,中青年较少,这是一个事实。如果说眼下的这样一种欣欣向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我们千万不要盲目乐观,10年后、30年后、50年后又将是什么样的状况?真正是要从孩子抓起,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注重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对此,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近些年来,青少年中出现了大批网迷、游戏迷,繁重的学习、考试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戏剧。因此,在今天及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如何培养青少年观众对戏剧的热爱与兴趣,是振兴民族戏剧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战略课题。目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剧协正在筹办“中国校园戏剧节”。

    今年梅花奖艺术团去台湾地区访问演出,发现来看戏的中青年观众不少,据了解当地剧团经常免费去学校公演,从小培养了一批戏迷,使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这不是一个短期见成效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文化浸润的过程,正是润物无声的这种力量,慢慢将这种力量变成一种文化的血脉。谈到血脉,我们去台湾演出,去澳大利亚演出,我们的这些骨肉同胞一听起熟悉的西皮二黄激动万分,听到了乡音唤起乡情,有着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情感。这就是民族文化润物无声的力量,也就是血脉相连。

    中国剧协现在正在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动中国戏剧进校园,推精品力作,带给年轻观众最美的艺术享受,也在这种享受的同时种下一颗记忆的种子、传统文化的种子。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是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要有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我们的民族艺术,尤其是戏剧艺术更加重视,才能够将其进一步弘扬光大。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宏观的、有战略部署的、日积月累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青年观众的培养就是一个例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需要10年甚至几十年,应当说这才是一个树人的过程,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才有根基。(本网记者张悦根据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