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科:从文化生态系统角度认识曲艺发展面临的问题
http://www.cflac.org.cn    2006-11-15    作者:吴文科  来源:中国文联网
 

    曲艺是我国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支奇葩,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综合性传统表演艺术。千百年来,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技巧和审美品格,塑造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心灵;而且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孕育了诸如“章回体长篇小说”等文学体裁和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保存了许多口头文化传统包括诸多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在祖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曲艺艺术推陈出新,青春焕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自身的辉煌。但不必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一个时期以来,曲艺的整体创作与表演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和审美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作为至少有着1500年信史的传统表演艺术门类,曲艺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条件下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出现了不少的困难,面临着危机。深入思考曲艺艺术的当代命运,探寻曲艺在当下的正确发展路径,因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编者

    表演趋向曲艺小品化、歌舞化只能使曲艺丧失自身艺术特质

    曾几何时,面对现代科技孕育催生的电影、电视和其它新兴艺术样式,有人曾经不无武断地认为,成长于农业文明土壤,建立在口头“说唱”表演基础上的传统曲艺,已经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很快会被时代所淘汰而销声匿迹。还有些人则认为,曲艺在新的时代要想生存和发展,只能向其它现代的艺术形式看齐或者靠拢。一些业内人士更在“与时俱进”和“革新发展”的堂皇主张下,照此思路对曲艺进行所谓的“改革”或“创新”。如将原本以演员本色的“说唱”叙述为特质的曲艺表演小品(戏剧)化,将其中的“唱曲”表演歌舞化,将相声等以“说表”为主的叙述表演动作化,等等。殊不知,小品化、歌舞化和动作化的“革新”结果,只能是使曲艺表演逐步趋向戏剧和歌舞而远离自身的艺术特质,在向别的艺术形式“靠拢”的过程中丧失自己的本质与本色,与对曲艺本身革新发展的愿望背道而驰。这是脱离曲艺自身本体和迷失曲艺发展方向的严重偏误!不仅不能加以提倡和任其泛滥,而且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且予以消除。

    进入21世纪以来,维护包括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这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与挑战,所提出的一个既富针对性又具前瞻性的人类文化发展理念。当科技进步使地球变为一个“村落”,当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生活不再受到国界的阻隔,当文化的多样性由于经济交往和社会转型面临着“同一化”和“单一化”的危险,提出并捍卫这样的理念,无疑非常正确和重要。不能设想,全球都说一样的话语,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人类的生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也无法设想,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都看一样的演出,从事一样的娱乐,接受一样的熏染,心灵和思想会变得怎样的孤寂和苍白!曲艺以其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特质,一方面将各种语言表达的智慧与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展示了人类审美地把握世界的别样风采;另一方面借助不同的“说唱”叙述方式包括讲说、唱叙、说唱相间和韵诵,在叙事、抒情和说理的丰富演绎中,为人们提供富有趣味的心灵慰藉和富含思想的精神滋养。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是其它艺术样式永远无法替代的。有关曲艺发展的“淘汰论”和革新的“看齐论”,都不符合曲艺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客观实际,应当警惕、远离和摈弃。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于是否有人持有这样或那样的悲观论调。问题的根本首先在于,曲艺界内部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和局限,存在着对待自身艺术的不珍惜和不争气,包括进行动机可能良好而效果实则糟糕的盲目“革新”与“创造”等等的糊涂倾向。

    不成熟的文化市场和一些不良审美思潮严重影响着曲艺的良性发展

    上述问题具体表现正如大家长期以来所看到并且慨叹的:相声不可乐了,即便乐了也乐得不是很高明,缺少艺术的审美创造和笑乐的主题意味;评书评话广播电台天天都有播出,但引人入胜的人物、情节和思想确乎难见,题材老化,主题不显;弹词鼓书笔走偏锋,创演尽是急功近利的开篇短段,缺乏体现主体风格的精致长篇;鼓曲唱曲的确好听,但好听的也就是前辈大师们积累留下的那么几段儿经典;广东的粤曲和东北的二人转虽然红火热闹地活跃在天南地北,但真正属于当代人创演的具有经典品格而出类拔萃的高水平节目实在不多;快书快板风格独具,但振聋发聩的节目和炉火纯青的表演非常鲜见。相反,相声近年来一路低迷滑坡,缺乏思想“钙质”的“返祖”表演充斥舞台;评书社会需求很大,但年轻演员严重断档,只有少数几个老艺人勉力维持,而且节目水平异常稀松,缺乏相应的审美冲击力;二人转演出表面活跃但鱼龙混杂,商业味浓重,大有退回“地摊时代”而归于“杂耍”的趋向……能够代表我们时代艺术和思想水平而脍炙人口的优秀新节目很少,能够真正撑起自身艺术天空堪称“中流砥柱”的大师级艺术家极难觅见,许多地方的曲艺表演艺术团体因为生存困难纷纷合并或被解散,曲艺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任务艰巨且困难重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责任不完全是在曲艺界自身。当下难于出现侯宝林、骆玉笙、王少堂、高元钧和蒋月泉那样的大师级人物,固然与曲艺界行内许多从业人员不能够完全坚守自身的艺术原则和本体特征,缺乏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创作表演水平及精品意识有关。但当下艺术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审美思潮熏染,也是影响其不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与电视媒体的崛起,艺术创演的“快餐化”与“消费化”趋势日益加重,导致文艺创演的功能价值和审美的精神向度发生偏转和迷失。宣示崇高理想、塑造高尚人格、弘扬伟大精神、展示美好心灵的审美创造,日益被娱乐时尚的追逐和声光感官的刺激所替代。调侃、戏说与颠覆、解构遥相呼应,市场、媒体与技术联手出击,致使整个文艺的发展充斥着浓烈的“后现代”意味和受制于“媒体霸权”的气氛,一方面使原本属于精神营养和心灵鸡汤的文艺作品,庶几成为本属“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但却蜕化而为“感官消费”的即时“垃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制造着曲艺等传统艺术的“边缘化”命运。用一些批评家的话讲,就是“文艺娱乐化”、“创演消费化”、“本体杂耍化”、“审美感官化”。面对这样的情势,曲艺界一些人情愿随波逐流,放弃责任和担当,以纯粹“娱乐”的心理与姿态从事创演;不关心现实,不追求崇高,不宣示理想,不创造价值,不再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自己,只以市场和媒体马首是瞻,通过迎合市场的“商业运作”和屈从媒体的“命题作业”追名逐利、维持生存。从而出现业内有人总结的“今天写,明天演,后天丢”和“说书单纯讲故事,唱曲非要加伴舞,韵诵只把技巧弄,谐谑嬉闹卖粗俗”等现象,也就不足为怪。全然不知艺术不过是一种载体,最终传达的是人的情感,关心的是人的精神与心灵。离开对于有益思想的传达,离开了打动人心的内容,再怎样地技巧娴熟和红火热闹,也是没有价值与意义的,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即时的娱乐和消费,缺乏真正审美的价值与力量。这是当下整个文艺的严重积弊,也是曲艺发展的可悲现状。

    从文化生态角度深入系统地思考制约曲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十分必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盯紧曲艺当下创演本身并环顾当前社会审美思潮影响的同时,把视野再打开一些,把触角再深入一些,从深刻影响曲艺艺术创演状况的内部生态结构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去找原因,从曲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角度去思索考量。即把曲艺的整个事业发展而非仅仅是属艺术的创演经营放到整个社会文化和审美思潮的大背景下去比照,从全面营造适宜曲艺艺术持续健康繁荣发展的文化生态建设的宏观高度去考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制约曲艺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的深层原因,才有可能提供解决妨碍曲艺发展深层次问题真正富有价值的系统参考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求得“标本兼治”。

    首先必须重申,曲艺作为一门艺术,说到底是属于人的创造。在构成其“艺术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之中,从事其艺术的人及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是其艺术能否真正繁荣的根本性和决定性因素。而素养又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即如作为曲艺艺术化身与符号的演员,就不仅仅要具备相应曲种的专业舞台表演知识与技巧,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史论知识与素养,更要具备比较坚实的综合文化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否则,就既不能成为一个技术合格的职业演员,又不能成为一个技艺纯熟的专业人才,更不能成为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大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曲艺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多数是由业余爱好转移而来。一些人虽然后来拜了前辈演员为师,在当今曲艺的行业伦理中,也是名分大于实质。不像过去要跟师三年,耳濡目染。传统的师承链条消失了,现代的学校教育链条尚未完善。目前全国仅有的两所中等专业规格的曲艺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和专业设置的局限,既不能提供更多曲种的学员以系统深造的条件和机会,也不能适应培养曲艺事业多种行当与高层次人才的发展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主要以业余爱好而进入专业领域并支撑着曲艺艺术这片天空的从业人员,已经是十分难得而令人尊敬的一族了。再将这门艺术种种不如人意的发展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他们身上,的确不那么客观和公平。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和大量贮备,因而成为曲艺繁荣的首要条件。

    其次必须看到,曲艺作为一个行业一项事业,是由许多方面共同构成的。除了专门的表演行当,还有曲本创作、音乐编曲、器乐伴奏、舞台美术设计、节目排练导演、后勤组织服务、演出经营代理以及专业教育、学术研究、理论批评、编辑出版等等方面构成。这些行当的专业人才都具备了,各自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都健全了,整个行业才会健康发展,整体事业才会持续繁荣。遗憾的是,这门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艺术形式,自身应当具备的行业发展条件很不完备:高等级的教育体制没有建立。目前全国没有一所专门正规的曲艺类高等教育机构,或者哪怕是专门的系科;学术研究的生态系统很不健全。虽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设有专门的“曲艺研究所”,但国家公布的学科目录以及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目录中,曲艺一门和杂技等传统艺术却付之阙如,直接制约着曲艺学的学科建设、曲艺研究的学术发展和学术人才的招纳孵化;仅有一份中国曲艺家协会的《曲艺》杂志,曲艺研究学术交流的园地缺乏。创作表演领域的发展不平衡更是触目惊心:长期没有创作人才培养和孵化机制的状况,使得曲本创作跟不上排演需求。只有表演队伍单兵突进的发展状况,使得相声创作前些年借用一句戏曲台词描述的队伍局面即“十几个人来七八杆枪”,成为绝大多数曲种曲本创作人才紧缺的典型缩影。绝大多数的曲种甚至没有一个专业的曲本创作人才,演员为了生存只好自编自演。自编自导和自演固然是曲艺艺术的创演传统,但历史上的这种小农经济式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曲艺的发展状况。专业分工不够细致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各门技艺的不够专精和发达,直接影响艺术自身的节目成色和发展水平。而一味注重演员和轻视创作等等的合作与经营理念,更使行内的收入分配很不合理和均衡。致使一个或几个行当的缺失与萎缩,影响了整个事业不能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形成了遗憾的“木桶效应”。正如2006年4月16日的《文摘报》转引《中国青年报》上的一则深度报道所透示出的那样:伴奏弦师的稀缺严重影响着传统鼓曲的表演经营。从而警示我们:曲艺的生态链条日益脆弱!艺术的生产远远没有形成足以保障其健康发展的机制。同时也启示我们,不只曲艺的演唱者和伴奏者之间失去了生态构成的伦理平衡,一个时期以来原本数量不多的一些专业曲艺作家纷纷改行去写电视剧本的现象,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还有一个自身行业分配不公的“驱逐”因素。曲艺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因而呼唤行业内部的合理秩序即自身健康的生态结构建设。

    再次必须明白,具备相应正确的观念意识和理论素养,包括对于自身传统的全面了解和深刻继承,是使曲艺艺术走向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根本保证。当下曲艺界的一些盲目“革新”和“创造”,说到底是艺术上不够自觉的表现。缺乏基本理性思维和理论素养的艺术实践特别是探索性活动,因而变成一场没有占领制高点的悲壮冲锋。而对传统的了解不多甚或一知半解,更使曲艺的现代革新与发展由于失却了基本的依托,成为无由之改、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偏离本体乃至失败成为必然。为此,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明确曲艺发展立场与方向的同时,通过大力发掘和继承传统,是传统曲艺实现当代振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曲艺艺术传承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的特别承认与重视,并将享有特殊的扶持与保护。其中,曲艺品种被单独述列并占了46个。加上因“合称”因素(如“苏州评弹”实际上包含了“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合并同类项”因素(如“贤孝”包括了“凉州贤孝”和“河州贤孝”两个曲种)和学科门类划分的“横跨和兼顾”因素(如作为“民间文学”项目的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等“三大英雄史诗”,实际上乃是这些民族相应曲艺形式的传统经典曲本。其传承传播的载体,分别是属曲艺曲种的藏族“岭仲”、蒙古族“陶力”和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达斯坦”。其它如福建的“南音”放在“音乐”类别公布,但其既是乐种也是曲种)等等所含的数量,全部公布的曲艺项目实际达到52个之多,占本次公布总数的1/10还多。这还不算归入“习俗”类的两个曲艺文化空间即河南宝丰县的“马街书会”与山东惠民县的“胡集书会”。充分体现了曲艺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于曲艺文化独特价值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对曲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然而,与这种特别的重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曲艺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尴尬。据国家历时20年组织攻关、目前已进入全面完成阶段的重大科研项目——29卷本《中国曲艺志》中编纂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各民族创造和拥有的曲艺品种数量,古今相加,至少在500种以上!现在依然存活的曲种,也在400个以上。面对如此丰厚的传统,传承与保护的任务相当繁重。

    首先,绝大部分的曲艺品种没有专门职业的艺术团体加以传承和经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和自生自灭的状态。产生并存活于农耕时代的这类传统表演艺术,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非常普遍。而缺乏专业传承的自然发展状态,对于艺术传统的承续非常不利;其次,少数曲种所拥有的专业表演团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很难适应当下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扮演着节目创作即“产品生产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还承担着组织演出的“流通经营者”角色。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这种体制和机制及其带来的双重身份,由于新的经营“投资者”的不够明朗甚至缺位,以及文化市场的不够健全,致使传统建制意义上的曲艺团队,无法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适宜空间。在此情况下,为着生计经营的曲艺团队,只能把“养家糊口”放在首位,无法将本质地传承并弘扬自身艺术置于应有的地位。其作为曲艺艺术主要传承者的功能价值,因此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再次,由于曲艺行业的内部生态包括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和恶劣,无法形成良性演进和健康发展的适宜“气候”条件与行业产业链条。再加上学科没有户头、研究缺乏人才、理论缺乏阵地、教育链条不全等等因素,致使政策的“阳光”由于“空气”的稀薄和“水分”的缺乏、“土壤”的贫瘠,短时期内很难产生明显的绩效。

    确立曲艺的学科地位,完善曲艺的教育体系,维护曲艺的本体特征

    为此,站在全局高度,着眼长远发展,从健全和改善行业整体生态状况与生态环境的角度入手,全面协调地推进整个行业与事业的发展进程,才是从根本上发展繁荣曲艺艺术,实现曲艺自身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是曲艺的学科地位必须得到确立。曲艺的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决定了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20世纪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化先贤们筚路蓝缕的切实努力,奠定了曲艺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学人呕心沥血的辛勤耕耘,更使曲艺的基础史论研究和各类成果蔚然大观。相应地,学术研究的专业队伍逐步壮大,研究的手段与视野不断丰富和拓展,研究的水平稳步提升,已然形成了自身相应的学科规模与发展体系。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公布的学科与学位专业目录中,曲艺和杂技等民族传统艺术门类没有列入传统的“文学”或修订后的“艺术学”二级学科目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家层面没有给予曲艺以合理发展自身学科的“户籍”名义和专业理由,国家有关部门没能将曲艺的学科建设纳入总体的工作规划并予以相应地扶持和指导。连带性的影响是:有关曲艺的学术研究不能在相关层面得到制度性的关注和承认,专门或有志于从事曲艺学习与研究的人才无法找到正当的发展路径和评价归口,曲艺的知识传播和身份认知常常由于没有相应正规的学科架构作为实施依托,造成由图书编目到人才培养等等的“认知错位”和“渠道不畅”。最终会掣肘和制约曲艺艺术的全面繁荣与发展,以及曲艺文化的全面传承与弘扬。修订学科目录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为此,郑重建议有关部门能够深切关注曲艺的学科建设问题,在对学科目录和学科专业进行修订与调整时,尽快给予曲艺应有的学科地位,以保障曲艺文化的全面传承和曲艺艺术的发展繁荣。

    二是曲艺教育的行业链条必须得到完善。曲艺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艺术的矿藏储备十分丰富,传承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去发掘、整理、传承、锻铸和弘扬,需要大批有志于此的领军人物坚守阵地、冲锋陷阵,通过研究、总结、点化、提升进行艺术的深加工和精处理,使之焕发本来的光彩,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应当本着对民族文化高度负责的态度与精神,通过自身行业的切实努力和扎实工作,尽快搭建曲艺传承的现代机制,完善曲艺教育的行业链条。以使之不仅具有布局合理的中等专业教育,而且拥有高等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教育。曲艺界的政协委员此前曾就这个问题多次提案,现在看来,建立中国曲艺大学或者学院,困难不是很大。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和人文类学院设立曲艺系科或者专业,困难更不是太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悖论,不应成为阻碍完善曲艺教育行业链条的推诿理由。传入我国仅有百年历史的话剧和电影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事实,难道不应成为有着至少1500年历史的传统曲艺实现当代传承梦想的现实启迪?!有关方面应当积极面对和因应曲艺艺术的这种正当愿望和发展要求。

    三是曲艺的本体特质和行业伦理必须得到维护。从“小品”充数、大戏上演、伴舞泛滥、杂耍式经营和重技轻艺带来的本体失范和艺术变形等等堪忧现象来看,曲艺的当下发展确实存在着偏离本体的倾向。而像一位弦师的缺位影响一台演出的状况和曲艺作家纷纷改行造成行业发展不能协调有机的行为,无不提醒我们:曲艺若想健康发展,一定要明白自身属于什么,到底能做什么,具有怎样的品格与价值,靠什么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理由。回答是简单明了的:曲艺的审美特质无法替代!曲艺的发展不必向任何形式去靠拢投降。只有曲艺才是曲艺演员和团体的经营本分和发展强项。曲艺的革新创造也应是对曲艺自身艺术特质的发掘和张扬,借鉴吸收其它艺术的元素只能是“化它为我”而非“化我为它”。否则就是通过所谓的“革新”来“消灭”自己。因此,维护曲艺本身的纯正性和行业内部分工合作的伦理秩序,对于维持曲艺的自身生态和正常发展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