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以同志的名义,在银幕上致敬

http://www.cflac.org.cn   2006-07-05   作者:王兴东   来源:中国文联网

 

    以同志的名义,把我的热爱写在胶片里,放大在银幕上。

    在纪念党的85岁生日之际,我更加怀念那些已溶入我的情感和心血,被永远拷贝在胶片里的蒋筑英,孔繁森,雷锋,牛玉儒……,每每想起他们都让我再度回忆起接近他们心灵的激动,让我回忆写作中步入他们美好心境的熏陶,从他们心灵里接通我的精神资源和人生信念,在生活底层我寻找到他们播撒在民众心中情感的种子。他们和我一样,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也是血肉之躯,雷锋、孔繁森死于车祸,蒋筑英、牛玉儒被病魔击倒。但是,他们以服务人民为荣的信仰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永不背叛对党的誓言,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去年,我写牛玉儒的电影剧本,在呼市一位群众对我说:“我们评价干部就一把尺子,看他是为自己捞好处,还是为百姓谋利益?”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最高的党性,谁背离了人民群众,谁就背离了党的纲领,背离了自己的誓言。在创造这些时代先锋人物时,既要写好鲜明的党性,又要突出生动的个性。纵观我笔下的共产党人,无不连在一条红线,那就是在干群、党群关系上做文章,特别是党员个人利益与群众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卓见人物的党性了。我努力把他们写得可信可爱,努力刻画他们在对待百姓利益上的爱民之心。像采集沙金一般,我在深入群众生活中,寻找那些饱含情感的细节,嵌在剧本里如同金色的铆钉焊接着党群关系。举例说,身患癌症的牛玉儒,却关心奶农的奶牛所患的乳腺炎,因为他知道患乳腺炎的奶牛就会影响产奶量,少产一吨奶农民就少收入一千七百多元。这些宝贵的细节对于揭示人物心灵,展示人物性格,决定影片是概念还是形象,是说教还是情感,是虚假还是真实,看出我的态度和选择,这些细节决定剧作的成败。

    上海市纪委书记罗世谦、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对于新任命的领导干部集体廉政教育时,首先请他们看《生死牛玉儒》。在人生特别时刻电影成了返照心灵的镜子,银幕形象传递着一种精神和信仰,作为编剧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广东省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赵军抓住“七一”挡期,动员全省百万党员看牛玉儒,票房要达到一千万。我不怕别人说我写了“教材”,没有入流“娱乐好玩”的商业片。至今,我还记得一位评论家的话:“即使《蒋筑英》电影只有一个人看,也比那些打打杀杀的影片拥有众多观众更有价值。岳母只给岳飞一个人刺上‘精忠报国’,岳飞却带起了千军万马。”这样的评论时下已经少见,像刺字一般地刻入我的心坎,灯塔一样照耀着我写剧的方向。

    以同志的名义,用我的热情扫描着党内那些身怀崇高理想和美好心灵的共产党人,把他们一一搬上了银幕。

    蒋筑英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死后被追认的党员(电影《蒋筑英》);孔繁森两次援藏捐躯高原,被誉为领导干部的楷模(电影《孔繁森》);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直到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56岁入了党;曾联松是五星红旗的设计者,他有过两次入党的经历。(电影《共和国之旗》);崔福顺是朝鲜族女党员,因见义勇为收养烈士遗孤传为佳话。(电影《良心》);女法官尚秀云挽救了上百名失足少年,家长和孩子亲切地称她《法官妈妈》;牛玉儒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生死牛玉儒》);………

    除真人真事外,为表现我们党反腐倡廉,我写过《留村察看》和电视连续剧《纪委书记》,两部影视剧都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杜雨露饰演的纪委书记门浩是他创造众多人物形象中不可忽略的角色。

    三十三年前,我举起右手向党旗做出了承诺,永不叛党!尽管我拿枪的手换成了拿笔,依然不忘把我的承诺溶进了每一次情感的创作,不忘把我最可爱的同志们突出在思考中,不忘把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要求和希望代言在银幕上……

    我很欣慰,北京一个家长240元包场携全家人陪自己高三的儿子来看《生死牛玉儒》。正是人们心中永远不能泯灭正义和善良,一个奋进的民族不能缺席英雄模范,人们走进影院读解着英模的高尚品格,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我的目标就是对准这样的观众,对准7000万党员同志。

    我很欣慰,《离开雷锋的日子》北京市有185万人走进影院,至今创下北京市最高上座人次,乔安山传扬的雷锋精神闪耀着经世不灭的光芒,唤起人们的激情和向往;《良心》电影在上海的票房达407万元,大光明影院首映那天一千四百多观众,看完电影不散场,四处找募捐箱,观众当场为烈士遗孤解囊捐赠了2145.40元。这说明爱是能够传染的,心灵是可以点燃的,那些播撒精神之火的共产党人,改变人们对于政党和社会的看法,转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活法。尽管人们看到了韩桂芝之类买官卖官的丑恶行径,看到了马向东之流腐败坠落现象。但是,我用银幕来证明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这些共产党人坚持党纲坚守信念,必定会铲除党内腐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能够带领我们实现小康理想的核心力量。

    我以同志的名义,把热爱写在胶片里,放大在银幕上。为我所在的党提升执政威信,尽我所力,尽我所职,搭建那些能沟通党和群众心灵的桥梁,我用真情捧出蒋筑英、孔繁森、牛玉儒们的赤诚热心……

    电影的一切是从剧本开始的,如何在剧本里写好党员形象?必须先到生活中去!去了解他们、去理解他们,凡是人民拥戴的人,总是与群众结下深厚的情感,这“情感”是推动戏剧的主要动力,一向支撑好莱坞的两大剧作动力“性和暴力”在这里是禁绝的。因此,情感是照亮党员形象的唯一能源。为了寻找情感能源,在牛玉儒去逝的病房,在蒋筑英科研的试验室,在孔繁森故里聊城五里墩,在抚顺雷锋的墓地前,在国旗设计者的阁楼上,在法官妈妈审判少年犯的法庭中………

    我为这些热血为民的党员情怀而感动,我为有这样廉洁奉公的同志而激动,我有责任将他们的情感释放在银幕上,走近他们的情感领域才能发现共性中的个性,才能找到了震动我的戏剧因子,才能感受那金子般闪亮的信念:

    “为了祖国的光学事业,我只能一支蜡烛两头点。”(蒋筑英)

    “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这就是我的活法!”(牛玉儒)

    “人的最高境界是为别人,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为人民服务。”(孔繁森)

    “别人不信我不能不信,别人不学雷锋我不能不学!”(乔安山)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法官妈妈)

    “国家强大,国旗才伟大。”(曾联松)………

    正是找到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矿脉,推动我去开掘,去创作,如果不是从感情认知人物,从概念出发,就不会清楚地感受到人物独特的性格,压根写不成剧本。

    题材无禁区,编剧有立场。当下电影盛行娱乐、消遣,调侃的商业风潮,窃贼、妓女、黑帮、武侠各种影片挂有市场化的闪亮招牌受到媒体的青睐。我知道某些人蔑视我的创作,有意地贬低漠视我这类作品的艺术贡献。我深知,坚守时代主旋律的创作是需要勇气的,我的勇气来自于对党对时代对同志们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