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我国传统节日在农耕时代形成,“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与气候、物候、节气的关系非常紧密。清明是在春分后的十五日,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我国大部分地区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春天,这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清明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表现了我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特点也是优点: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传统节日总是:感自然节候而起,孕人文精神而丰。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充实丰富着人文内涵。宋之问《途中寒食诗》和杜牧诗的名句就是把自然物象与人生感喟结合了起来。
在“天人和谐”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
从感激和敬畏生存环境的自然,到感激和敬畏生命之源的先人,寒食节的并入起了关键作用。清明前一两天的寒食节,源于古代的换季时钻木、求新火之制,新火未至就禁火,禁火只好寒食。可见也是因自然节候而起。后来加入一个很有人文精神的介子推故事。犹如屈原之于端午节一样,介子推之于寒食节,不仅是旗帜和标志,而且被说成是“起源”。“起源”当然不是,但寒食并入清明节后,“介子推传说”使这个节本身就蕴含了敬贤的人文内涵倒是真的。犹如端午节推重屈原一样,寒食清明也可推重介子推的人格和精神。
长期以来,清明节祭奠的主要对象是离世的亲人和祖宗,通过扫墓、祭祖,寄托祭祀者对逝去亲人的亲情、哀思和对祖宗的敬畏。随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开展,祭奠的对象扩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等的群体性公祭,海外同胞、华人源源不断回来参与盛典。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张扬。这是非常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凝聚全世界中华儿女之心的文化举措。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和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的尊重。上巳节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演化成名目繁多的“三月三”。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等。
(李汉秋,中国民协节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