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浙江交响乐团一周年庆。一年间,这支年轻乐团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异。
浙江交响乐团让高雅音乐本土化的生存样本令人思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市场?如何在历史、资金、文化背景之下,真正进入交响乐团前列,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古典乐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在当今社会表达它的文化力量?
第一乐章:百姓视角
这是一台由观众“自己选曲目,自己选指挥,自己选场地”的交响音乐会。在观众们选出的“最浙江”的钱塘江畔,一首首由听众们投票选出的乐曲被激情地演奏出来,一位从数百名报名者中经几轮PK选出的“民间指挥”、66岁的口腔医师田乃建接过指挥大师汤沐海的指挥棒,把全部的激情融入这首《拉德茨基进行曲》,他不仅指挥着职业的交响乐团发声,还指挥着台下的普通观众,人们和着节奏哼唱着,使劲地拍着手,这一刻,台上台下的乐手和观众似乎融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完成一件艺术品。
一头蓬松长发的汤沐海,身着黑T恤,下午起就在露天剧场和“浙交”的团员们熟悉地形,调试音响。这位巨匠卡拉扬的关门弟子、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也深为自己能在钱塘江边为杭州市民指挥交响乐而兴奋:第一次听到“我的音乐我的团”这个称呼,我真的挺激动的,高雅的交响乐其实就离你这么近!
原来,高雅音乐一点也不神秘。不信你看。那天,11首包括《卡门序曲》《梁祝》《天鹅湖》在内的节奏明快、观众喜闻乐见的国内外优秀交响乐作品,在萧山二中的运动场上回响。第一次感受这种操场音乐的学生们兴奋地说:“交响乐在学校的操场上演出,听得真过瘾。”
那天,在杭州图书馆,汤沐海指挥着乐团,完整地演奏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四个乐章。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左肩上还披着一条白毛巾的汤沐海,头发上还沾满汗滴。当一位观众提问完毕,他站了起来,接过话筒回答。这时,几位前排观众不约而同地对他说:“汤大师,你坐下说吧!”汤沐海呵呵笑道:“站着舒服,我一辈子都站着。你们知道,我习惯于看清楚你们中间的每个人!”几句话,引来了一片会心的笑声。
那天,正值五一长假期间。《祖国颂》交响诗歌朗诵会在西湖天地倾情上演。观众中有不少是外地来杭的务工者,拖家带口地举家出动,他们都是第一次和交响乐队亲密接触。这场景让驻团指挥埃拉胡·冯·艾伦巴赫深为感动:谁说中国人听不懂交响乐!
那天,《田园交响曲》在杭州崇一堂上空奏响,浙江交响乐团的这场大型公益音乐会,让上万名观众感受到了交响乐的美妙。
第二乐章:吴越想象
5月,北京国家大剧院。一次交响乐与民族本土音乐的碰撞,一支年轻乐团与中国最高音乐殿堂的对话。
浙江交响乐团奏起交响乐《西湖》的第二乐章《春》,这是旅欧驻团著名作曲家陈牧声专门为乐团创作的。全新的国际音乐语言,独具江南诗意的韵律,描绘出大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
音乐会让人感到中西合璧的妙不可言。你听,扬琴、高胡、板胡、京胡、笛子等民族乐器与西洋乐的混搭,感觉就像一次神州漫游。从舟山锣鼓《渔舟凯歌》,穿越到远古余姚河姆渡展开一幅《原始狩猎图》,又来到西子湖畔的《平湖秋月》,然后到嵊州欣赏越剧音乐《丽人行》,再南下广东聆听《步步高》,转眼陕北《黄土情》里信天游高潮迭起,最后大家一起游至西安大雁塔下,梦回《大唐》。
“交响乐的弦乐,对于民乐有极好的衬托效果,音乐的整体丰满、立体起来。”扬琴大师黄河表示,不仅老外听得懂,中国观众也容易接受。用交响乐演绎中国音乐真是件事半功倍的事。
“观众的热捧,也印证了交响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交响化,尽可能地多演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外交响乐作品是我们的办团愿景。”汤沐海高兴地说。至今,乐团创作和改编中国音乐特别是浙江地方音乐的大型作品已达11首之多,凸显了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特色。
第三乐章:中国学派
回望浙江交响乐团这一年,团长陈西泠虽然满怀激情,却又似乎心里没底,在中国,在浙江,交响乐到底谁来听?“与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团部一群人不解地望着陈西泠:就这么定了,每场演出必须保证10元至40元的低票价。
规矩都是等着有魄力的人来破的。无疑,低票价是浙交打破的第一规。于是,2009年的秋天,杭城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响音乐季。
难怪,浙交每场10元至20元的700多张门票,早在演出的一个星期前就卖完了,连走廊的加座也抢空了。“真是没想到,浙江人听交响乐的热情持续高涨。”团长陈西泠感叹,自去年9月以来,浙江交响乐团平均每个月演出多达十五六天。而观众的购票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个别场次更是达到120%,如“天翼之秋·之冬”两个音乐季的15期、22期音乐会,更是一票难求。
浙交不仅在演出曲目上中西结合,也为大众一而贯之坚持低票价,但浙交决不白送一张闲票。“之所以坚持每场都有10元低票价,是为了吸引更多大众走进音乐大门;之所以坚持商演包场高至数10万元一场,那是因为浙交品牌值这个价。”陈西泠很是自信。
有了不同层次、不同国籍的听众,有了国内外驻团作曲家和指挥,提高乐团本身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就得想尽一切办法引凤筑巢。乐团已先后进行了3次面向海内外的演奏员招聘,向海内外的交响乐圈子广撒“英雄帖”,得到了300多人回应。艺术总监汤沐海按照国内一流乐团技术水准的要求和演奏员“技术、人品双优秀”标准来造人,目前已有11位年轻优秀演奏员顺利进编,其中特别优异的还破格委以声部首席职务。还有与上爱交响乐团的战略合作,在两团共同的艺术总监汤沐海的撮合下,在不声不响之中进行了半年有余,逐步渐入佳境。
一年对一个乐团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乐团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历练和锻造。“现在,全球的交响乐团都在做民族化的尝试,产生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德奥学派、俄罗斯学派……浙交正在学着做中国学派。”团长陈西泠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