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偏爱玉
栏目:钩沉
作者:杨志豪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玉人 商晚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黄金有价,玉无价”一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常见的看法,大部分人都认为玉比黄金更加具有价值。但是纵观世界其它各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虽然他们也非常喜爱玉石,但相比来说,黄金的价值更被众多国家所认可。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亚的诸多国家之中,穿金戴银的现象非常之普遍,但是佩玉的现象却寥寥无几。就算是缅甸这个玉石的产地国家,穿金戴银的也比佩玉的多上许多。相反在中国,佩玉则被更多人所认可,随身佩戴手镯、玉的戒指,这都非常之常见,反而黄金等贵重金属佩戴相较其则少上许多,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为什么中国人相比于其它国家更偏爱玉呢?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最为普遍的看法就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儒家用玉来比喻君子的德行。在荀子《法行》中这样写道:“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 ”又《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儒家把玉的品德比作君子的品德,人们因为看重君子的品格,所以看重玉。

  这种说法,诚然是对的,但儒家产生于东周,距今两千多年,然而,据地下考古,早在距今四千年至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的祖先就非常爱玉了。距今约八千年至七千年的史前兴隆洼文化就有玉器的发现。在兴隆洼遗址M 117出土有玉玦,另外,还出土玉匕。兴隆洼文化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年代晚于兴隆洼文化约两千年的红山文化也在这一带,在红山文化发现了中国史前最为灿烂的玉文化。玉器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有装饰类玉器,而且出现了可能主要用于祭祀的礼器类玉器,著名的玉器有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三星他拉龙,造型接近文明时代的龙,华夏银行以此龙作为标志。另外,还有玉猪龙,此龙,在红山文化诸多遗址发现,造型特别,以猪为首,尾首相联,极为精美。中国的南方也在差不多同样年代的史前遗址发现有玉器。安徽含山县的凌家滩史前文化距今也是六千年,此地出土了大量的史前玉器,有玉龙、玉鹰,还有刻有神秘图案的玉版,最为珍贵的是出现了玉人雕塑,有坐、立两种姿态。晚于凌家滩文化约一千至两千年的浙江良渚文化,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推到了高峰。此地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其中礼器类玉器很多,最值得注意的是玉琮。反山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通高8 . 9厘米,上射经17 . 1 - 17 . 6厘米,下射经16 . 5 - 17 . 5厘米,孔外经5厘米,孔内经3 . 8厘米,是已发现的最大的玉琮,号称玉琮王。良渚的玉器显然具有王权象征的意味,较之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其文明程度有更高的发展,与良渚文化差不多同样年代的湖北天门一带有石家河史前文化遗址,此遗址与凌家滩文化似有传承关系,同样出土了玉龙、玉人等祭祀类的礼器,值得格外重视的是它出土的玉凤,造型逼近商代殷墟出土的玉凤,堪谓中华第一凤。

  史前精美而又丰富的玉文化,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上述的结论:中华民族喜爱玉是因为它是君子品德的象征。

  陈望衡教授在他的《文明前的文明》中对中华民族喜爱玉提出了另一种观点。那就是爱美。他说: “玉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美。 ”

  这个看法是可以成立的。史前文明时期,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物质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理应更加喜欢那些锋利的可以作为工具的石头,因为这些石头的实用性非常强,可以进行打猎和肉类的切割。而玉相比较来说,实用性则差了很多,有些玉石甚至还是软玉,根本无法作为工具。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它的的确确可以作为一个“美丽”的审美对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就对“美”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美”相较于今天的“美”则更加纯粹,更加真实地源于本心。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喜欢玉并不是因为事物所具有的“功利性”所以才对其向往,只是单纯喜欢它的“美” ,而这种喜欢和向往更是超越了一般的功利性。

玉琮 新石器时代后期 良渚文化 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7号墓出土

  人类的童年与个人的童年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一致性。给孩子一朵好看的小花,也给孩子一块小饼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小孩子并没有去抓那块饼干而是去选择色泽好看的小花,这种喜欢是最为单纯的发自内心的喜欢。人生来就是具有审美性的,并对于美好的事物有本能性的向往。在陈望衡新著《文明前的“文明” 》的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汀阳也说审美具有先天性、本原性和原发性,审美性可以与功利无关。

  然而,一个问题来了:史前人类生存都极为困难,能关注到与生存没有关系的美物吗?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家在距今两万多年的山顶洞人的生活区,发现有作为装饰品的小石球、小贝壳、动物的牙齿,有些中心还穿了孔,染了赤铁矿粉。这是做什么用的?装饰。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与生俱来。陈望衡说:“审美意识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性意识。 ”

  本原性意识是可以追溯到动物的。爱美是一种本原性意识,这是怎样的本原性?陈望衡说可以追溯到动物的求偶,追溯到性。不错,动物求偶时,会张扬自己身体的美,以获取对方的欢心,在这点上,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在性的问题上人与动物就完全一样?陈望衡说,不一样。 “人之不同,主要在于人的美既可以与性相联系,也可以与性相脱离。 ”

  于是,这美实际上区分为两个层次了:

  一、自然性的美,如人与动物皆有性。这是自然性的。二、文化性的美,动物没有,人有。动物对于对象的喜欢,只在对象身体的美——感性形式的美,而人对于对象的喜欢,不只在对象外形上的美,还在对象思想品德学识美以及整体气质的美。这里,我们使用“美”的这个概念是相对宽泛的。不少美学家认为,那种动物也有的只是联系自然性需要的感性形式美,不是美;而那种思想品德学识的美也不认为是美。

  联系到玉,其美也应分为两个层次:

  一、玉的物理性质的美,这种美同于上面说的自然性的美。陈望衡说玉作为石,它是美石,这美首先在物理性质上,它给玉石概括出五种美的性质:质地细腻、温润、滑如凝脂、半透明度、色彩悦目等。

玉版玉龟 新石器时代后期 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 

  二、玉的文化性质的美。这就联系到玉石的加工了,玉石的加工涉及它的用途,装饰是最基础的,其次是赏玩。当玉石成为了赏玩对象,玉石就逐渐提升为祭神的法物、权力的象征。神玉、王玉都出现了。

  关于这一点,陈望衡有精辟的论述:

  玉的一些性质如质地细腻有一定透明度,本为物理性质,因为人的钟情它才成为了审美性质。借用“点石成金”这一成语,玉的物理性质是:“石” ,人的发现是“点” 。没有“石” ,当然不可能“成金” ;然而没有人“点” ,这“石”也成不了“金” 。所以,从本质上看,虽然是自然造就了玉石,然而却是自然与人共同的作用才造就了玉石之美。玉石之美的发现意味着玉从石中脱胎换骨,它不能再被看成石,而只能被看作玉。石是自然状态的,而玉必然是文化状态的。

  当玉石成为玉文化,这美的品位就有了质的提升!人们对玉的感情也同样升华:由单纯的喜爱到敬畏。琢玉的技术也就越来越高。部落中,只有心灵手巧的人才能从事这一事业。他们不再去做别的事情,成为专职的玉匠。玉器的发达,促进了社会的分化,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今天,中国人仍然非常喜爱玉。玉也仍然具有一定的神性,但是,它不再是统治者专用的礼器,不是神玉,也不是王玉。它回归到人们日常的审美生活:成为普通百姓的装饰物、赏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