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驻学养 笔底荡春风
作者:鸿雪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中驻学养 笔底荡春风

——记著名美学家杨辛教授

杨辛近照

  杨辛,1922年5月生于四川重庆,1946年至1947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董希文,曾任中华美学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美学研究会副会长。1960年至1988曾任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主任,1989年至1990年任艺术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研究。著有《美学原理》(与甘霖合著)、《建筑》、《师岱堂集墨》、《杨辛泰山诗书选》等。1992年国务院颁发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表彰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1998年、2001年分别在山东泰安、美国旧金山、法国巴黎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多次赴国外进行讲学、交流活动。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华美学学会顾问、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等。

  北京大学著名的美学教授杨辛今年85岁,精神矍烁、乐观向上、思维敏捷,从外表和精神状态看,很难相信他已是位耄耋老人。他具有老教授、老学者特有的清瘦身姿,挺拔的腰板、箭步如飞的步伐就连年轻人都自愧弗如,坦诚、儒雅的风范展露无遗。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充分体现了他达观、开朗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他越发激荡出青春的气息,生活丰富而多采,充实而愉快。

  杨教授长年致力于美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著述颇丰,深受美学界瞩目。他在美学领域内涉猎多种艺术门类,美术、建筑、园林、诗歌等都有他自己独到的见地。正是由于有了理性的思维和理论的积淀,加之美学方面的深厚修养,使杨教授对待艺术就像对待人生一样,按照美学规律去发掘艺术之美。他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是一种美的创造,艺术为人生,人生如艺术,美好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这艺术品的雕塑者就是自己。在实践中杨教授身体力行,努力将生命的灵动、自然的变化融汇于心中,通过艺术特有的表现方式展示给读者。人到暮年,经过了诸多坎坷和艰辛,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人生历程的感悟越来越真诚、真实。杨教授通过作品,将这些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之后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读出作者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天人合一”的充分阐释。

  进入古稀之年以后,杨教授卸下理论的“椽笔”,选择了书法这一“归宿”,继续表现他对世界的看法与感觉,在给人“夕阳无限好”的感叹之外,又多了一层实在的生命意味。杨辛教授对书法的看法是:“书虽一艺,与性道相通。”这里的“性”指人的心灵,“道”是指自然中生命的运动。他认为书法是一门具有哲学意味的艺术,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书法不仅是用手写,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写。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书法的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书法中刚柔、虚实、大小、长短、粗细、枯润、正欹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书法的线条和构图体现了字内和字外两种功夫,字内的功夫是基石,字外的功夫是灵魂。杨教授书写的“春”展现了湿润春雨中婀娜多姿的柳条随微风漫舞的形象;“兰”字如同郑板桥笔下的兰花一样,笔力劲挺、姿态舒展,仿佛散发着清香;“荷”字展现了荷花亭亭玉立的身姿,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孤傲给人一种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这种感悟成为了杨教授的一种精神寄托,书法中的美给杨辛教授带来了启迪和激励,他在喧嚣与繁华之中找到了一种宁静之美,这种美是深沉的、是永久的,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杨教授举办的多次书展中,不仅是北大的师生、书界的专家久久立足于其作品面前欣赏,品读其中的韵味,就连美国、法国等与东方文化相隔甚远的观众也啧啧赞叹杨教授书法之美、之妙。这说明他的艺术作品真正达到了无需语言解释的境界,凡是对美有追求的人都能从中体会到愉悦与感动。不仅如此,杨教授多次赴日本、美国、法国等国以及香港地区进行讲学,宣扬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把书法的魅力播向世界。

  对艺术的不懈努力源于杨辛教授对生活的热爱,他说:“我爱书法,也爱自然。人生的过程应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到自然中去有无穷的乐趣和一种解脱的感觉。”杨教授将恩师徐悲鸿先生“书之美在情在德”的教诲铭记在心,所以他重友谊、讲奉献,对艺术、对事业怀着无比的崇敬。他不遗余力地传播传统艺术,用智慧和真诚铺垫着艺术辩证发展之路,并准备将多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和收藏的荷花艺术作品无偿捐献给北京大学。杨教授所做的一切体现了中国学者本身所具有的良知和素质,“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是对他这种精神的完美写照。

  杨辛教授的长寿秘诀正在于用心去发现艺术之美,并在艺术美的创造中找到无比的快乐。他的这种精神境界还源自于登泰山的经历,他40余次登上泰山之巅,登泰山不仅是对意志的锻炼,更是赋予他新生的动力和源泉。在那里他获得了最直接、最朴素的泰山精神,在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之中他看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这也是他书法创作充满生机的原因之一。杨教授所作的有关泰山的诗词作品已达30余幅,其中《泰山颂》“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被镌刻在南天门景区内,这块碑文同其它石刻一起成了泰山当中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泰山绝顶上的吞云吐雾、苍松危石给了杨辛教授无穷的遐想,成为他“天人合一”理想的圣地。杨教授将斋号取名为“师岱堂”,可见其对泰山的喜爱,对泰山精神的崇拜。他准备用泰山来体现个性和人格精神,用毕生的精力吟唱人生的瑰丽和伟大。

杨辛行书“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