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二)
  来源:中国艺术报

毛泽东在井冈山(油画) 1961年 罗工柳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画作表现的并不是硝烟弥漫的场面,而是毛泽东坐在石块上,身旁放着本子和铅笔,左手指夹着一支烟卷,右手舒展、平稳地放在右膝上,仿佛正在考虑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背景是郁郁葱葱的井冈山。画家在绘画技法上并没有照搬西方传统油画,而是将油画与国画结合在一起。在色调和笔触的运用上反映出苏联油画对画家的影响,但光线与背景的处理却明显有着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识。远处山和水的绘制,大胆地运用了国画中的皴擦法和点染法,使人宛若身处沟壑纵横、山高林密的绿荫之中。画面采取宝塔般的构图,得到了形式上的稳感定。灰绿的色调,给人一种宁静之感,而远方若隐若现的红军队伍、春耕的农民、袅袅的炊烟,又赋于画面一种生命的动感,使整幅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东渡黄河(油画) 1959年 艾中信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除部分兵力留守陕甘宁边区外,主力在朱德、彭德怀等人的率领下先后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开辟了华北敌后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画面采用超宽幅构图、大场景的描述手法,集人物、现场与风景为一体,场面宏大,气势逼人。画家从俯视的角度画出雄壮的群山和奔流而下的黄河,具有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豪迈气概。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壮阔,表现了在日寇步步进逼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抗日大军纷纷向渡口集结的场景。此时,刀在腰,箭在弦,肃穆寂静,但见群山巍峨、黄水奔腾。站在画面前,我们仿佛听到了黄河的涛声和战马的嘶鸣,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东渡黄河》虽然没有细致刻画革命战士的个体形象,却在宏观气势上抒发了革命豪情,给人以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感。艾中信创作的革命历史画,大多选取大场面构图,主要是以景传情,开创了“抒情历史画”的先河。

地道战(油画) 1952年 罗工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东三省,进而又踏入华北地区。清宛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一马平川,抗击日寇无险可守,后退无处可藏。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当地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本地特有的粘土结构和特性,挖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能进能退、能攻能防、上下呼应的地道网,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整幅画面,左边是一个纵向活动部分,村民正往地道口上方运输粮饷,下面有人在掩护;另一部分是一个横向活动区域,村民正帮助民兵从地道口鱼贯而出,前面已经出来的民兵端枪警惕地看着前方。中间的老夫妇积极协助民兵随时参与战斗,又在构图上将军与民紧紧融合在一起,再现出军民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真实场面,使一间极其普通的牲口房成为战斗的舞台。虽然是表现战争场面,但从色彩上看却并不感到冷峻。来自上方的光源投射到地道口的矮墙上,呈现出一种柔柔的暖色调,本该潮湿阴暗的地道也被描绘得温暖明亮,紧张气氛中洋溢着胜利的希望。人物的衣服以深蓝色为主,其中又加入了白色的头巾和刚从地道口露出半身的女民兵“一点红” ,打破了蓝色的沉闷气氛,冷暖结合,相互协调。

  中国革命历史画的重大优势在于艺术家对革命现实的参与和认同。 《地道战》的成功不仅在于绘画语言的完整,更在于画家本人对历史事实的切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