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床
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一件文物能够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有多难?——在“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上,提取、修复,这简单的4个字背后对应着文物如何恢复与重生,这也暗合了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5月18日至8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的定位,汇集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5个章节,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展览名‘万年永宝’其实来自于青铜器的铭文,反映了古人对青铜器的珍惜,想世世代代子孙万年永宝。对文物保护工作者而言,‘万年永宝’就是追求永恒,最大限度地维持文物的生命。”展览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周旸说。
李倕复原冠饰
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用科技探索古代的未知世界
X光透视、X射线能谱、拉曼光谱分析技术……这些专业的技术名词你可能不太懂,但没关系,你只要知道,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得知十二生肖马首的铸造方法和材质、分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壁画供养人所使用的绘画颜料、发现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珠饰的材质类型。科技擦亮了探索文物奥义的慧眼。
同时,科技也照亮探索古代未知世界的前行方向。展出的瓮棺出土碳化丝绸来自汪沟遗址,只有指甲盖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但采用基于定制的多克隆丝蛋白抗体建立的微痕检测技术,对该遗址瓮棺出土纺织品的纤维材质进行分析,可以确认其为丝织品。结合其他遗址相关发现,确切证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开始育蚕制丝,而且当时丝织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比这片碳化丝绸更容易被人忽视的是芝麻大小的上山遗址出土稻米。距今11000—8600年的上山文化,得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上山遗址。作为长江流域最早旷野遗址群,从一开始就出现密集的稻作证据,对探索人类走出洞穴和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实证。上山遗址的稻谷遗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初始证据。据C 14测年可知,一万年前,水稻最早在中国开始被驯化。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丰富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彩绘绿面跪射俑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让文物以体面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文物出土时是怎么样的?薄如蝉翼的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在地下埋葬了近800年,地下水的浸泡,加上尸体分解物、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蚀,出土后丧失了基本的机械强度,严重糟朽,一触即碎。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的漆床出土时共45个构件,其中部分构件被盗扰,饱水糟朽,结构脆弱。大唐公主李倕的冠饰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已经无法看出冠饰的本来面目……糟朽、残缺、破损、污染是文物出土时的常态,但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结合文物修复技术,借鉴西方修复体系中的理论和技术,让文物重获新生。
利用脆弱丝织品的丝肽-氨基酸接枝加固技术,对因老化而断裂的丝纤维肽链进行重新链接,以提升纤维断裂强度和改善柔韧性,修复后的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形制完整。经过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得以复原。李倕的冠饰在进行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后,其复杂的结构才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如今光彩照人。
周旸介绍,文物科技是个非常庞杂的系统,涉及文物生命链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用到的科技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慧眼”展示的同位素技术、X光CT技术,“巧手”更多是把文物从不稳定状态变为稳定状态的技术,如漆器的脱水技术、薄荷醇临时加固技术等。 “文物是非常多样的,每件文物我们都要在充分了解它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力求强化科研学术资源、展示技术手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融合,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着力打造一个专家认可、公众喜欢的新型展览。展览引入了增强现实(AR)技术,实现了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
“文物一般来自于墓葬、传世,其中来自墓葬的文物历经岁月的沧桑,都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如何让它今天以体面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让公众透过岁月感受到它当年的风采以及历史的厚重感。文物是历史的缩影,每件文物就像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全息体,只是它沉默不语,对它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让文物‘活’起来。 ”周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