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万建中(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题一般是求吉、纳祥,或是辟邪,对于重阳节来说,它也有求吉、纳祥、辟邪的主题,重阳节独特之处在于敬老、尊老,这个是在其他传统节日中很少见的主题。

  敬老、尊老是中华文化最有特色的方面,中国的传统民俗在这个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历史上,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中,中老年人是个宝——要让农业生产有好的收成,一般靠两个因素:首先是自然因素,“风调雨顺”才能丰收;其次是人为因素,即经验。这之中,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比较长,生产程序也相对复杂,比如,如果碰到突发的恶劣天气,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中老年人来处理。所以,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农耕民族形成了尊重老年人的传统。

  将“重孝”的概念纳入到重阳节的文化系统中,节日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在新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结合时代的特点,把像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庆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进一步挖掘节日的时代价值,让重阳节真正成为与时代合拍共振、全民喜爱的佳节。

 

  陈连山(北京大学教授):

  节日民俗体现着基本社会伦理——除夕一定要吃团圆饭,就是强化家庭关系;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这是孝道的体现,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体现的是慈爱。平时亲人不一定在一起,节日里互相祝福可以强化彼此联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传统节日还有另一重大的价值——艺术价值。节日民俗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性或艺术性的生活。其本质并不在于给生活提供科学价值,而在于为生活赋予道德价值或艺术价值,由此美化生活,从而使生活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传说中除夕夜有妖怪害人,端午节、重阳节有邪气害人,其实都可以视为一种艺术想象,就像西方人想象圣诞节有圣诞老人乘驯鹿雪橇给孩子送礼物一样。现在我们不相信除夕夜有妖怪,但我们依然会放鞭炮,这就为生活增加了艺术性的趣味,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很多关于传统节日存在宗教内容或者幻想内容的责难,本身就是缺乏艺术趣味的表现。

 

  黎明(广东湛江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副研究员):

  黄河通大海,民俗连南北。宁夏重阳节的习俗悠久而丰富,地方特色十足,不仅富含重阳节庆祝丰收、敬老、辟邪、纳福、储粮越冬等传统意义,同时汇集融合了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的重阳节习俗元素。

  而在南方,广东、广西、海南等岭南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气候以及民情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变迁和发展,呈现略微不同的特点。重阳节在广东地区除了思乡、敬老内容外,还有赛诗、放风筝、秋祭、送火神、做粿头、吃牛肉、喝菊花酒等不一样的过重阳节习俗和方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次在宁夏盐池看到的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发展,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巍峨的长城关前,大家给99位手捧鲜花的寿星们端上长寿面,送上蛋糕,一起游走壮美黄河九曲,庆祝重阳盛会,推动民俗节日和民间文艺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大家都探望、陪伴老人,城乡社区弘扬孝道,举办尊老爱老活动,重阳宴、慰问、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朗诵诗会等文体活动和义诊服务等给老人送温暖、送爱心,送上关怀与慰藉。这可以说是重阳节的“新民俗” ——新时期的重阳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张万静(宁夏社科院历史研究院院长):

  宁夏的移民文化与本地重阳节民俗有着重要的关联。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水洞沟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表明距今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迁徙、融合,逐渐形成了“宁夏有天下人”的格局,而宁夏的地域文化、节日习俗同移民有着密切联系。

  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北周宣政二年(579年),北周破陈,迁徙3万余被俘将士及江淮居民至宁夏平原屯田,“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破阵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这是宁夏称为塞北江南最早的记载。另据记载,明代“徙五方之人实之” ,大量移民进入宁夏。从此之后,宁夏人口基本上转向了稳定发展,宁夏人形成了“杂五方”的特点。而各地的节日习俗也汇集到宁夏,重阳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年糕的习俗也在宁夏得以传承。

  关于宁夏的重阳节民俗,宁夏地方志中也有记载。如明《弘治宁夏新志》(1501年):“重阳节蒸花糕,具菊酿相饮。”清《乾隆宁夏府志》(1780年):“重阳食糕,饮菊酒,亦有为登高会者。”民国《朔方道志》(1927年):“重阳食糕,饮菊花酒,亦有为登高会者”、“秋季九日酿酒曰重阳酒。”《石嘴山市志》(2001年):“农历九月九为重阳节,部分农民到寿佛寺赶庙会,烧香、拜佛、还愿、上布施超度亡灵。”

 

  钟亚军(宁夏民协副主席、宁夏大学教授):

  说到当代宁夏地区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形态的演化,首先要说起宁夏的传统节庆习俗。宁夏,位于我国西部,土地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这一地域至今保留着浓郁的民俗节日文化传统。据《宁夏纪要》记载:“宁夏庙会之风亦盛,每庙会期,士女塞途,商贩云集,香火称盛一时。 ”特别是每到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重阳与中秋等传统节日,庙会就成为节日文化传统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延续至今。

  除了庙会节日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宁夏地区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传承形态发生了新的演变,如与葡萄种植相关的展藤节。所谓展藤,是葡萄种植的一种生产环节。展藤节的设立,不仅与宁夏60多万亩的葡萄种植面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节日通过初冬葡萄藤的压埋、春季出土展藤,使得我国传统的农耕生产习俗和二十四节气文化习俗得以传承。

  所以,新的节日,是在新的经济生产环境与条件下,结合我国传统的农耕生产习俗与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演化与发展起来的。而且,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传统农耕生产习俗与节日文化习俗借助新节日这一传承载体得以传承与发展。

 

  陈靖(吴忠市民协秘书长):

  重阳节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重阳节涵盖了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对于某些传统节日来说,在某些地区,还是存在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很多民俗活动都已淡化。尤其对于中青年人,他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而过去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经很难吸引他们。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提高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知度。民俗文化属于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凝聚力,而民俗文化活动往往见证了一个地域人们独有的历史文化过程,它们可以让生活在当地的群众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对此,我们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创新性和张力。就以重阳节为例,要让重阳文化得到极大的弘扬和普及,就必须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载体进行因时制宜的创新,增强重阳节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并着力于开发迎合现代人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衍生文化产品。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也只有做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展现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都有着积极意义。

  本版图片由吴京男拍摄